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文学 > 随笔 > 正文

小镇腊月

作者: 周成芳2024/05/23随笔

进入腊月之后,城里的商场、超市年货普遍上架,"年"以倒计时的脚步临近。我不由回想起老家的腊月天。

老家在一个古朴的小镇上,场镇大多时候较冷清,可每当进入腊月,小镇的气氛就不同于往日。来来往往的行人多了,小商小贩多了,鸡鸭瓜果蔬菜多了,人们脸上漾着笑,腊月的小镇渗透出一股忙碌的气息。

每月逢2、5、8日是小镇的赶场日,而腊月里的赶场日则是一年中最火爆最热闹的日子。

一进入腊月,小镇一夜之间冒出众多商家,摊连着摊,铺挨着铺。商贩们不畏严寒,早早地架好摊位,把充足的货物悉数堆放在店铺中,从腊肉、香肠、衣、帽、鞋、袜,到花炮、春联、糖果等,应有尽有。

四面八方前来赶集的人络绎不绝,你挤着我,我挤着你,有的背着背篓,有的提着竹篮,有的抱着小孩,大家东瞅瞅西逛逛。几乎每家店面,都是门庭若市。

百货批发店里,买香烟的是几条几条地买,买啤酒的是几箱几箱地提。服装店里,年轻媳妇拿起一件花棉衣比了又比,看了又看,给娘家和婆家的母亲一人选一件新衣服。卖春联的摊位更是一派红火景象。满头白发的老大爷眯缝着双眼,笑容满面。他走了十多里山路来赶场,就为了买几副红彤彤的对联。家里刚修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他要把楼上楼下的房间都贴上春联。

腊月里的赶场天差不多到下午五点左右才散场。卖家堆成山一样的商品变成厚厚一捆钞票,店家脸上洋溢着红润的喜气,这一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赶集的人们提着大包小包年货乘兴而归,人人都是一副乐淘淘的模样。

那些年,我漂泊异乡,但每年一进入腊月,我就会像其他在外打拼的游子一样,迫不及待地往家赶。一踏进街头,那些熟悉的老街坊会亲切地唤我的乳名,爱怜地看着我说,"长瘦了"或是"长好了".

腊月里,老家平时不常见的街坊也会经常碰头。人人手里都提着大包小包,却不忘停下来拉拉家常。"张大妈,你家儿子媳妇今年回来不?""要回来呢,这不,买了儿子爱吃的肥肠。对了,你儿子啥时到屋?""过两天就到家了,儿子还带女朋友回来。看,我买了一条围巾做见面礼,也不晓得姑娘喜不喜欢。"

腊月二十四是传统小年,过了这一天就过年了。家家户户齐动员开始"扫尘",寓意把一年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扫尘之后,在门上贴上喜庆的春联,门头上再倒着贴一个大大的"福"字,听我父亲说,这表示"福到"了。

小年过后,家家户户开始筹备团年饭了。那几天,蔬菜比平时贵了许多。豌豆尖都要20元一斤呢,葱姜蒜也贵得惊人,可再贵都会买。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盼的就是个全家团圆呢。

老家的团年饭经常在天还没亮就开始。先把饭碗都盛满饭,等菜上齐了,插上筷子,倒上几杯酒,要请先逝的亲人用餐。叫一声"老辈子请入桌",然后大家开始上桌。给长辈们敬酒,喝一碗鸡汤,吃一块鸭肉,推杯换盏间,天慢慢亮了。父亲说,团圆饭就是要"越吃越亮",预示着往后的日子越过越敞亮。

小镇团年,亲友间兴吃"转转饭".今天大伯家,明天二姑家,后天表姐家。一瓶瓶美酒打开了,一句句家常拉起了……每多吃一轮饭,就多一次欢聚。

鲁迅在《祝福》中开篇所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小镇的腊月是一个多情的月份,腊月的小镇渗透出一股热气腾腾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