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此篇文章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精选12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篇1
一、引言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由于塑料制品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学生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蚀。为了了解、解决校园白色污染的问题,我们对校园白色污染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同学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校园一片净土。
二、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三、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100%的同学都知道白色污染的定义和危害,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因为学习等事情,吃饭时间不足,就在食堂买了食品带走吃。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只有15.6%的人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学生人数众多,即便只有15.6%的人乱扔,也会产生很多白色垃圾。而且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食堂门口)。
(5)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
(6)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三、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校园内是存在白色污染的,学生对于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十分危险的。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若干年后中国还将没有可供种植耕作的土地。我们学生不应该对白色污染这一社会问题不闻不问,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地去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宣传环保意识。从而使全社会的人都有环保观念--这正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我们的建议:
(1)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我们所查的资料,我们建议学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在每栋宿舍内建立垃圾分类点,将垃圾按纸类、塑料、金属(如易拉罐等)、电池、其他共五类分类收集。由于纸类、塑料数量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虑到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电池统一回收。
②学校设立几个大型垃圾箱,统一回收各宿舍分类垃圾箱中的垃圾,并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小型分类垃圾箱。学校负责与社会回收单位联系,及时送出回收来的垃圾。
③学校应当设立一个评分制度,对垃圾回收工作开展得好的班级进行鼓励。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
(2)应当看到,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环保的观念,因此建议学校多多加强环保教育,如征集环保标志,举行环保歌咏比赛等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3)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目的还在于向全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因此建议学校多方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如在每年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只有全社会都在讲环保,才会从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
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篇2
为丰富假期生活,增长见识,了解白色污染相关知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观察,调查),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调查报告如下。
一、我们的调查研究:
1、我们在小区内,我家楼下旁边的一个垃圾箱旁统计半小时内扔的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之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们在小区附近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3、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撰写调查报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工程塑料(ABS)等。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三、“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近年来野生动物误食塑料袋,塑料膜而死亡的案例屡见不鲜。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拥有质量轻、体积大、分解慢、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等麻烦特性而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则在200年内难以分解,且会占用大量土地。
4、部分的塑料本身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极为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网友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光照分解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一种温度可达到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当钢铁还未靠近它几千米,就已经化为气体,但对地球最为有害的是宇宙中大量的宇宙射线,太阳也在其制造者之列。据资料显示,人在太空中若除宇宙射线防护以外一切生存条件都具备,人则会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死亡。而臭氧层则是地球的宇宙射线防护罩,若是没有它,地球上的生物会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灭亡,为了地球生物不灭亡,臭氧层可真是立了大功了。当太阳磁暴发生时,它便挺身而出,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可由于“白色污染”确实破坏了臭氧层,使它变薄,这将会是地球巨大的危机。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上空的臭氧层受损,导致美国皮肤癌患病率上升,臭氧层的重要可想而知。
四、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五、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嘉定区,虽然每天都有大量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要及时提醒和制止。6、要爱护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
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家园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希望这千年不化,百年不烂的白色垃圾永远被人遗忘!
通过这次自我组织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白色污染相关知识,增长了社会见识,锻炼了社会实践的能力。我们都认为这次活动开展得很成功。
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篇3
一、引言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由于塑料制品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学生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蚀。为了了解、解决校园白色污染的问题,我们对校园白色污染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同学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校园一片净土。
二、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三、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100%的同学都知道白色污染的定义和危害,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因为学习等事情,吃饭时间不足,就在食堂买了食品带走吃。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只有15.6%的人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学生人数众多,即便只有15.6%的人乱扔,也会产生很多白色垃圾。而且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食堂门口)。
(5)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
(6)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三、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校园内是存在白色污染的,学生对于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十分危险的。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若干年后中国还将没有可供种植耕作的土地。我们学生不应该对白色污染这一社会问题不闻不问,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地去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宣传环保意识。从而使全社会的人都有环保观念--这正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我们的建议:
(1)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我们所查的资料,我们建议学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在每栋宿舍内建立垃圾分类点,将垃圾按纸类、塑料、金属(如易拉罐等)、电池、其他共五类分类收集。由于纸类、塑料数量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虑到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电池统一回收。
②学校设立几个大型垃圾箱,统一回收各宿舍分类垃圾箱中的垃圾,并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小型分类垃圾箱。学校负责与社会回收单位联系,及时送出回收来的垃圾。
③学校应当设立一个评分制度,对垃圾回收工作开展得好的班级进行鼓励。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
(2)应当看到,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环保的观念,因此建议学校多多加强环保教育,如征集环保标志,举行环保歌咏比赛等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3)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目的还在于向全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因此建议学校多方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如在每年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只有全社会都在讲环保,才会从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
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篇4
一、引言
提起“白色污染”,可能没有人不认识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废弃塑料袋和农用塑料地膜、塑料大棚的薄膜都属于白色污染的范畴,但是要问起它的准确定义来,恐怕就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出来了。那麽究竟什麽是白色污染呢?所谓的白色污染,就是指由聚乙烯、聚苯乙烯制成的塑料制品,在用后被人丢弃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它们并不都是白色,只是由于这些“典型”大多是“白色”的,因而才得到这样一个“美名”。由于塑料制品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然而,令人遗憾和担忧的是,广大中小学生对白色污染的危害知之甚少,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蚀。为了了解、解决我校白色污染的问题,我对校园白色污染的现状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和根治的办法,使我校广大中小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给我们带来的严重危害,提高同学们的话环境保护意识,还校园本来圣洁的面貌,促进我校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产生的原由
不知从什麽时候开始,父母挎着菜篮子上街买菜的画面从我们的视觉中消失了,代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塑料食品袋。一次性塑料袋因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受到商家和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如今,一次性塑料袋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豪华的酒店,还是路边的小吃摊,无论是在汽车站,还是我们买早点、盛麻辣烫,在餐厅吃各种热食,随处都可以见到他它们的影子,我们已经习惯使用商家提供的免费一次性塑料袋,遇到刷双休日或节庆假日,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一次性塑料袋更是充斥着我们的视野,这些被扔弃的一次性塑料袋就形成了现在的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指对环境的危害,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视觉污染主要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废弃塑料制品对景观的破坏。在校园散落的废弃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的不良刺激,影响校园的整体美观,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视觉污染”。社会各界对此反应强烈。而潜在危害是指废弃塑料制品进入自然环境以后,难以分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的环境问题,其危害有:第一,废弃塑料制品填埋在土壤中,对耕种和播种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污染了地下水资源,导致农作物减产或者不产。因为为了使塑料制品成型,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入各类添加剂,埋在地底下时间长了,其中部分有毒添加剂就会逐渐释放出来,对土壤以及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污染和破坏;第二,抛弃在陆地上或者海洋中的废弃塑料制品,若被走兽、飞禽和海洋生物当作食物吞食,会导致这些动物死亡,海洋中的废弃塑料制品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还会造成海上的交通事故或者人员伤亡,另外,海洋中的塑料的分解至少需要250年;第三,如果将废旧塑料制品燃烧,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破坏环境,污染大气;第四,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弃塑料制品,很难处理,就算把它拣拾出来加以回收利用,但因其质量无法保证,所以其利用价值也很低,不但如此,用做发泡剂的氟利昂被科学界认可为对地球大气臭氧层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的“头号杀手”,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制造一次性塑料袋的原料聚苯乙烯是一种致癌的环境激素物质,一次性塑料袋无论对环境还是对人的身体健康都有极大的危害作用。
3、目前治理白色污染较为先进、合理的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废弃塑料制品不易分解。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大多是普通的非降解塑料袋,这些塑料袋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聚苯乙烯,这是一种使用极为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因其价格便宜,毒性较低,熔点较高,可塑性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极为普遍,然而,就是这样一种使用广泛的材料,它所产生的垃圾却成了环境保护的一大“恶敌”,曾经有人自嘲的称它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从化学原理上来说,这些废弃塑料制品埋在地底下400年也不会自然分解,而且会不断散发出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也就是说,在很漫长的一段岁月里,它将“我行我素”,保持自己的高分子形态不变。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以替代现用的各种各样的难分解的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者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相互竞争,所以只在部分行业使用,不能在社会上普及。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早已引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注意和重视。位于纽约市长岛地区的莎福克县曾率先通过立法,禁止使用溶解性差的塑料袋;日本内阁会议也于今年3月10日通过了《容器包装循环法》修正案,该修正案规定:超市要制定削减发放一次性塑料袋的目标,并且定期向有关部门上报削减成果,对削减力量明显不够的超市,执法部门会给与处罚。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削减一次性塑料袋的做法值得借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最大限度的削减一次性塑料袋包装已是刻不容缓。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并且对所有的废弃塑料制品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三、调查情况
为了了解白色污染在我校的现状,我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随机挑选了50人,参加我的口头调查和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47份,占调查总人数的94%,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麽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的同学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的同学表示不清楚或者不知道。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是知道什麽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但仍有一部分的学生对此不清楚,这也说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调查者中,71%的学生偶尔购买小食品,22%的学生经常购买,只有8%的学生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部分学生来不及在家吃早饭,或者是自己起床太晚的缘故,或是因为父母没在家等等因素,来学校购买速食品充饥的学生很多。一根油条,或是几个包子,或是一块面包等就用一次性塑料袋包装好带进校园,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是如何处理自己使用过的一次性塑料袋?
调查者中,只有7人将使用过的塑料袋随地乱仍,占15%,而扔进垃圾箱或是保洁桶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都进入垃圾箱,因为根据我在校园内随机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虽然知道应当把废弃塑料袋扔进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就走人了,风一吹,废弃塑料袋就满校园到处乱飞,教学楼前,草坪上,操场上,零星点缀着各种各样的.废弃塑料袋,特别是起大风时,塑料袋还会在空中旋舞,引得部分小学生边喊边追赶,让人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另外值得提出的是,有两位选择其他处理废弃塑料袋的方法的同学,其中一人表示会把废弃塑料袋扔进视线所及的垃圾箱内。我看到,校园内的垃圾箱并不是很多,只有4个,而且距离很近,都在教学楼前面,垃圾箱的外壳已经脱落了许多油漆,还偶尔有学生靠在垃圾箱上。虽然学校对此不良现象三令五申,但是还有学生我行我素,不把它当回事,这种现象对我校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问题四:请你对我校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
调查者中,提出合理建议的学生有很多,归纳如下:(1)学校应对学生加大教育力度,使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如办黑板报,手抄报,出宣传栏等;(2)同学们不要随意乱扔垃圾,对随地扔弃废纸、塑料袋等垃圾的同学有必要讲一讲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学校应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最好从班级开始此项活动,一是减少我校校园白色污染的危害,二是为班级创收;(4)请学校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相对严重的地方,如小商店门口,操场附近等;(5)设计一个环境保护标志,挂在校园内醒目的地方,以及时提醒学生;(6)尽量减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包装物品,并且杜绝使用一次性餐具,以减少污染,还校园一片净土;(7)派学生做义务宣传员,向家人、朋友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8)在校园内不要焚烧垃圾,以减少危害。
通过调查,我得出如下结论:(1)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就需要学校增强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2)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知道什麽是白色污染,但是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一次性塑料袋。由此可见,学校对学生环境保护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应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四、我校白色污染现状的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已经基本清楚我校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学生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校白色污染的现状,并且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首先,我进行的工作是称量一个班一天所产生的垃圾,分拣出垃圾的种类、白色污染(如塑料袋、塑料瓶)所占比重各为多少,以此来估算我校一天所产生的白色污染的数量。以四年级(1)班为例,这个班一天所产生的垃圾约重2公斤左右,主要成分是废纸、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塑料瓶以及一些果核等。其中一次性塑料包装袋有32个,全用于食品包装,8个塑料瓶,1个玻璃瓶。由此可见,食品包装袋是校园白色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都知道,塑料瓶、玻璃瓶和废纸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且在距离我校几百米处就有回收站,于是我把重点放在了食品包装袋的回收再利用上。
在学校附近,我遇到一个拣垃圾的人,他把塑料瓶进行了回收,当我问他塑料袋回收的地点以及价钱时,他没有回答。为了查询有关塑料的回收情况,我利用课余时间对我镇附近的几家废品回收站进行了调查,发现许多回收站没有回收塑料的业务,只有一家回收站的老板告诉我,他的回收站只有在棉花破膜时集中回收一次,平时只回收尿素袋、水泥袋等塑料包装袋,而对食品包装袋是从来不回收的,这就增加了我校处理白色污染的工作难度,为了学校的长远规划和发展,应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建立相关有效的管理机制,将废弃的食品包装袋最大限度的回收和利用,减少它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五、对策
目前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大多是填埋,焚烧,回收再利用,结合我校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我校防治白色污染应遵循“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的原则。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决视觉污染的问题,使校容校貌有明显改善,这主要靠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制定条例,督促各班对本班所产生的废旧塑料妥善收集处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决废旧塑料包装袋对生态环境长期的,深层次的危害。
六、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我发现校园内是存在白色污染的,就以我校为例,每天要产生1000多个花花绿绿的食品包装袋,这会使多少亩的土地丧失耕种能力!而且,我校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十分危险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想,这样做,那麽若干年以后中国还有没有可供种植和耕作的土地?我们不应该对白色污染这一社会问题不闻不问,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积极的去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宣传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增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使全社会的人都有环境保护观念。
因此,我建议:
第一,根据我的调查以及我所搜集到的资料,建议学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每一个班级在室内建立一个小型垃圾分类点,将垃圾按纸类、塑料、金属、电池、其他共五类收集。由于纸类、塑料数量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虑到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电池统一回收;(2)学校设立几个大型垃圾箱,统一回收各班分类垃圾箱中的垃圾,并且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小型分类垃圾箱,学校负责与废品回收站联系,定期及时回收再利用;(3)学校应当设立一个评分制度,对垃圾回收工作开展得好的班级进行鼓励,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
第二,应当看到,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从一年级开始培养教育,因此建议学校多多加强环境保护这方面的教育,如征集环境保护标志,举行环境保护歌咏比赛,办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栏等活动,使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第三,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的工作力度,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班级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程度,提高全校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利用我镇赶集的时间,派学生或用广播向社会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因此建议学校多方面开展公益活动,如在每年的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知识,只有全社会都在讲环境保护,才会从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
当你从食品店买回糖果、糕点的时候,当你从服装店选购了称心服装的时候,当你从家用电器商场抬回称心电器的时候,甚至当你从菜摊上买回新鲜蔬菜的时候,带回来的包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塑料袋,当这些塑料袋完成了它的使命之后,如何处理就牵扯到了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希望各种环境活动象蒲公英的种子,轻盈洒落在城市、郊区、乡村、路边、田野,然后落地生根,遍地开花结种,在我镇各个不同的领域和层面传播绿色理念,有点到面,蓬勃发展,最大限度的减少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和破坏。
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篇5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由于塑料制品非常的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广大中学生对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蚀。为了了解、解决校园白色污染的问题,我们对校园白色污染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中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校园一片净土,促进太原市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一、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
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二、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
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8)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同学们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们学校白色污染的情况,并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首先,我们进行的工作是称量一个班一天产生的垃圾,分拣出垃圾的种类、白色污染(如塑料袋、塑料瓶等)所占比重为多少,以此来估算十二中一天产生的白色污染物的数量。以高二某班为例,这个班一天所产生的垃圾约重2kg左右,主要成分是纸、塑料包装袋、塑料瓶、易拉罐、发泡饭盒及一些果核等。其中塑料包装袋有近l00个(几乎全用于食品包装),5个塑料瓶,7个发泡饭盒,2个易拉罐(铝制)。不难看出,食品包装是校园白色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还发现,纸张和易拉罐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且目前社会上也有回收废纸、易拉罐的地方。于是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上。
在学校的垃圾站,我们遇见一位拣垃圾的人,他把塑料瓶进行了回收。我们小组成员上前询问他回收的目的、价钱,而他没有回答。为了查询有关塑料的回收情况,我们小组特意利用课外时间对太原市各正规废品回收站进行了采访,可惜没有发现回收塑料的地方。最后,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我们得知:塑料是可以回收的,但不可以再利用来制造食品包装袋(因为造价高,不能保证卫生与安全),只可用作建筑材料或农用大棚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违规生产的个体小企业私自回收塑料废物,用一些有毒的有机溶剂清洗后再利用,这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学校在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时,一定要将回收的塑料制品送到正规的回收单位。
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篇6
一、引言
由于塑料制品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广大中学生对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蚀。为了了解、解决校园白色污染的问题,我们对校园白色污染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中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校园一片净土,促进太原市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二、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三、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8)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同学们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们学校白色污染的情况,并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首先,我们进行的工作是称量一个班一天产生的垃圾,分拣出垃圾的种类、白色污染(如塑料袋、塑料瓶等)所占比重为多少,以此来估算十二中一天产生的白色污染物的数量。以高二某班为例,这个班一天所产生的.垃圾约重2kg左右,主要成分是纸、塑料包装袋、塑料瓶、易拉罐、发泡饭盒及一些果核等。其中塑料包装袋有近l00个(几乎全用于食品包装),5个塑料瓶,7个发泡饭盒,2个易拉罐(铝制)。不难看出,食品包装是校园白色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还发现,纸张和易拉罐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且目前社会上也有回收废纸、易拉罐的地方。于是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上。
在学校的垃圾站,我们遇见一位拣垃圾的人,他把塑料瓶进行了回收。我们小组成员上前询问他回收的目的、价钱,而他没有回答。为了查询有关塑料的回收情况,我们小组特意利用课外时间对太原市各正规废品回收站进行了采访,可惜没有发现回收塑料的地方。最后,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我们得知:塑料是可以回收的,但不可以再利用来制造食品包装袋(因为造价高,不能保证卫生与安全),只可用作建筑材料或农用大棚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违规生产的个体小企业私自回收塑料废物,用一些有毒的有机溶剂清洗后再利用,这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学校在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时,一定要将回收的塑料制品送到正规的回收单位。
四、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校园内是存在白色污染的,以十二中为例,每天十二中要产生4000个左右的食品包装袋,这会使多少亩土地丧失耕种能力!而且,学生对于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十分危险的。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若干年后中国还有没有可供种植耕作的土地?我们中学生不应该对白色污染这一社会问题不闻不问,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地去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宣传环保意识、从而使全社会的人都有环保观念--这正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我们的建议:
(1)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我们所查的资料,我们建议学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每一个班在班内建立一个小型垃圾点,将垃圾按纸类、塑料、金属(如易拉罐等)、电池、其他共五类分类收集。由于纸类、塑料数量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虑到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电池统一回收。
②学校设立几个大型垃圾箱,统一回收各班分类垃圾箱中的垃圾,并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小型分类垃圾箱。学校负责与社会回收单位联系,及时送出回收来的垃圾。
③学校应当设立一个评分制度,对垃圾回收工作开展得好的班级进行鼓励。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
(2)应当看到,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环保的观念,因此建议学校多多加强环保教育,如征集环保标志,举行环保歌咏比赛等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3)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目的还在于向全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因此建议学校多方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如在每年
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只有全社会都在讲环保,才会从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
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篇7
为丰富假期生活,增长见识,了解白色污染相关知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观察,调查),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调查报告如下。
一、我们的调查研究:
1、我们在小区内,我家楼下旁边的一个垃圾箱旁统计半小时内扔的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之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们在小区附近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3、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撰写调查报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工程塑料(ABS)等。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三、“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近年来野生动物误食塑料袋,塑料膜而死亡的案例屡见不鲜。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拥有质量轻、体积大、分解慢、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等麻烦特性而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则在200年内难以分解,且会占用大量土地。
4、部分的塑料本身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极为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网友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光照分解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一种温度可达到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当钢铁还未靠近它几千米,就已经化为气体,但对地球最为有害的是宇宙中大量的宇宙射线,太阳也在其制造者之列。据资料显示,人在太空中若除宇宙射线防护以外一切生存条件都具备,人则会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死亡。而臭氧层则是地球的宇宙射线防护罩,若是没有它,地球上的生物会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灭亡,为了地球生物不灭亡,臭氧层可真是立了大功了。当太阳磁暴发生时,它便挺身而出,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可由于“白色污染”确实破坏了臭氧层,使它变薄,这将会是地球巨大的危机。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上空的臭氧层受损,导致美国皮肤癌患病率上升,臭氧层的重要可想而知。
四、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五、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嘉定区,虽然每天都有大量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要及时提醒和制止。6、要爱护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
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家园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希望这千年不化,百年不烂的白色垃圾永远被人遗忘!
通过这次自我组织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白色污染相关知识,增长了社会见识,锻炼了社会实践的能力。我们都认为这次活动开展得很成功。
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篇8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由于塑料制品非常的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广大中学生对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蚀。为了了解、解决校园白色污染的问题,我们对校园白色污染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中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校园一片净土,促进太原市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一、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
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二、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
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8)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同学们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们学校白色污染的情况,并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首先,我们进行的工作是称量一个班一天产生的垃圾,分拣出垃圾的种类、白色污染(如塑料袋、塑料瓶等)所占比重为多少,以此来估算十二中一天产生的白色污染物的数量。以高二某班为例,这个班一天所产生的垃圾约重2kg左右,主要成分是纸、塑料包装袋、塑料瓶、易拉罐、发泡饭盒及一些果核等。其中塑料包装袋有近l00个(几乎全用于食品包装),5个塑料瓶,7个发泡饭盒,2个易拉罐(铝制)。不难看出,食品包装是校园白色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还发现,纸张和易拉罐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且目前社会上也有回收废纸、易拉罐的地方。于是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上。
在学校的垃圾站,我们遇见一位拣垃圾的人,他把塑料瓶进行了回收。我们小组成员上前询问他回收的目的、价钱,而他没有回答。为了查询有关塑料的回收情况,我们小组特意利用课外时间对太原市各正规废品回收站进行了采访,可惜没有发现回收塑料的地方。最后,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我们得知:塑料是可以回收的,但不可以再利用来制造食品包装袋(因为造价高,不能保证卫生与安全),只可用作建筑材料或农用大棚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违规生产的个体小企业私自回收塑料废物,用一些有毒的有机溶剂清洗后再利用,这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学校在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时,一定要将回收的塑料制品送到正规的回收单位。
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篇9
为丰富假期生活,增长见识,了解白色污染相关知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观察,调查),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调查报告如下。
一、我们的调查研究:
1、我们在小区内,我家楼下旁边的一个垃圾箱旁统计半小时内扔的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之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们在小区附近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3、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撰写调查报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工程塑料(ABS)等。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三、“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近年来野生动物误食塑料袋,塑料膜而死亡的案例屡见不鲜。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拥有质量轻、体积大、分解慢、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等麻烦特性而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则在200年内难以分解,且会占用大量土地。
4、部分的塑料本身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极为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网友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光照分解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一种温度可达到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当钢铁还未靠近它几千米,就已经化为气体,但对地球最为有害的是宇宙中大量的宇宙射线,太阳也在其制造者之列。据资料显示,人在太空中若除宇宙射线防护以外一切生存条件都具备,人则会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死亡。而臭氧层则是地球的宇宙射线防护罩,若是没有它,地球上的生物会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灭亡,为了地球生物不灭亡,臭氧层可真是立了大功了。当太阳磁暴发生时,它便挺身而出,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可由于“白色污染”确实破坏了臭氧层,使它变薄,这将会是地球巨大的危机。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上空的臭氧层受损,导致美国皮肤癌患病率上升,臭氧层的重要可想而知。
四、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五、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嘉定区,虽然每天都有大量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要及时提醒和制止。6、要爱护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
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家园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希望这千年不化,百年不烂的白色垃圾永远被人遗忘!
通过这次自我组织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白色污染相关知识,增长了社会见识,锻炼了社会实践的能力。我们都认为这次活动开展得很成功。
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篇10
课题组长:XX
课题组员:XX
一、引言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由于塑料制品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广大中学生对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蚀。为了了解、解决校园白色污染的问题,我们对校园白色污染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中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校园一片净土,促进太原市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二、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三、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8)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同学们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们学校白色污染的情况,并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首先,我们进行的工作是称量一个班一天产生的垃圾,分拣出垃圾的种类、白色污染(如塑料袋、塑料瓶等)所占比重为多少,以此来估算十二中一天产生的白色污染物的数量。以高二某班为例,这个班一天所产生的垃圾约重2kg左右,主要成分是纸、塑料包装袋、塑料瓶、易拉罐、发泡饭盒及一些果核等。其中塑料包装袋有近l00个(几乎全用于食品包装),5个塑料瓶,7个发泡饭盒,2个易拉罐(铝制)。不难看出,食品包装是校园白色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还发现,纸张和易拉罐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且目前社会上也有回收废纸、易拉罐的地方。于是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上。
在学校的垃圾站,我们遇见一位拣垃圾的人,他把塑料瓶进行了回收。我们小组成员上前询问他回收的目的、价钱,而他没有回答。为了查询有关塑料的回收情况,我们小组特意利用课外时间对太原市各正规废品回收站进行了采访,可惜没有发现回收塑料的地方。最后,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我们得知:塑料是可以回收的,但不可以再利用来制造食品包装袋(因为造价高,不能保证卫生与安全),只可用作建筑材料或农用大棚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违规生产的个体小企业私自回收塑料废物,用一些有毒的有机溶剂清洗后再利用,这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学校在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时,一定要将回收的塑料制品送到正规的回收单位。
四、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校园内是存在白色污染的,以十二中为例,每天十二中要产生4000个左右的食品包装袋,这会使多少亩土地丧失耕种能力!而且,学生对于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十分危险的。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若干年后中国还有没有可供种植耕作的土地?我们中学生不应该对白色污染这一社会问题不闻不问,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地去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宣传环保意识、从而使全社会的人都有环保观念——这正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我们的建议:
(1)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我们所查的资料,我们建议学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每一个班在班内建立一个小型垃圾点,将垃圾按纸类、塑料、金属(如易拉罐等)、电池、其他共五类分类收集。由于纸类、塑料数量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虑到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电池统一回收。
②学校设立几个大型垃圾箱,统一回收各班分类垃圾箱中的垃圾,并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小型分类垃圾箱。学校负责与社会回收单位联系,及时送出回收来的垃圾。
③学校应当设立一个评分制度,对垃圾回收工作开展得好的班级进行鼓励。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
(2)应当看到,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环保的观念,因此建议学校多多加强环保教育,如征集环保标志,举行环保歌咏比赛等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3)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目的还在于向全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因此建议学校多方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如在每年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只有全社会都在讲环保,才会从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
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篇11
为丰富假期生活,增长见识,了解白色污染相关知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观察,调查),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调查报告如下。
一、我们的调查研究
1、我们在小区内,我家楼下旁边的一个垃圾箱旁统计半小时内扔的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之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们在小区附近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3、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撰写调查报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工程塑料(ABS)等。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三、“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近年来野生动物误食塑料袋,塑料膜而死亡的案例屡见不鲜。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拥有质量轻、体积大、分解慢、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等麻烦特性而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则在200年内难以分解 ,且会占用大量土地。
4、部分的'塑料本身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极为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网友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光照分解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一种温度可达到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当钢铁还未靠近它几千米,就已经化为气体,但对地球最为有害的是宇宙中大量的宇宙射线,太阳也在其制造者之列。据资料显示,人在太空中若除宇宙射线防护以外一切生存条件都具备,人则会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死亡。而臭氧层则是地球的宇宙射线防护罩,若是没有它,地球上的生物会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灭亡,为了地球生物不灭亡,臭氧层可真是立了大功了。当太阳磁暴发生时,它便挺身而出,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可由于“白色污染”确实破坏了臭氧层,使它变薄,这将会是地球巨大的危机。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上空的臭氧层受损,导致美国皮肤癌患病率上升,臭氧层的重要可想而知。
四、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五、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嘉定区,虽然每天都有大量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篇12
为丰富假期生活,增长见识,了解白色污染相关知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观察,调查),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调查报告如下。
一、我们的调查研究
1、我们在小区内,我家楼下旁边的一个垃圾箱旁统计半小时内扔的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之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们在小区附近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3、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撰写调查报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工程塑料(ABS)等。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三、“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近年来野生动物误食塑料袋,塑料膜而死亡的案例屡见不鲜。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拥有质量轻、体积大、分解慢、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等麻烦特性而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则在200年内难以分解,且会占用大量土地。
4、部分的塑料本身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极为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网友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光照分解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一种温度可达到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当钢铁还未靠近它几千米,就已经化为气体,但对地球最为有害的是宇宙中大量的宇宙射线,太阳也在其制造者之列。据资料显示,人在太空中若除宇宙射线防护以外一切生存条件都具备,人则会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死亡。而臭氧层则是地球的宇宙射线防护罩,若是没有它,地球上的生物会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灭亡,为了地球生物不灭亡,臭氧层可真是立了大功了。当太阳磁暴发生时,它便挺身而出,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可由于“白色污染”确实破坏了臭氧层,使它变薄,这将会是地球巨大的危机。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上空的臭氧层受损,导致美国皮肤癌患病率上升,臭氧层的重要可想而知。
四、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五、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嘉定区,虽然每天都有大量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要及时提醒和制止。
6、要爱护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
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家园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希望这千年不化,百年不烂的白色垃圾永远被人遗忘!
通过这次自我组织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白色污染相关知识,增长了社会见识,锻炼了社会实践的能力。我们都认为这次活动开展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