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报告 > 正文

摄影实习报告

2025/03/11报告

此篇文章摄影实习报告(精选12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摄影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目的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是摄影测量学和遥感技术相应用的综合实习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实习掌握摄影测量的原理、影像处理方法、成图方法,掌握遥感的信息获取、图像处理、分类判读及制图的方法和作业程序。从而更系统地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通过实习使我们更熟练地掌握摄影测量及遥感的原理,信息获取的途径,数字处理系统和应用处理方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工作认真、实事求是、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以后从事生产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基础。

二、实习内容

1) 遥感影像图制作;

2) 相片控制测量;

3) 航空摄影测量相对立体观察与两侧;

4) 航片调绘、遥感图像属性调查;

5) 相片及卫片的判读及调绘

6) 调绘片的内页整饰

7) 撰写实习报告,提交成果。

三、实习设备与资料

1) 摄影测量与遥感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2) 通过电脑查找有关这门学科的实践应用及其它相关知识等。

3) 电脑上相关的摄影测量的图片信息资料及判读方法。

4) 现有的实习报告模板及大学城空间里的相关教学资料。

四、实习时间与地点

时间:XX年6月19日——XX年6月26日。

地点:学校图书馆、教室、寝室及搜集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学科的资料等相关地方。

五、实习过程

5.1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的发展情景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从摄影影像和其他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取所研究物体,主要是地球及其环境的可靠信息,并对其进行记录、量测、分析与应用表达的科学和技术。随着

摄影测量发展到数字摄影测量阶段及多传感器、多分辨率、多光谱、多时段遥感影像与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边缘学科的交叉渗透、相互融合,摄影测量与遥感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型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由于它的科学性、技术性、应用性、服务性以及所涉及的广泛科学技术领域,其应用已深入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

5.2单张像片测量原理

单张像片测图的基本原理是中心投影的透视变换,而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则是立体测图的基本原理。广义来说,前一情况的基本原理也是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20世纪30年代以后,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都是应用各种结构复杂的光学机械的精密仪器来实现的。50年代,开始应用数学解析的方式来实现。图1就是用光学投影方法实现摄影几何反转的示意图。图中假设两张相邻的航摄像片覆盖了同一地面amdc,它们在左片p1上的构像为ɑ1m1d1c1,右片p2上的构像为ɑ2m2d2c2,两摄站点s1和s2间的距离为基线b。如将这两张像片装回与摄影镜箱相同的投影器内,后面用聚光器照明,就会投射出同摄影时相似的投影光束。再把这两个投影光束安置在与摄影时相同的空间方位,并使两投影中心间的距离为b(b为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的摄影基线),此时所有的同名投影光线都应成对相交,从而得出一个地面的立体模型a'm 'd 'c '。这时, 用一个空间的浮游测标(可作三维运动)去量测它,就可画得地形图。

5.3航空摄影测量的内外业技术要求

航测外业工作包括:①像片控制点联测。像片控制点一般是航摄前在地面上布设的标志点,也可选用像片上的明显地物点(如道路交叉点等),用普通测量方法测定其平面坐标和高程。②像片调绘。是图像判读、调查和绘注等工作的总称。在像片上通过判读,用规定的地形图符号绘注地物、地貌等要素;测绘没有影像的和新增的重要地物;注记通过调查所得的地名等。通过像片调绘所得到的像片称为调绘片。调绘工作可分为室内的、野外的和两者相结合的3种方法。③综合法测图。主要是在单张像片或像片图上用平板仪测绘等高线。

航测内业工作包括:①测图控制点的加密。以前对于平坦地区一般采用辐射三角测量法,对于丘陵地和山地则采用立体测图仪建立单航线模拟的空中三角网,进行控制点的加密工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模拟法空中三角测量逐渐地被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代替。②用各种光学机械仪器测制地形原图

5.4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

内方位元素用以确定摄影物镜后节点(像方)同像片间的相关位置。利用它可以恢复摄影时的摄影光线束。内方位元素系指摄影机主距 f和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在像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值(x0,у0)。这些数值通过对航摄机鉴定得出,故内方位元素总是已知的。确定摄影光线束在摄影时的空间位置的数据,叫做像片或摄影的外方位元素。外方位元素有6个数值,包括摄影中心s(图2)在某一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3个坐标值xs、ys、zs和用来确定摄影光线束在空间方位的3个角定向元素,如嗘、ω、k角。这些外方位元素都是针对着某一个模型坐标系o-xyz而定义的。模型坐标系的x坐标轴近似地位于摄影的基线方向,z坐标轴近似地与地面点的高程方向相符。在模型坐标系内所建立的立体模型必须在其后经绝对定向的过程才能取得立体模型的正确方位。

六、航影像片调绘

像片调绘是利用像片进行判读、调查、描绘和注记等工作的总称。即用摄影测量方法测绘地形图的作业过程,是用判读知识蒋像片进行实地调查和补测,并对地形图上需要表示的地物、地貌和地理名称等要素经制图综合后,用规定的符号和注记标绘在像片上以供进一步测绘地形图只用。经调绘的像片称调绘片。简称调绘片。在特殊情况下,亦可在实地调绘典型样片,其余的参照典型样片和有关资料通过像片判读在室内进行。

七、像片及卫片判读时注意的技术问题

在作业过程中进行航空像片判读时,一般都应该要遵循下列原则:先整体后局部;从一只到未知;先易后难;由宏观到微观的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更容易、更精确的判读像片及像片上关的地物和地貌信息。同时判读航空像片时一般也经常采用比较常用的方法进行判读,如: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等。像这样通过各种方法各种信息的全面综合分析,才能更好的防止信息的判别错误,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和其它损失。然而尤其是判别过程中我们更得注重判读过程及步骤,在判读过程中我们分为四个判读阶段:准备工作;室内判读;野外校核和成图总结。在准备工作中我们也分为一些小的步骤:资料的收集;像片得清晰度;像片得重叠度;像片得平整度;航线的弯曲度;像片得压平度,这些虽然是些小的细节,但是一旦忽略很多就会导致很大的判别误差,影响我们最终的判别结果。还有室内的判读,这一阶段是需要在了解和掌握地区地理概况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判读任务的需要及相关学科的特点,制定出统一的分类系统,并选择已知或典型地区总结和建立判读标识。判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已知资料,以及放大镜、立体镜等辅助工具,对重要的地物和有疑问的地方加以特别标记,以便在野外校核时进行重点检查。第三是野外校核,主要是根据室内拟定的路线进行,把室内判读的结果与实地对照,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现象和有怀疑的地方,应详细加以观察和验证,以修改和补充室内的不足,最后是成图与总结,判读结果结果野外反复的检验后,可将其转绘到准备好的底图上,以制成专题图件,并根据任务的要求,编写实训总结报告。

八、实习心得

通过一周的室内实习任务,最大的感触就是从新认识了摄影测量和遥感这门比较抽象的学课,以前在课堂上总觉得这是一门非常难懂也非常难学的课程,可是就在这周的室内收集资料实习的过程中我的想法突然改变了,其实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学科并没有所想的那么难懂和难学,只要我们愿意去学、去发现这门学科的奥秘我们还是非常容易掌握和理解的。开始接触是觉得它是我们所有学科中最抽象的,可是当我们把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这次室内搜集资料的实习结合起来对比和深入研究后,才真正的发现这是一门多么有内涵和适应新时代的必要科目,很多情况下,对于大面积的测图我们都少不了对它的应用,同时在将来摄影测量和遥感也很有可能会取代我们所有传统的测图方法,真正的把它完全的应用到我们的所有调查土地资料中,以见证它的最有效的作用。

由于我们学校大量缺少摄影测量和遥感这门学科的仪器和工具,所以学校把这次实习任务主要定为网上搜集有关这门学科的资料及书本上理论知识相结合系统的学习。虽然这方面的设备大量的缺乏,可是仍然没有撮箕到我们学习的良好心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是以自己的最大热情完全的投入到此次实习中。通过这次实习我们的收获很大,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得到了很多意外的收获,获益匪浅!不仅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了通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中检验了它的真理,了解了它的适应范围之广和作用之大,为我们以后从事工作而需要它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摄影实习报告 篇2

一、实习目的

1、了解4d的基本概念,了解VirtuoZo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了解实习工作流程,从而能对4d产品生产实习有个整体概念。

2、掌握创建/打开测区及测区参数文件的设置,掌握参数文件的数据录入完成原始数字影像格式的转换。

3、通过对模型定向的作业,了解数字影像立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全过程,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定向模块进行作业,满足定向的基本精度要求,掌握核线影像重采样,生成核线影像对。

4、掌握正射影像分辨率的正确设置,制作单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掌握等高线参数设置,生成等高线,通过正射影像或叠加等高线影像的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掌握DEM拼接及自动正射影像镶嵌。

5、掌握立体切准的基本专业技能,掌握地物数据采集与编辑的基本操作,掌握文字注记的方法。

6、学会使用图廓整饰模块,掌握图廓整饰中各项参数的意义及其设置方式,生成图廓参数文件,制作完整的DOM图幅产品,生成图廓参数文件,制作完整的DRG图幅产品。

7、通过对实习成果的分析,了解数字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总结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习成果的不足之处,并能分析其原因。

8、理解数据格式输出的意义,了解VirtuoZoNT系统的数据格式输出的具体操作。

二、实习内容

1、数据准备

2、模型定向及生产核线影像

3、影响匹配及匹配后的编辑

4、生产DEM机正射影像的制作

5、DEM的拼接和影像的镶嵌

6、图廓整饰

7、产品数据格式输出

8、数字摄影测图

9、成果分析

三、实习步骤

一)建立测区与模型的参数设置

1、数据准备完善后,进入VIrtuoZo主界面,首先要新建一个测区,通过文件—打开测区,我们可以新建一个名为hammer的测区,系统默认后缀名为blk,默认保存在系统盘下的Virlog文件夹里。这个blk文件其实只是个索引文件,它最终指向的是测区设置里面的测区主目录文件夹。建立好blk文件之后,系统会自动弹出“设置测区”的对话框,我们按照原始数据提供的信息,相应填写该对话框,填写好之后保存退出。

2、进入“设置—相机文件”,找到刚才在设置测区对话框中新建的相机检校文件,双击进入参数设置界面,相机参数可以直接通过输入按钮,输入原始数据里面已有的cmr文件。

3、进入“设置—地面控制点”,可以逐点输入控制点文件,或者直接通过“输入”按钮,直接读取一个控制点文件。

4、原始影像的数据格式转换,单击Start,将x、tif文件转换为x、vz文件,并将x、vz文件存放在测区目录下的images分目录中,单击Quit退出。

二)模型定向

1、创建模型,设置模型参数

打开SetupImagelist对话框,分两条航带单击Add按钮分别添加按顺序添加两条航带上的六张像片,通过Moveup、Movedown上下移动像片;单击Image_no按钮将index改为与航片号相同的数字;单击Triangulation——Imgelist——Interiororientation——do。

2、自动内定向

(1)框标近似定位成功,选择界面左窗口下的“save”按钮,有自动或人工两种方式:

①自动方式:选择“Autotic”按钮后,移动鼠标在左窗口中的当前框标中心点附近单击鼠标左键,小十字丝将自动精确对准框标中心;

②人工方式:若自动方式失败,则可选择“Manual”按钮,移动鼠标在左窗口中的当前框标中心点附近单击鼠标左键,再分别选择“up”、“down”、“left”、“right”按钮,微调小十字丝,使之精确对准框标中心。

注意:调整中应参看界面右上方的误差显示,当达到精度要求后,选择“save”按钮。左影像内定向完成后,程序读入右影像数据,对右影像进行内定向,具体操作同上

(2)找同名像点,每个模型找一对同名像点

(3)联接点的提取,使用默认的参数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Triangulation——Tie—pointExtraction——makeall,如图13,单击“是”——Auto—selectties,——单击“是”

注意:调整中应参看定向结果窗中的误差显示,以保证精度要求。当达到精度要求后,单击鼠标左键弹出菜单,选择“保存”,则相对定向完成。

(4)进行光束法平差计算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Triangulation—Auto——selectties,进行平差计算(计算直到光束法平差程序对话框不再弹出为止)。

(5)交互编辑并生成加密点,然后再生成加密点,点击Triangulation—>CreatePassPoint,如图

VirtuoZoNT3、5、0软件实验步骤:

(一)数据准备:

1、启动软件

2、打开测区

3、打开模型

4、设置模型参数:

(二)定向操作:

1、内定向:

2、自动相对定向:

3、普通方式的绝对定向:

(1)半自动量测:依次量测3个点,然后点击“预测控制点”。

(2)绝对定向计算

添加各控制点,并调准各控制点,使其误差小于0、03。

4、定义作业区

此处定义的作业区应大于自动定义的最大作业区

5、自动生成核线影像:

自动生成核线影像,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生成核线影像”→“非水平核线”,程序依次对左、右影像进行核线重采样,生成模型的核线影像。

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保存”,然后再弹出菜单,选择“退出”,然后回答界面上的提示,程序退出相对定向的界面,回到系统主界面。

(三)同名核线影像的采集与匹配

1、影像匹配

在VirtuoZoNT主菜单中,选择菜单“处理”→“影像处理”,出现影像匹配计算的进程显示窗口,自动进行影像匹配。

2、匹配结果编辑

对选中区域编辑运算:

(1)平滑算法:

选择编辑区域后,选择平滑档次(轻、中、重);再单击“平滑算法”按钮,即对当前编辑区域进行平滑运算。

(2)拟合算法:

选择编辑区域后,选择表面类型(曲面、平面);再单击“拟合算法”按钮,即对当前编辑区域进行拟合运算。

(四)生成DEM、等高线、正射影像及等高线叠合正射影像的操作:

1、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产品”→“生成DEM”→“生成DEM(M)”项,屏幕显示计算提示界面,计算完毕后,即建立了当前模型的DEM。

2、显示DEM,观察DEM是否与实际地形相符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显示”→“立体显示”→“透视显示”项,,进入显示界面,屏幕显示当前模型的数字地面模型。

3、生成数字正射影像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产品”→“生成正射影像”项,自动制作当前模型的正射影像,屏幕显示计算提示界面,计算完毕后,自动生成当前模型的正射影像。

4、显示正射影像,观察正射影像是否有变形

正射影像生成后,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显示”→“正射影像”项,屏幕显示当前模型的正射影像。将光标移至影像中,按鼠标右键弹出菜单,供选择不同的比例,可对影像进行缩放。

5、质量报告

(五)生成数字影像图

1、进入测图界面

在VirtuoZoNT系统主菜单中,选择“测图”→“IGS数字测图”项,调用测图模块,屏幕弹出测图界面。

2、新建或打开测图文件

新建一个测图文件:选择File→NewXyzFile项,屏幕弹出文件查找对话框,输入一个新的xyz文件名,弹出测图参数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各项测图参数:成图比例尺(分母);高程注记的小数位数;流数据压缩容限(单位:毫米);图廓坐标:Xtl、Ytl(左上角)、Xtr、Ytr(右上角)、Xbl、Ybl(左下角)、Xbr、Ybr(右下角)。选择“保存”按钮后,将创建一个新的测图文件。此时屏幕弹出矢量图形窗并显示其测图的图廓范围。打开一个测图文件:选择“文件”→“打开”项,此时弹出文件查找对话框,选择一个已有“x、xyz文件”,打开后,屏幕显示当前的矢量图形文件。

3、装入立体模型

当打开测图文件后,方可打开立体模型。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打开”项,在文件查找对话框中,选择一个模型xxx、mod(或x、set)文件,打开后,屏幕弹出影像窗显示立体影像。

4、影像贴图与矢量图形的层控制

(1)矢量贴图:按下图标,可将测量的结果(矢量图形)显示在立体影像上,便于检查遗漏和所测地物的精度。

(2)层控制:在数字化测图中,同一种地物为一层,每一层都有一个属性码(或层号)。所测的地物都被分层管理,层控制就是对地物分层管理的工具。

5、影像显示

(1)左右影像分屏显示,由立体反光镜观测立体;

(2)立体显示双影像:通过硬件的支持,左右影像交替显示,戴上相应的立体眼镜,可以进行立体观测。

四、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1、新建数据文件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给文件夹命名时应当注意不要含有中文和空格,用字母为宜,以免程序出错。

2、使用测区参数界面下的重置模型参数功能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首先测区参数界面的参数项中不能有空白项;在填入参数时控制点文件、加密点文件、相机参数文件的名字可任意命名,但是要切记不能使得这三者的名字重名,否则,可能会导致文件的冲突,,影响到内定向、绝对定向的成果,甚至无法正常的采集核线影像。

3、有多个相机的测区如何处理?

答:分别在测区目录下建立多个相机参数文件(注意影像参数要与之对应),分别作内定向即可。

4、定义核线影像范围应注意那些事项?

答:首先:定义核线范围以将控制点划在范围内为宜,但不能超控过多;其次:应结合实际地形情况,如高山地或大比例尺城区,由于左右片视差较大,就应适当将核线范围划大些。

五、实习心得

通过这次实验,我系统学习了VirtuoZo的使用操作流程,了解了VirtuoZo的基本功能,一般作业过程及主要产品的制作过程。其中主要有掌握创建/打开测区及测区参数文件的设置。掌握参数文件的数据录入。通过对模型定向的作业,了解数字影像立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全过程,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定向模块进行作业,满足定向的基本精度要求。掌握核线影像重采样,生成核线影像对。

掌握匹配窗口及间隔的设置,运用匹配模块,完成影像匹配。掌握匹配后的基本编辑,能根据等视差曲线(立体观察)发现粗差,并对不可靠区域进行编辑,达到最基本的精度要求。掌握DEM格网间隔的正确设置,生成单模型的DEM。掌握正射影像分辨率的正确设置,制作单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通过DEM及正射影像的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掌握拼接区域的选定及确定拼接产品的路径。掌握DEM拼接及自动正射影像镶嵌。分析拼接精度。理解数据格式输出的意义。了解VirtuoZoNT系统的数据格式输出的具体操作。

虽然这次做的成果并不是很完美,与实验指导中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通过对实习成果的分析,了解数字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对其进行一定的改善,使其精度有一定的提高。而且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数字摄影测量数据获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对摄影测量课程有了更深更具体的体会。

摄影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目的

1、了解4d的基本概念,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了解实习工作流程,从而能对4d产品生产实习有个整体概念。

2、掌握创建/打开测区及测区参数文件的设置,掌握参数文件的数据录入完成原始数字影像格式的转换。

3、通过对模型定向的作业,了解数字影像立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全过程,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定向模块进行作业,满足定向的基本精度要求,掌握核线影像重采样,生成核线影像对。

4、掌握正射影像分辨率的正确设置,制作单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掌握等高线参数设置,生成等高线,通过正射影像或叠加等高线影像的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掌握DEM拼接及自动正射影像镶嵌。

5、掌握立体切准的基本专业技能,掌握地物数据采集与编辑的基本操作,掌握文字注记的方法。

6、学会使用图廓整饰模块,掌握图廓整饰中各项参数的意义及其设置方式,生成图廓参数文件,制作完整的DOM图幅产品,生成图廓参数文件,制作完整的DRG图幅产品。

7、通过对实习成果的分析,了解数字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总结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习成果的不足之处,并能分析其原因。

8、理解数据格式输出的意义,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数据格式输出的具体操作。

二、实习内容

1、数据准备

2、模型定向及生产核线影像

3、影响匹配及匹配后的编辑

4、生产DEM机正射影像的制作

5、DEM的拼接和影像的镶嵌

6、图廓整饰

7、产品数据格式输出

8、数字摄影测图

9、成果分析

三、实习步骤

(一)建立测区与模型的参数设置

1.数据准备完善后,进入VIrtuoZo主界面,首先要新建一个测区,通过文件-打开测区,我们可以新建一个名为hammer的测区,系统默认后缀名为blk,默认保存在系统盘下的Virlog文件夹里。这个blk文件其实只是个索引文件,它最终指向的是测区设置里面的.测区主目录文件夹。建立好blk文件之后,系统会自动弹出“设置测区”的对话框,我们按照原始数据提供的信息,相应填写该对话框,填写好之后保存退出。

2.进入“设置-相机文件”,找到刚才在设置测区对话框中新建的相机检校文件,双击进入参数设置界面,相机参数可以直接通过输入按钮,输入原始数据里面已有的cmr文件。

3.进入“设置-地面控制点”,可以逐点输入控制点文件,或者直接通过“输入”按钮,直接读取一个控制点文件。

4.原始影像的数据格式转换

单击Start ,将*.tif文件转换为*.vz文件, 并将*.vz文件存放在测区目录下的images分目录中,单击Quit 退出。

(二)模型定向

1.创建模型,设置模型参数

打开Setup Image list对话框,分两条航带单击Add按钮分别添加按顺序添加两条航带上的六张像片,通过Moveup 、Movedown上下移动像片;单击Image_no按钮将index改为与航片号相同的数字;单击Triangulation——Imgelist——Interior orientation——do,

2.自动内定向

(1)框标近似定位成功,选择界面左窗口下的“save”按钮,如图

有自动或人工两种方式:

① 自动方式:选择“Autotic”按钮后,移动鼠标在左窗口中的当前框标中心点附近单击鼠标左键,小十字丝将自动精确对准框标中心;

② 人工方式:若自动方式失败,则可选择“Manual”按钮,移动鼠标在左窗口中的当前框标中心点附近单击鼠标左键,再分别选择“up”、“down”、“left”、“right”按钮,微调小十字丝,使之精确对准框标中心。

注意:调整中应参看界面右上方的误差显示,当达到精度要求后,选择“save”按钮。左影像内定向完成后,程序读入右影像数据,对右影像进行内定向,具体操作同上

(2)找同名像点,每个模型找一对同名像点,

(3)联接点的提取,使用默认的参数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Triangulation——Tie—point Extraction——makeall,如图13,单击“是”——Auto-select ties,——单击“是”

注意:调整中应参看定向结果窗中的误差显示

摄影实习报告 篇4

孩童的时候,看着电视和电影里精彩的节目和演员的表演,心中的疑惑油然而生,那么小的电视机怎么会有这么丰富精彩的场面呢?到底里面的人和物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问题确实在我的脑海了盘踞了好长的一段时间。这究竟是什么回事呢?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也开始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每次看电视看电影都会看到一些工作人员肩上扛着一个机器,我知道那是拍摄用的仪器。看着工作人员扛着它转一圈就后就把所需要的东西拍下来了。看的时候挺容易的,也挺羡慕的,什么时候我也有机会过一下瘾呢。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原本计划的学期末的校外实习,因为甲流的流行,学校给我们安排了校内的实习的内容,就是我们这次的摄影摄像实训,在我们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也进入了后期的制作过程,很开心,很高兴,又一部属于我们自己的电影即将面世了,虽然它比不上那些大导演拍摄的`,比不上那些获奖的校园短剧,但是我们还是很欣慰,因为里面是我们成员的心血,我们为之付出很多,所以我们对我们的创作还是很满意的,即完成了学校留给的实践任务,又创作了属于自己的电影,我们没有理由不高兴,下面就先简单谈谈我们电影的创作已经拍摄内容吧。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了学期末,每学期的实习还是正常进行,今年由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们的实践要在学校完成,拍摄一部校园短剧,这对于我们不是什么难的事情,毕竟以前也拍摄过校园的短剧。但是老师要求说这次的拍摄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要求我们要比以前做的更好,做的更专业。有幸和我们组的其他几位同学分在一组,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的任务也完成的很顺利。

先说前期剧本的创作,老师要求我们要不落俗套,宣传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活,由于以前拍摄的时候,大都是爱情的题材,所以这次我们几个决定宣扬一下大学友情,大家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终于在网上找了一个关于友情的剧本,可是几都看着不行,于是,张冬和天骄把剧本给给的面目全非,可我们看来发现,她们改过的剧本才是我们正是生活的反应,所以我们的剧本也算是原创了。当把剧本发送个老师之后,老师说,我们的写的不符合要求,要有分镜头脚本,于是又一次大的改动,这也让我们后期的拍摄和制作轻松了不少。

剧本终于定了,我们几个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来了,那就是演员怎么办,还好,大家一起都拍过,在我们这个剧组第一次聚餐的时候就把演员给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最辛苦的还是张冬了,既要导演,又要摄像,还得客串。终于开始拍摄了,才发现每次拍东西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毕竟我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一切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摸索,去前进,每天上周早早的起来,还有几天中午饭都顾不上吃,在餐厅看着饭不能去吃,因为要拍摄画面,大冷的天,要穿着毛衣进行拍摄,一个个都冻的不行,可我们快乐着,总是自己的事情感觉成就会更大,伴随着我们的剧本,走遍了学校的餐厅,图书馆,自习室,走进了女生宿舍,同样也让我们的导演第一次进了男生宿舍,走出来学校,去国际城,去我们曾经经常去的后街,为了一个不到几分钟的镜头,我们组的人坐了三个小时的车,去郑州拍摄那不到三分钟的镜头。不管别人说我们敬业还好,说我们追求完美还好,我们自己是快乐的,为了那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有时候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拍摄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了事情,有些是预料不到了,可是不管是什么困难,我们都能齐心协力的克服,总能顺利的进行下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拍摄出来《火花》这个短剧,也让我们几个之间的友谊更进一步。通过这次摄影摄像实训,让我们更多了解了关于摄影方面的知识,让我们知道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职业,也让我们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计划,很快就将进入大四了,进入我们大学的最后一年了,还庆幸我们还有机会在学校进行这样的实习,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让我们同学之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虽然只是短短20多分钟的短片,但其中也让我们明白了很多知识,下面简谈下我对摄像的一些心得体会,虽然我们组的主摄像师是张冬同学,但是我还是帮了不少忙呢,就简单的说点吧。第一:拍摄一个短剧首先要有的是一个鲜明的主题,那样才能吸引人,才能让我们的东西最后欣赏的不是我们自己,还有其他人会被我们拍摄的东西所吸引;第二:拍摄时画面的处理,由于前几次拍摄都是小DV,有时候用相机直接代替了,所以也没有考虑那么多,这次我们才意识到稳定的重要性,这就告诉我们无论何时,如果能用三角架的情况下,优先用三角架,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所拍摄的画面稳定清晰;第三:拍摄的过程中不能总是用固定的镜头,要学会镜头的推拉摇移,这样才能使我们拍摄出更优秀的画面。

总之,通过这三个星期的实践,让我们对摄影这个行业,甚至对演员这个行业充满了敬意,因为我们知道其中的艰辛与付出,就像那些电影明星,那些著名导演一样,他们的背后也肯定付出了很多,才有今天的成就的,也许我们中间的很多人最后不会充实摄影这个专业,但是这样的实践机会所留下经历以及其中的经验将使我们终身受益,将令我们终身难忘。

最后,感谢和我一起走过这三个周的五位好朋友,使我们顺利完成了我们的工作,也感谢聂伟老师对我们的指导,使我们在迷惑的时候有根可寻,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付出,那我们就会得到回报的,我们都会成功,成为社会中的佼佼者。加油,我的朋友们!!!

摄影实习报告 篇5

内外业实习

一.实习的目标

外业实习包括像片控制点的布测和相片的调绘两部分,内业实习有基于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数字产品和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实习的目标就是要让每位同学熟练掌握摄影测量外业的基本技能和内业处理的方法。包括掌握像控点布设的基本原理;熟悉室内选点和野外验证的一般要求;了解像控点测量的方法掌握航空像片调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航空像片判读中判读标志的建立方法;掌握航空像片调绘的步骤。基于Map Matrix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数字测绘产品实习的目的是深入掌握摄影测量学的基础理论以及全数字摄影测图过程。包括掌握Map Matrix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主要模块的功能、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和数字线画地图(DLG)的制作工艺与流程。

二.实习的具体安排

这次实习共有5天,前三天为外业实习,后两天为内业实习。其中像控点布测一天,像片调绘两天,数字线划图生产一天半,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内业处理半天。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内业处理主要是由老师演示,了解就可。像控点布测和相片调绘由小组根据的组的像片在野外共同完成,数字线划图个人在实验独自是完成。

三.所做的工作概况

1.每组布设一定数量合理分布得像控点(一般为4个),完成选点工作和测量工作;

2.每组完成一定区域的外业调绘,根据像片内容认真判读,完成像片勾绘工作;

3. 进行全数字摄影测量生产作业,每人完成1个像对的定向、数字产品生产工作;

4. 根据指导教师安排,按组进行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内业处理;

四.实习过程

分为外业实习过程和内业实习过程

外业实习过程:

像片控制点的布测

(1) 室内布点

根据室内布点原则,在像片的重叠区,布置四个像控点。并对其进行编号。在室

外选择像控点应十分注意避免尴尬位置,所谓尴尬位置就是高差很大的位置如房顶、塘梗等地,因其侧面在照片上很有可能与平面混淆,造成内业困难;此外野外选点应在像片重叠区内选择影像清晰的点。

(2) 像控点的施测

根据室内布点方案,在实地上找到像控点的位置,根据影像的.特点和形状绘制草图,草图绘制完成后应由另一人现场校核,刺点后,做好点之记。对于施测未进行。但是可用此方法:根据野外控制点布点位置,在googleearth中找出控制点的经纬度,用软件release将经纬度转换为大地坐标,

相片的调绘:

(1) 准备工作

包括工具准备和资料准备。准备的工具包括放大镜、透明纸和绘图工具等。

(2) 室内判读与描图

在室内首先应建立航片判读的标志,即根据已经对研究区域的了解,识别像片上目标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性质,依据主要是独立地物、居民地、道路、水系和植被等判读的内容,进行判读标志的建立,建立判读标志的基础上,利在用目视和放大镜镜进行室内判读。在室内判读时,将透明纸固定在像片上,按照室内判读结果,判读地物类型,勾绘地物边界,形成调查底图(注意标注室内判读难点和疑点),并拟定野外核查的路线

(3) 野外核查

对比实地,核查室内判读正误,尤其注意室内判读中难点和疑点的实地核对 (4) 室内清图和整理

在室内按照制图规范(字体、大小、线型、图例等),完成调查底图的绘工作,整理野外调查资料和图件等工作。

成果见本组上交成果资料。

内业实习过程:

(1) 数据准备

准备好一个像对,根据大地坐标采用记事本按格式编写控制点文件。

(2) 打开全数字摄影测量软件MapMatrix,进行数据

生产

1. 新建工程,添加控制点参数文件,并在测区参数中,确定工程中测

区类型是非量测相机;

2. 在影像节点点击右健,添加影像(确保左右片关系正确);

3. 创建立体相对,在立体像对节点,点击右键,进行影像相对定向,

进入相对定向界面后,点击全自动相对定向功能,进行全自动相对定向;

4. 在相对定向界面下,人工添加控制点

控制点添加完毕后(一般一个像对4个像控点),定义核线范围,进5.

行绝对定向;

摄影实习报告 篇6

转眼间,三个月的专业媒体实习就过去了,如我所愿,我来到了位于祖国南端的海南岛,并且在海南日报的摄影部度过了这三个月的时光。相比于其他大部分同学来说,我在摄影部的实习相对来说更加的有挑战性,因为以前的师兄师姐到摄影部实习的并不多,没有一些可以遵循的道路或者经验,即使是有的在新华社的摄影部,也是作为图片编辑,更多情况下是单纯和照片与文字打交道,而直接与人进行交流,参与到一线的摄影采访的机会比较少。

三个月的实习只能是管中窥豹,并不能完全的融入到报社当中,但是这次“涉‘摄’未深”的实习经历,已经让我受益匪浅。在实习过程中,我觉得对我来说记忆深刻,或者说让我对摄影、摄影记者以及图片与报纸的理解有着重大的影响的,有几个事件,也许这些东西对别人看来是非常浅显的,但是这是我在实习中切实体会到的,而这些东西也是实实在在值得总结的。

一、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照片?

这个思考源于一次摄影部与总编室的讨论会,众所周知,总编室的编辑们是决定最后上版的文章和图片的“老板”,与文字的可修改性不同,照片只能替换而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补,而这就牵涉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照片上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照片印在我们的报纸上?

这样的讨论其实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媒体从业人士的讨论,即使是在我们清新的实践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疑问,近些年来,“读图时代”被众多媒体宣称到来,许多的报刊杂志也突出了新闻照片在各自的媒体当中的比重,但是照片多了,选择照片又成了一个问题。

在我实习期间的这次讨论可以说也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讨论会上,摄影记者选择了一些自己传回报社的稿件,将自己觉得应该见报的照片和实际见报的照片放到一起,让大家一起品评。其中很多照片的选择不仅仅是摄影记者与编辑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而且在编辑中间对于照片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分歧。

在这次讨论中,我虽然没有能够发言,但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知道了大部分的编辑在选择照片的时候是关注什么的,而且我感觉到随着摄影记者水平的提高,新闻照片质量的提高,编辑对于照片的认知和评价标准也在上升,以前觉得编辑对于照片是门外汉,其实他们可以说“阅片无数”,对于新闻照片的选择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标准。

“新闻性第一”与“画面性第一”是这次讨论争论比较激烈的一对冲突,许多编辑认为作为一张新闻照片要有涵盖整个新闻事件的能力,要做到“一图胜千言”;而认为应该将“画面”作为第一位的摄影记者和一些编辑则认为,既然已经有文字来说明新闻事件,新闻照片为什么不能采用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特写性质的照片,因为这些照片更能够体现出摄影记者的摄影技术和水平。

其实我觉得这种讨论的根本还是在于对于新闻图片的理解上,不仅仅是摄影记者需要提高,编辑也应该转换思路。作为摄影记者,我们要在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的技术,将画面的美观与新闻相结合,而作为编辑,应该大胆的采用一些新颖的新闻图片,让画面好的照片上版,利用文字加以补充,甚至尝试着去用文字配合新闻照片,这样不仅仅有助于提高摄影记者拍摄好的新闻照片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为新闻照片与文字、版面的配合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近些年来《新京报》、《新民晚报》、《新快报》等一些媒体在图片使用上给国内的媒体树立了一面旗帜,他们都有自己的图片总监,对上版图片进行把关和建议,可以说极大的促进了自己媒体上图片使用美观性与新闻性的程度的融合。

新华社的老社长穆青同志曾经这样评价我们报刊的发展,尤其是在对待新闻图片的使用的时候说,图片和文字一样都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的报刊和报道要做到“图文并茂,两翼齐飞”,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做到的,而且要为两者寻找结合点,实现的“效益”。

二、什么样的条件决定你要做、能做出什么样的新闻照片。

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作为刚刚从高等学校里面毕业出来的学生或者是说实习生来说,做起来比说起来要难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实习生来到报社之后都会在报社的资料室里面翻阅一周的报纸的缘故。

最初来到摄影部,老师让我到报社资料室看报纸,让我去看到底什么样的照片适合我们的报纸刊载,然而就从这最开始,我就犯了一个错误,我并没有将自己置身其中,而是单纯的置身事外的评价一张片子,用学校里面拍摄“糖水”的眼光来评判。结果一周下来,我记在自己的采访本上的仅仅是某年某月某日哪张照片感觉不错,而不是将照片放到一个新闻事件中。

后来摄影部的王军主任跟我聊天的时候跟我说,其实新闻记者并非不能拍到好照片,而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你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比如报纸的定位,比如编辑的眼光,还有更重要的现场的条件。“为什么我们说一张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出彩的东西的片子拍得好,就是因为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拍摄出这种适合各种条条框框的照片的时候,摄影记者用摄影的语言把所有能够表达的东西表达了出来。”

摄影实习报告 篇7

实习名称:班级:姓名:

数字摄影测量实习09测绘一班刘胜

实验室X5504

实习地点:

实习指导教师:龚涛

实习时间:9——10

西南交大地学学院

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一LPS简述

LPS工程管理器是一个基于WINDOWS的综合数字摄影测量软件包,可以对来自不同类型的航空遥感相机及卫星传感器的图像进行快速和精确地三角测量和正射校正,与传统的三角测量和正射校正相比,可以极大的减少费用和时间可以处理各种各样的图像数据,诸如来自不同的摄影相机、不同的卫星传感器、不同的航空GPS数据等,处理过程涉及很多不同类型的几何模型。

二、数字摄影测量处理过程

1创建LPS工程文件

2向LPS工程加载图像

3刺点

4自动量测图像同名点

5执行航空三角测量

DTM+等高线DTM+等高线

6图像正摄校正处理

处理前

处理后

控制点坐标

三、L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应用

Leica Photogrammetry SuiteLPS是徕卡公司最新推出的数字摄影测量及遥感处理软件系列。LPS为影像处理及摄影测量提供了高精度及高效能的生产工具、它可以处理各种航天(最常用的包括卫星影像QuickBird、IKONOS、SPOT5及LANDSAT等等)及航空(扫描航片、ADS40数字影像)的各类传感器影像定向及空三加密,处理各种数字影像格式,黑/白、彩色、多光谱及高光谱等各类数字影像。LPS的应用还包括矢量数据采集、数字地模生成、正射影像镶嵌及遥感处理,它是第一套集遥感与摄影测量在单一工作平台的软件系列。 LPS制作DOM的全过程如下:L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制作DOM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首先创建工程文件,选择相机类型,设置投影参数,输入相片参数,创建相机参数,导入外方为元素;其次数据处理,内定向,人工选择一个点后,自动完成内定向。建立金字塔影像,加载控制点文件,并在图上刺出相应的点!一般说来,选择6个均匀分布的点作为控制点,其他的设为检查点。同名点自动匹配,三角测量,直接进行空三解算,再接着生成TIN数据;最后制作正摄影像,正射影像拼接。拼接结束后,一般还要对影像进行匀光,消除接边缝隙等操作!

1) 、创建LPS工程文件

2) 、向LPS工程加载图像

3) 、定义数码相机几何模型

4) 、自动量测图像同名点、执行航空三角测量

5)

6) 、图像正射校正处理

四、实习基本情况

1) 、ERDAS IMAGINE 9.2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和数字摄影工作站上操作2) 、实习时间:第二教学周到第五教学周、上机时间:周一下午第二讲课3:50-6:15 3) 4) 、上机地点:X5504地理信息系

统实验室由于我们在航空摄影测量时采用的是Canno D450数码相机,所以在图像处理的时候稍不同于摄影图像。而且,因为在课程设计的前期阶段,由于测控制点的小组还没有完成控制点的量测和刺点工作,还有编程小组也还没有编程计算出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所以我们LPS图像处理小组暂时也还不能用我们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所以我们目前只是用ERDAS IMAGINE自带的练习数据进行练习,然后将练习数据相片的信息给编程小组的成员检验他们的'程序是否正确。并且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图像处理小组要根据使用练习数据得到的信息指导整个小组的工作。

五、实习体会

经过一个月的实习对我来讲收获是非常大的,也产生了非常多的体会。内业数据处理是一种重复性的劳动,需要耐心,仔细,这样才能做好!通过实习,对以后的工作有了一定感性的认识,基本清楚了将来的工作内容,认识到现在应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多接触专业软件,方便以后工作。这次实习给我最大的体会是测绘产品的生产是一项非常繁琐而细致的工作,作为一名测绘工作者,不仅

应该有娴熟的操作技能,而且应该有着负责而平和的心态,立志于将毕身精力献给国家的测绘事业。我觉得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测绘工作者,不仅要把测绘当成一门学科来学习,更要把它当成一种技能来熟悉掌握。同时本次实习对我本人的动手能力也有很大提高。本次实习还让我第一次感受了测绘部门的生产环境,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它促使我以后要更加认真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各种技能。要想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面有所作为的话都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只有能过努力学习才能成为一名好的测绘工作者。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这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座右铭。大学即将要结束了,我们也将步入新的人生岗位中在此,对在本次实习当中对我们进行细致辅导的老师表示极大的感谢和敬意,是你们耐心的教诲和和善的态度让我们亲身感受并学会了摄影测量的过程,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以及人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总而言之,这次实习对我学习数字摄影测量有很大帮助,可以说对我以后工作也有很大帮助,这次实习在一次次失败后经过总结与坚持后成功的,可谓累并快乐着,

让我记忆深刻,对外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能进行更多类似方面的实习。

摄影实习报告 篇8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本次实习是在摄影测量的教学基础上,理论实际相联系的动手操作实习,是我们在学习测量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习环节。一方面是培养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运用软件解算数据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我们在今后遇到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的能力,通过实习发现自己在实践动手方面的不足并想办法解决,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使我们熟练地掌握摄影测量及遥感的原理,信息获取的途径,数字处理系统和应用处理方法。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加强我们大家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大家对这门新技术的认识和把握,全面培养我们的应用能了、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实习地点

桂林市雁山区大埠乡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机房

三、实习用具

小比例尺航片两张、画图板一个、透明纸两张、铅笔、橡皮;电子计算机、ENVI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编程软件(MATLAB、Visual Basic)

四、实习任务与要求

掌握航片调绘的方法步骤

掌握使用编程软件设计解算移动曲面法数字高程模型内插子程序

掌握使用编程软件设计解算空间后方交会

掌握使用ENVI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处理遥感影像

五、实习步骤

航片调绘

1

本次实习的遥感图像调绘主要判读航片测区地物属性,在透明纸上勾出边界,必要时进行清绘。在进行野外调绘之前,将调绘航片平放在画图板上,然后再将比调绘图稍大一些的透明纸盖于调绘航片上,用胶带粘好,连同调绘航片用夹子固定于画图板。

方程的线性化形式,计算近似垂直摄影情况下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解算步骤:

获取已知数据:m,x0,y0,f,Xtp,Ytp,Ztp;

量测控制点像点坐标:x,y;

确定未知数初值;

组成误差方程式:若P=I,X=(ATA)?TL;

解求外方位元素改正数、外方位元素的近似值;

检查迭代是否收敛,是否需要重复计算。

使用ENVI系统处理遥感影像

主要要求学会使用ENVI系统对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监督分类

制作分类模版:打开一幅遥感影像,在影像窗口打开Overlay-Region of interest,在Zoom窗口依次绘制可识别地物类别的区域;

监督分类:Classification-Supervised-Minimum Distance;

监督分类后处理:Classification-post Classification——Clump classes。

非监督分类

打开一幅遥感影像,单击主菜单Classification-Unsupervised-Isodata,得到非监督分类的结果;

点击Classification-post Classification-Combine classes合并相同或相似类别进行监督分类后处理

六、实习心得

摄影测量是一门专业的测绘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很广的学科,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学科正从几何学向信息科学发展。它的发展及运用对我们测绘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而摄影测量实习则可以提高我们对摄影测量知识的理解,加强我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学校安排了三周的摄影测量实习,这对提升我们的摄影测实际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此次实习分四个板块,分别是全数字立体测图;数字摄影测量的编程;遥感影像自动分类;像片的判读与调绘等。全数字立体测图是利用计算机代替解析测图仪、用数字影像代替模拟像片、用数字光标代替光学光标,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方法。这个实习要求我们学会使用ENVY软件构建立体模型,制作测区的DEM、DOM和等高线图,同时熟练使用交互式数字影像测图系统在立体影像上量测不同类地物, 并时行地物数据采集及编辑,生成数字测图文件,按标准的制图符号将之输出为矢量地形图。数字摄影测量的编程则要求我们学习使用Matlab进行摄影测量编程,掌握移动曲面法数字高程模型内插子程序的设计方法和空间后方交会程序的设计方法。遥感影像自动分类则是让我们了解并掌握督与非督分类的过程和方法,并利用监督分类结果制作一幅影像地图。像片的判读与调绘则是让我们利用学过的几类常用遥感影像的判读技术与方法,完成航空像片或彩红外片的判读和外业调绘工作,掌握全野外调绘的基本技能。

为使学生明确本次实习的总体任务及每一实习项目具体的作业程序、作业方法,指导教师在各项实习内容开展之前进行集中讲解,做到任务明确、过程清晰;实习过程中,分组指导和定期集中讨论相 4

结合,启发学生解决作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本次实习不仅使学生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操作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航片调绘实习过程中不免出现些错误和困难,但是我们都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个人觉得在实习过程中细心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选择界点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将航片像点中的界点找错。还有在航片调绘清绘时,如果我们不细心,在没有记住航片中现在有所改变的地方,我们的成果就会因我们的粗心大意而失去意义。所以我认为养成一个细心严谨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这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损失。其实,我觉得本次实习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地方,只要大家能够做到认真细心,我们的实习就会很顺利。

在全数字立体测图实习过程中让我深深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这一真理。在本次全数字立体测图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我们要做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只要点击有关的按钮,计算机就自动帮我们完成要做的工作了。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无法正常并顺利地操作计算机去完成我们要的指令操作。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无法解决了。对于我们来说,如果只有理论知识,而实践操作为零,那也只是纸上谈兵;但是指挥操作,不懂理论知识,那也不能独立完成工作。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指导实践,加强我们的动手能力。将来毕业了,才能是个合格的测绘工作人员。

摄影测量实习只有三周,但是在这三周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刚开始的像片的判读与调绘,虽然我们刚开始时要天天去野外调绘踏勘,可能有点辛苦,但也让我们学会了在野外如何建立判读标志,根据判读任务拟订判读编辑指示或技术补充指示;这室内判读收集调查判读样片资料,对那些难于识别和需要判读而不常见的地物,拍摄地面立体照片,建立作业区的判读标志库,对复杂地物提出誊建议预测,根据预测做好人员分工和组织工作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平时在课堂上所不能学到和理解到的。在地理要素的调绘中,让我们学会了认真与仔细,因为调绘片上表示的各项地理要素一定要齐全,综合取舍要合理;在图面上的各种数字注记要齐全;位置要恰当。所有的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们了解了摄影测量的应用及以后的发展状况,让我们知道了摄影测量的重要性及对我们将来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这次实习也让我们对以后的测绘方式有了全新的了解与认识,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及见解,也让我们对测绘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摄影实习报告 篇9

本学期的最后一周,我们开始了摄影测量学的实习。通过实习我认识到摄影测量学是通过获取立体影像来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性质和相互关系的一门信息科学与技术。摄影测量教学实习是“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习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深入掌握摄影测量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加强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际使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了解数字摄影测量的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测图过程及方法;编制数字影像分割程序,使学生掌握数字摄影测量基本方法与实现,为今后从事有关应用遥感立体影像和数字摄影测量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本周实习的是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操作,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取所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从而获得各种形式的数字产品和目视化产品。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是摄影测量自动化的必然产物。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从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到测绘地形图的全套整体作业流程解决方案,大大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测绘模式。VirtuoZo大部分的操作不需要人工干预,可以批处理地自动进行,用户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作业方式,提高了行业的生产效率。它不仅是制作各种比例尺的4D测绘产品的强有力的工具,也为虚拟现实和GIS 提供了基础数据,是3S集成、三维景观和城市建模等最强有力的操作平台。

本次实习是采用VirtuoZo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教学版),实习目的:了解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掌握操作过程。实习主要内容:

1.数据准备,包括摄影比例尺、相机内方位元素、航高、航带数、像片排列、

控制点分布等;

2.建立测区、设置测区参数;

3.建立模型、设置模型参数;

4.模型定向,包括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方法与步骤。其基本步骤是:建立测区、引入影象、建立模型、检查(修改)影象参数、建立相机参数文件、建立加密点文件、设置成果输出参数、模型影象内定向、模型的相对定向、模型的绝对定向、核线影象生成、匹配预处理、影象匹配、匹配结果的编辑、DEM生成、DOM及等高线影象生成、叠加影象生成、矢量测图、图廓整饰等。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掌握摄影测量的内涵、摄影测量的基础知识、解析摄影测量原理与方法、双像解析摄影测量,了解并能够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在完成以上的内容后,我们紧接着要做的是编写K平均区域分割程序,其基本原理是将图像初步分成K个区域,计算每个区域的灰度平均值,将图像中每一像素分别与K个区域灰度平均值进行比较,差值最小的区域与该像素最为接近,该像素分配给对应区域。整个图像扫描完成,重新计算每个区域的灰度平均值,重复上述比较。

K-均值算法是迭代算法,每完成一次图像迭代,区域灰度平均值就重新计算一次,经过多次迭代,使区域灰度平均值趋于稳定。

K平均区域分割算法步骤:

(1)任意选择K个初始区域,计算每个区域的'灰度平均值。

(2)使用最小距离判别准则,将图像全部像素分配给K类区域;

(3)用步骤(2)分类结果,重新计算各区域灰度平均值,并以此作为新的区域均值;

(4)比较两次区域均值之差,若小于某一阈值,则类中心稳定,终止算法;否则返回步骤(2)。

参数设定:图像初始分割区域数K=2xx2,两次区域灰度平均值之差(阈值)=10 。编写与调试图像K平均区域分割程序,输入图像名:‘eight.tif’。

完成以上步骤后,我们的摄影测量的实习就算告一段落了。实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摄影测量学,把平时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加真实的呈现在我面前,希望以后还会有这样的实习。

摄影实习报告 篇10

一、实习目的

1、了解4d的基本概念,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了解实习工作流程,从而能对4d产品生产实习有个整体概念。

2、掌握创建/打开测区及测区参数文件的设置,掌握参数文件的数据录入完成原始数字影像格式的转换。

3、通过对模型定向的作业,了解数字影像立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全过程,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定向模块进行作业,满足定向的基本精度要求,掌握核线影像重采样,生成核线影像对。

4、掌握正射影像分辨率的正确设置,制作单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掌握等高线参数设置,生成等高线,通过正射影像或叠加等高线影像的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掌握DEM拼接及自动正射影像镶嵌。

5、掌握立体切准的基本专业技能,掌握地物数据采集与编辑的基本操作,掌握文字注记的方法。

6、学会使用图廓整饰模块,掌握图廓整饰中各项参数的意义及其设置方式,生成图廓参数文件,制作完整的DOM图幅产品,生成图廓参数文件,制作完整的DRG图幅产品。

7、通过对实习成果的分析,了解数字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总结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习成果的不足之处,并能分析其原因。

8、理解数据格式输出的意义,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数据格式输出的具体操作。

二、实习内容

1、数据准备

2、模型定向及生产核线影像

3、影响匹配及匹配后的编辑

4、生产DEM机正射影像的制作

5、DEM的拼接和影像的镶嵌

6、图廓整饰

7、产品数据格式输出

8、数字摄影测图

9、成果分析

三、实习步骤

一、建立测区与模型的参数设置

1.数据准备完善后,进入VIrtuoZo主界面,首先要新建一个测区,通过文件-打开测区,我们可以新建一个名为hammer的测区,系统默认后缀名为blk,默认保存在系统盘下的Virlog文件夹里。这个blk文件其实只是个索引文件,它最终指向的是测区设置里面的测区主目录文件夹。建立好blk文件之后,系统会自动弹出“设置测区”的对话框,我们按照原始数据提供的信息,相应填写该对话框,填写好之后保存退出。

2.进入“设置-相机文件”,找到刚才在设置测区对话框中新建的相机检校文件,双击进入参数设置界面,相机参数可以直接通过输入按钮,输入原始数据里面已有的cmr文件。

3.进入“设置-地面控制点”,可以逐点输入控制点文件,或者直接通过“输入”按钮,直接读取一个控制点文件。

4.原始影像的数据格式转换

单击Start ,将*.tif文件转换为*.vz文件, 并将*.vz文件存放在测区目录下的images分目录中,单击Quit 退出。

二.模型定向

1.创建模型,设置模型参数

打开Setup Image list对话框,分两条航带单击Add按钮分别添加按顺序添加两条航带上的六张像片,通过Moveup 、Movedown上下移动像片;单击Image_no按钮将index改为与航片号相同的数字;单击Triangulation——Imgelist——Interior orientation——do,

2.自动内定向

(1)框标近似定位成功,选择界面左窗口下的“save”按钮,如图

有自动或人工两种方式:

① 自动方式:选择“Autotic”按钮后,移动鼠标在左窗口中的当前框标中心点附近单击鼠标左键,小十字丝将自动精确对准框标中心;

② 人工方式:若自动方式失败,则可选择“Manual”按钮,移动鼠标在左窗口中的当前框标中心点附近单击鼠标左键,再分别选择“up”、“down”、“left”、“right”按钮,微调小十字丝,使之精确对准框标中心。

注意:调整中应参看界面右上方的误差显示,当达到精度要求后,选择“save”按钮。左影像内定向完成后,程序读入右影像数据,对右影像进行内定向,具体操作同上

(2)找同名像点,每个模型找一对同名像点,

(3)联接点的提取,使用默认的参数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Triangulation——Tie—point Extraction——makeall,如图13,单击“是”——Auto-select ties,——单击“是”

注意:调整中应参看定向结果窗中的误差显示,以保证精度要求。当达到精度要求后,单击鼠标左键弹出菜单,选择“保存”,则相对定向完成。

(4)进行光束法平差计算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Triangulation—Auto-select ties,进行平差计算(计算直到光束法平差程序对话框不再弹出为止)。

(5)交互编辑并生成加密点,然后再生成加密点,点击Triangulation—>Create Pass Point,如图

VirtuoZoNT 3.5.0软件实验步骤:

(一)数据准备:

1.启动 软件

2.打开测区

3.打开模型

4.设置模型参数:

(二)定向操作:

1.内定向:

2.自动相对定向:

3.普通方式的绝对定向:

(1)半自动量测:依次量测3个点,然后点击“预测控制点”。

(2)绝对定向计算

添加各控制点,并调准各控制点,使其误差小于0.03。

4.定义作业区

此处定义的作业区应大于自动定义的最大作业区

5.自动生成核线影像:

自动生成核线影像,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生成核线影像”→“非水平核线”,程序依次对左、右影像进行核线重采样,生成模型的核线影像。

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保存”,然后再弹出菜单,选择“退出”,然后回答界面上的提示,程序退出相对定向的界面,回到系统主界面。

(三)、同名核线影像的采集与匹配

1.影像匹配

在VirtuoZo NT主菜单中,选择菜单“处理”→“影像处理”,出现影像匹配计算的进程显示窗口,自动进行影像匹配。

2.匹配结果编辑

对选中区域编辑运算:

(1)平滑算法:

选择编辑区域后,选择平滑档次(轻、中、重);再单击“平滑算法”按钮,即对当前编辑区域进行平滑运算。

(2)拟合算法:

选择编辑区域后,选择表面类型(曲面、平面);再单击“拟合算法”按钮,即对当前编辑区域进行拟合运算。

(四)生成DEM、等高线、正射影像及等高线叠合正射影像的操作:

1.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产品”→“生成DEM”→“生成DEM(M)”项,屏幕显示计算提示界面,计算完毕后,即建立了当前模型的DEM。

2.显示DEM,观察DEM是否与实际地形相符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显示”→“立体显示” →“透视显示”项,,进入显示界面,屏幕显示当前模型的数字地面模型。

3.生成数字正射影像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产品”→“生成正射影像”项,自动制作当前模型的正射影像,屏幕显示计算提示界面,计算完毕后,自动生成当前模型的正射影像。

4. 显示正射影像,观察正射影像是否有变形

正射影像生成后,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显示”→“正射影像”项,屏幕显示当前模型的正射影像。将光标移至影像中,按鼠标右键弹出菜单,供选择不同的比例,可对影像进行缩放。

5. 质量报告

内定向信息:

(H:GIS06hammer2-165_50mic.vz_02-166_50mic.vz)

---------------------------------------------------------------

左原始影像 ( H:GIS06hammerimages2-165_50mic.vz ):

RMS:Mx = 0.006 My = 0.555

残差: 点号 dx dy

1 -0.016 0.004

2 0.002 0.004

3 -0.007 0.007

4 0.012 0.006

5 0.003 -0.009

6 0.009 0.001

7 0.005 -0.010

8 -0.008 -0.004

残差: 点号 dx dy

1 -0.016 0.004

2 0.002 0.004

3 -0.007 0.007

4 0.012 0.006

5 0.003 -0.009

6 0.009 0.001

7 0.005 -0.010

8 -0.008 -0.004

右原始影像 ( H:GIS06hammerimages2-166_50mic.vz ):

RMS: Mx = 0.005 My = 0.555

残差: 点号 dx dy

1 -0.001 -0.001

2 -0.001 -0.001

3 0.002 -0.007

4 0.004 0.007

5 0.001 -0.004

6 0.000 -0.001

7 0.002 0.010

8 -0.008 -0.002

---------------------------------------------------------

相对定向信息:(H:GIS06hammer2-165_50mic.vz_02-166_50mic.vz)

-------------------------------------------------------

相对定向信息:

左旋转矩阵:

0.99995100 0.00873200 0.00467500

-0.00873200 0.99996197 0.00000000

-0.00467500 -0.00004100 0.99998897 右旋转矩阵:

0.99996698 -0.00751000 0.00310500

0.00743000 0.99965900 0.02504200

-0.00329200 -0.02501900 0.99968201

右片旋转角 (rad):

Phi = -0.00467500

Omiga = 0.00000000

Kappa = -0.00873200

左片旋转角 (rad):

Phi = -0.00310600

Omiga = -0.02504500

Kappa = 0.00743200

残差: 点号 dq

摄影实习报告 篇11

今年,学校为了使我们更多了解平面设计及摄影相关设备,提高对平面设计、摄影的认识,加深平面设计与摄影在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特意给我们安排了半年操作实习的时间。

为期半年的实习,我先后去过影楼、广告公司了解这些地方的工作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各种情况等等。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photoshop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摄影技术在影楼中的应用,等等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通过这次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以前单一理论教学的不足,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1月17日,我来到实习的第一站,喜洋洋婚纱影楼。在实习中我首先听取了一系列关于实习过程中的一些事项和需注意的项目,在实习中,安全问题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然后通过该影楼总设计师的总体介绍。粗略了解了该影楼的工作类型和工作概况。也使我明白了在该影楼的实习目的和实习重点。

在影楼的实习,了解了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追求,只是由于摄像机的技术操作熟练性和其具有的较高难度,很遗憾地,不能多做一些具体实践的操作,但是观察了师傅工作的过程,使许多自己从书本上学的知识鲜活了起来,明白了本专业在一些技术上的具体应用。

雨飞印务

2月23日我到运城一家广告设计公司――雨飞印务。顾名思义,雨飞印务是一家主要经营广告设计、名片设计、排版、复印的。在听了我师傅的讲解后,明白了工作中需注意的:

工作要认真、仔细,细心的及用心的去做好每个客户所要做的东西。在广告这行,一字值千金啊!

雨飞印务虽然只有两台工作用的办公电脑,但丝毫不影响工作,反而,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这里环境优越,为工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这里没有大型喷绘机,没有大的硬件设备。我们这块,只负责把东西设计好,然后,传给工厂进行加工成为成品。

在雨飞印刷广告公司的实习中,极大地丰富了自己关于广告设计及加工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在这次实习中,感触最深的是了解了广告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它是人的脑力劳动和加工技术结合的产物,它集现代精密机械、计算机、颜料、材料等多样技术为一体,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等特点,是我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

在此次实习中,在雨飞印务的时间最长,历时两个多月,学到的太多太多了,历时两个多月的实习将近结束,该次实习,真正的到了机械制造的第一前线,了解了我们现在的生活需求。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更快更紧密得融合到各个领域中,而这一切都将大大拓宽广告业的发展方向。

摄影实习报告 篇12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本次实习是在摄影测量的教学基础上,理论实际相联系的动手操作实习,是我们在学习测量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习环节。一方面是培养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运用软件解算数据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我们在今后遇到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的能力,通过实习发现自己在实践动手方面的不足并想办法解决,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使我们熟练地掌握摄影测量及遥感的原理,信息获取的途径,数字处理系统和应用处理方法。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加强我们大家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大家对这门新技术的认识和把握,全面培养我们的应用能了、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实习地点

桂林市雁山区大埠乡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机房

三、实习用具

小比例尺航片两张、画图板一个、透明纸两张、铅笔、橡皮;电子计算机、ENVI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编程软件(MATLAB、Visual Basic)

四、实习任务与要求

掌握航片调绘的方法步骤

掌握使用编程软件设计解算移动曲面法数字高程模型内插子程序

掌握使用编程软件设计解算空间后方交会

掌握使用ENVI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处理遥感影像

五、实习步骤

航片调绘

本次实习的遥感图像调绘主要判读航片测区地物属性,在透明纸上勾出边界,必要时进行清绘。

在进行野外调绘之前,将调绘航片平放在画图板上,然后再将比调绘图稍大一些的透明纸盖于调绘航片上,用胶带粘好,连同调绘航片用夹子固定于画图板。

第一天先将测区走过一遍,确定绘图边界,确定调绘路线,并对测区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较实际测区和航片的差别,并知道那些地方的地物是发生了变化的,以便于以后的判读调绘工作进行。

接下来的两天根据预定路线进行测区航片的地物判读和属性的标注。一般按照由远及近、从总貌到碎部、边走边判,远看近判的原则进行

调绘时的注意事项:

即地物地貌的调绘要连续进行,避免调绘不连贯和遗漏。

当地理名称注记过密时,可适当取舍。

调绘工作应按照国家标准的地形图图式进行,说明性质的注记应采用“简注表”,不得任意命名。

调绘要按照实地情况严格进行,不得伪造、篡改。

在调绘好的透明纸上,图名注于调绘片正上方,调绘者姓名及调绘日期等信息在调绘航片的右下角。

编辑移动曲面法数字高程模型内插子程序

要求利用二次曲面拟合法:Z=Ax2+Bxy+Cy2+Dx+Ey+F,

根据已知坐标(Xn,Yn,Zn)和待求点的平面坐标(Xn,Yn),求出待求点的高程P。

解算步骤:

读入已知点的坐标,建立以待定点为原点的局部坐标系;

建立误差方程式:v=Xi2A+XiYiB+Yi2C+XiD+YiE+F-Zi

组成法方程,解算六个系数:X=(MTPM)?1MTPZ,其中pi=1/di2。

编辑空间后方交会程序

要求一直摄影机主距f四个控制点的像点坐标与相应的地面坐标,利用共线

方程的线性化形式,计算近似垂直摄影情况下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解算步骤:

获取已知数据:m,x0,y0,f,Xtp,Ytp,Ztp;

量测控制点像点坐标:x,y;

确定未知数初值;

组成误差方程式:若P=I,X=(ATA)?1ATL;

解求外方位元素改正数、外方位元素的近似值;

检查迭代是否收敛,是否需要重复计算。

使用ENVI系统处理遥感影像

主要要求学会使用ENVI系统对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监督分类

制作分类模版:打开一幅遥感影像,在影像窗口打开Overlay-Region of interest,在Zoom窗口依次绘制可识别地物类别的区域;

监督分类:Classification-Supervised-Minimum Distance;

监督分类后处理:Classification-post Classification——Clump classes。

非监督分类

打开一幅遥感影像,单击主菜单Classification-Unsupervised-Isodata,得到非监督分类的结果;

点击Classification-post Classification-Combine classes合并相同或相似类别进行监督分类后处理

六、实习心得

摄影测量是一门专业的测绘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很广的学科,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学科正从几何学向信息科学发展。它的

发展及运用对我们测绘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而摄影测量实习则可以提高我们对摄影测量知识的理解,加强我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学校安排了三周的摄影测量实习,这对提升我们的摄影测量实际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此次实习分四个板块,分别是全数字立体测图;数字摄影测量的编程;遥感影像自动分类;像片的判读与调绘等。全数字立体测图是利用计算机代替解析测图仪、用数字影像代替模拟像片、用数字光标代替光学光标,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方法。这个实习要求我们学会使用ENVY软件构建立体模型,制作测区的DEM、DOM和等高线图,同时熟练使用交互式数字影像测图系统在立体影像上量测不同类地物, 并时行地物数据采集及编辑,生成数字测图文件,按标准的制图符号将之输出为矢量地形图。数字摄影测量的编程则要求我们学习使用Matlab进行摄影测量编程,掌握移动曲面法数字高程模型内插子程序的'设计方法和空间后方交会程序的设计方法。遥感影像自动分类则是让我们了解并掌握督与非督分类的过程和方法,并利用监督分类结果制作一幅影像地图。像片的判读与调绘则是让我们利用学过的几类常用遥感影像的判读技术与方法,完成航空像片或彩红外片的判读和外业调绘工作,掌握全野外调绘的基本技能。

为使学生明确本次实习的总体任务及每一实习项目具体的作业程序、作业方法,指导教师在各项实习内容开展之前进行集中讲解,做到任务明确、过程清晰;实习过程中,分组指导和定期集中讨论相

结合,启发学生解决作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本次实习不仅使学生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操作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航片调绘实习过程中不免出现些错误和困难,但是我们都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个人觉得在实习过程中细心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选择界点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将航片像点中的界点找错。还有在航片调绘清绘时,如果我们不细心,在没有记住航片中现在有所改变的地方,我们的成果就会因我们的粗心大意而失去意义。所以我认为养成一个细心严谨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这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损失。其实,我觉得本次实习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地方,只要大家能够做到认真细心,我们的实习就会很顺利。

在全数字立体测图实习过程中让我深深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这一真理。在本次全数字立体测图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我们要做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只要点击有关的按钮,计算机就自动帮我们完成要做的工作了。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无法正常并顺利地操作计算机去完成我们要的指令操作。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无法解决了。对于我们来说,如果只有理论知识,而实践操作为零,那也只是纸上谈兵;但是指挥操作,不懂理论知识,那也不能独立完成工作。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指导实践,加强我们的动手能力。将来毕业了,才能是个合格的测绘工作人员。

摄影测量实习只有三周,但是在这三周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刚开始的像片的判读与调绘,虽然我们刚开始时要天天去野外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