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的演讲稿
此篇文章放下手机的演讲稿(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放下手机的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自从智能手机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承受这个新玩意儿,以至于现在走过街头,看到的仅仅是各式各样的手机,几乎看不到一张人脸,那些脸都埋在手机里。黑压压的人群中,竟只剩下了几个老人,在那里默默感伤。
渐渐地,手机中出现了电子书。起初我也很喜欢这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但每每读完以后总是觉得眼睛枯燥,且近乎没有收获,只是一种迷茫。本来一本很好的名著,却因为手机式的呈现,而变得黯淡无光。也不知为何,虽然是同样的内容,但看书的`时候,我却能心静神闲,然而看手机的时候,总会不断地有一条条微信,一条条新闻冒出来干扰,以至于你不得不去点开,然后一聊,就瞬间忘记了读书。待到老妈提醒时,才觉察自己已将大把的时间白白送给了闲聊。不得不说,手机上太多的功能,反而使我们不能专注,反而使我们无法真正投入去做一件事情。
这是一个悲剧。当老祖宗的东西被我们从一张一张的纸,变成了一串一串的编码,再也没有人会去在意书法,也没有人会去在意精髓。人们只知道去更广泛的收集,却忘了最终的目的——我们只不过是想读书罢了!我们日日置身于磁场之中,又是否会感到疲惫?有的人,宁愿花大价钱,买防辐射手表,防辐射植物,与其这样,倒还不如放下手机,泡上一壶茶,拿起一本书,这只不过是几十块钱的事情。可也不知道为什么,人们的脑中为何就转不过这个弯。老祖宗的神韵是隐藏在这一页页的纸上,还有那一个个富含着万千情感的书写中,怎么是这些电子屏幕可以取代的?
放下手机,泡上一杯茶,拿起一本书,翻开那古老的,黄黄的书页,闻到那一股从书中透露出来的芬芳。带着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感受,走进书的世界中,在那个世界里,找到一个新的自己。我们会在那个世界里与作家相会,或许在一个黄昏,也或许会在一个清晨。我们彼此静静地,诉说着心事,彼此慢慢地交流。
当我走出这个世界,我发现我的身上流露而出的,又是一种新的气息,一种鲜活的精神,令我的灵魂饱满。我感到很快乐,这是电子产品所不能带给我的。
放下手机,看看窗外,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拿起一本书,泡上一杯茶,就这么,慢慢走入了这个美妙的世界……
放下手机的演讲稿 篇2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放下手机,看看我》。
我的朋友小君在外地上大学,暑假的时候,他回上海,给我打电话,说是请我吃饭。天气炎热,我们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胃口,找了一家咖啡店坐下来聊天。从找到座位坐下的那一刻起,小君就开始掏出手机。我与他说话,得到的回应不过是几个“嗯”、“对”。问他一些问题,他才会抬头扫我一眼,然后用不长于三个句子的简单句回答我。
我无奈,明明是约好了出来叙旧,现在却像是在咖啡店拼桌的陌生人。与小君聊天得不到回应,又不好意思劈手夺下他的手机,我只好拿出早晨出门时买的杂志看,来消磨这无言的尴尬。到了晚饭的点,小君开始抱怨手机耗电快,变得焦躁不安起来。恰好我家里有事,便与他匆匆告别。
回家路上,我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发现小君发状态@了我,“今天和朋友在外面玩,好高兴。”回想了一天的经历,总觉得小君的状态不在我这里,而是“今天在外面,我玩了一天手机,好高兴”。出于礼貌,我回他:“哈哈哈我也觉得好高兴,下次再出来一起玩吧!”
后来一次我去小君求学的城市旅游,告诉他这事,他兴致勃勃地对我说:“我请你吃饭吧!”晚上吃饭的时候,见到了小君与他的女友,一个非常可爱的姑娘,与我在网上也认识很久,只是一直没有见过面。小君又是吃着吃着,就掏出了手机开始玩。姑娘看着他,一脸无奈又习以为常的表情。小君看着手机,低头咯咯咯笑,姑娘和我聊着天。“他一直这副德行吧?”我调侃小君,姑娘苦笑着点点头。
此情此景,忽然想到了曾经看过的一副漫画:女生在男友面前做出种种夸张动作,男友毫不在意地在继续玩手机。最后女友无奈,只能抢过男友的手机贴在自己的额头上,流着眼泪冲看着她的男友说:是不是只有这样,你才会注意到我?
再后来,听说姑娘与小君分了手。他告知我这事的时候,心情颇为郁郁。“她为什么要和我分手呢?我不知道我哪里做错了。”小君很喜欢姑娘,对于分手想不通,我安慰他,这只是缘分不够。可是事实呢?
过了几天,我与姑娘聊起小君,姑娘很坦诚地说,她感觉和小君没有话说。她很喜欢小君,可是每次出来约会的时候,小君都不由自主地开始掏出手机看,实在没有东西看的时候,他就开始看手机里收藏的小说。走路的时候,小君也总是一手拉着姑娘,另一只手拿着手机在看。甚至看电影的时候,小君都会忍不住地玩手机。
一次又一次,姑娘的热情渐渐被消磨殆尽。她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手机里这个虚无的世界比她这个大活人更为重要。最终无奈演化成了失望,失望越演越烈,走到了想放弃的地步。“或许我没那么重要吧。”姑娘自嘲地笑笑。
那些不自知的冷漠、忽视与敷衍,往往比刻意的更为伤人。
小君,只不过是我身边所遇到的`许多人的一个代表。在科技并没有那么发达,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的时候,我们并不会放太多的精力在上面。而如今,手机似乎成了一些感情的试金石,要到“关系足够好”、“对方足够重要”的时候,你才会放下手机与对方认真聊天。可能你的心中并没有如此想法,就如小君,手机里的世界并不比姑娘要紧到哪里去,但是却真真切切给了对方这种感觉。
手机是联通现实世界中的人的工具,却并不能代替现实。就像你在网上看到的许多鸡汤文,都比不上现实生活中朋友的一个拥抱。小君亦曾在文下@姑娘来表达爱意,可是却忘记了姑娘要的是他牵着她的手,心也在她的身边。我也写过记录朋友间的感情的文章,可是对我们这些朋友来说,最好的时光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是在彼此身边,快活得哈哈大笑。
曾看到一家咖啡店外的招牌上写着:我们没有WIFI,陪你的朋友聊聊天吧。
其实,我一直都希望你告诉我,你很重视我的时候,你的意思是当你和我在一起,你愿意放下手机,和我高兴地聊天。
别把感情,在不经意间,变成一句空洞的表达。让所有的时光,真正成为感情的纪念,而不是无所事事消磨掉的指间沙。
放下手机的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八点了,我还立在桌前奋笔疾书。
手机静静地躺在桌前,却并没有好好地当个乖巧的陪读书童。它时不时发出一下震动,一闪一闪的光在我眼前跃动。此时,手机完全是个磨人的小妖精,发着亮的屏幕挠得我心痒痒。
指尖流畅的笔迹变得拙劣,脑间清明的灵台变得混沌。我开始心不在焉,清晰的思路突然糟糕起来。我心烦意乱地随手抓起一张演算纸,便开始乱涂乱画,目光时不时地飘向那忽明忽暗的.屏幕。
啊,如果这时能抓起手机,摸上一两把,与朋友聊上一聊,那该多爽快啊!我想着。
隔着远远的屏幕,似乎能感受到另一端朋友炽热的眼神。
我叹了口气,困难地将目光收回,三心二意地写起作业,紧紧攥着的笔被掌心的汗水沾湿了,笔尖下的墨迹却干了不少。心思又被那光源勾了去,它正欢乐地向我招手!我只玩一会儿……一小会儿……马上回来写作业……
这可怕的想法不断地扩张,控制着我邪恶的双手,缓缓地向手机伸去。脑海中想象着如何慵懒地趴在桌前,点开熟悉的界面,与朋友来一场深刻的对话,好不快活!
不行!我是有任务在身的!一息理智尚存,停在半空的手犹豫着缩回来。眼前的清楚是可以随心所欲把玩的东西,我却迟迟下不了手了。
事实上,我没有挡住诱惑的洪流。
强烈的思想斗争后,我终于握着那沉重的手机,掌心隐隐发着烫。
果然,对话框中,朋友的头像还亮着呢,我颤抖着点开,心中一阵冲动,大脑好似被瞬间抽空,而僵硬的手指突然灵活起来,指尖飞快地在屏上跳动。
放下手机的演讲稿 篇4
在正式演讲前,我想先提两个问题:请问在座有没有手机的吗?请举手。那有没有随身携带的呢?(有,很少:看来还是有几个不太正常的嘛,开个玩笑哈;没有:看来大家都是我的托儿啊)这结果还是很符合我的猜想,由此可见,手机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啊。
众所周知,手机的发展历史十分短暂,从砖头般的大哥大到手掌厚的智能机,仅用了30几年,其功能的强大简直令人咋舌,什么电话短信、QQ微信、小说电视、字典游戏、时钟日历等等等等,真要数,还真有点根本停不下来的感觉。是的,不可否认,我们已经离不开手机了,它就是我们的好朋友、贤内助,夸张一点的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了。据调查表明,如今大多数的人出门必带三件物件(你们要不要猜猜),钥匙、钱包以及手机,而且在调查中,居然有很多人是宁愿丢钱包也不愿丢手机的(当然,这是相对来说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一则新闻,说的是温州某大学发起了“暂别手机24小时”活动,有30名同学参加,可是有29名同学自我禁锢没有超过3小时,这结果真是让人难以置信,要是换做是我,我觉得我肯定和他们也差不了多少。
其实手机对于我们是有很多危害的,就像辐射啊、细菌啊、不良信息等等,可总归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才让我们欲罢不能,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手机只是一个工具,并不真是你身上的一块肉,没必要时刻与它形影不离,而是应该放下它。
当然,我所说的放下并不是说让你和它永别,因为你根本做不到嘛,是不,反正我是做不到的,只是希望你能在某些时候暂时放下它,与它小别而已。比如现在,大家是不是就应该放下手机,认真倾听呢,即使我讲的还真是屁话。(大家就应该继续保持这种认真倾听状态)不过这才更能表现出大家对他人的尊重以及自我的高素质呀。比如上厕所,在调查中,有很多人都有带着手机入厕的习惯,如此只能让本来十分钟搞定的出恭,变为与马桶奋战的马拉松,这不仅对自己的健康不利,如果在公共场所也影响他人,关键是居然还有很多人曾经在如厕时,把手机连同大便一起送到了太平洋,这才更得不偿失呢。比如聚餐时,不管是和同学朋友,还是家人,都应该放下手机,不能顾此失彼呀,这才是真正的珍惜眼前人啊。我倒是觉得我们可以效仿西方,以后在和朋友聚餐时把手机垒起来,谁先碰谁买单(大家觉得呢)还有,在床上时,白天已经和手机腻腻歪歪那么久了,晚上还是把它扔远点吧,距离产生美嘛。这是如果能捧着一本书,拥书而眠,是件多么美好的事儿啊。
我们需要手机,但是在某些时候还是应该放下它,让它能得到休息,也还自己一片平静吧!
谢谢大家!
放下手机的演讲稿
放下你手中的手机,珍惜身边的风景,你会发现最真实的感动。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放下手机的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放下手机的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莫让手机占领生活。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越来越多的参与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用它联系亲人、朋友,无论在哪里,总是能够最快地获知彼此的消息;我们也用它来阅读书籍,地铁上、公交上,总能看见专注于屏幕的年轻人;我们还用它打游戏,看新闻,听音乐,记录自己的心情……手机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我们也渐渐过上了“没有手机就心慌”“面对面却各自低头玩手机”的生活。
美国一位大学教授鲍尔莱因在他的书中提出了一个让美国教育界、甚至世界教育界都困惑不已的问题,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过:图书馆、博物馆、大学、历史频道、维基百科、《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一切都在你的鼠标下,但我们没有看到年轻人,至少是美国年轻人,包括高中生和大学生,在历史知识、公民意识、阅读成绩、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提高。他问所有人,为什么?
在书中,他给出了解答:“因为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了社交网站、即时通讯软件和手机短信上了。”这样的说法看似极端,但让我们一起想想,拿到手机时,我们最先点开的是什么?是微博、QQ,还是短信、微信?我们急于知道他人对我们发表的文字或表情的回复,我们急于告诉社交范围内的所有人我们正在干什么,也急于通过不停地刷新屏幕来了解周围人的生活,但当手机社交活动结束,我们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无知和空虚时,我们的脑里、心里还留存着些什么呢?
其实不仅仅是我们,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大概也是如此。他们有的和我们一样喜欢社交,关注着自己的评论数量、关注人数,关注着周围人的经济状况、生活水平;有的和我们一样喜欢游戏和购物,有时也会半夜起来偷菜,或是逛逛淘宝。手机屏幕的光亮让人忽视了阳光,他们和我们也许已经很久没有一起游玩。面对手机的诱惑,成年人的自制力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
为了获得游戏中的虚拟成就感,我们不愿意离开手机,但虚拟终究没法变成现实,只能让身处现实的我们更为懦弱;为了获得最新最热的潮流资讯,我们不愿意离开手机,但分享完潮流之后,却连表达自己情感或观点的语言都无法组织;为了与朋友保持紧密的联系,我们不愿意离开手机,过于紧密的关系使得双方变得敏感脆弱,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就如此消耗掉……当我们的手机被拿走时,我们甚至有人尖叫有人哭泣,认为“成年人不理解我”“他们毁掉了我的生活”。那么,我们真的理解我们自己的需要吗?为了现在与未来的幸福生活,这个年龄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又知道吗?手机真的就等于我们的生活吗?
其实手机无害,有害的.只是一味地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一味地将自己束缚在小圈子中,忘记抬头看看广阔的天地……科学手段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当我们对这种便利上瘾时,我们就将成为他们的工具。
在自制力还不够的时候,多一些他律,以后才不会后悔今天的放纵;在不懂得适可而止的时候,接受一些建议,以后才不会痛苦今天的自负;在高喊着自由高喊着人权的时候先弄懂这两个词的意义,以后才不会在社会的洪流中失去自己。手机只是一个小小窗口,它让我们看清了自己在面对纷繁现实时的无力,也告诫我们凡事不可过分痴迷。科技的初衷始终是友善的,所以,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学会正确对待和利用现代科技,莫让手机占领我们的生活。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因为科技而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