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报告 > 正文

春节消费调查报告

2025/04/10报告

此篇文章春节消费调查报告(精选14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春节消费调查报告 篇1

经过一定范围的调查,得出此报告(范围有限,不能全然说明一切)。

普遍的人购置衣服都是在春节前的一个月内,因为那时商场都抓住了机会,纷纷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这样便吸引了广大的购物爱好者(尤其是未工作的母亲及已经放假的中学生和少数的青年)。其实这样的购物热,并不是眼见的那样实惠,细细调查发现,那些所谓的打折的优惠,都是商家的一种获利手段,这些打折品的价格都是经过提升后,再处理的,经过对比有部分物品打折后比其它时候更昂贵。

另外就是近年的十天左右,人们都开始精心备办年货,有的人需求较大,而价格也在不知不觉中有所上涨,只是幅度不大。许多人购置的主要是烟火(城市居民,以及家里子女较多,也比较有钱的农村居民),糖果及一些干货。这些都是人们年三十所需品。

另一现象是,这段时间内,已放假学生是绝大数的光顾者。因为这时,很多的家长都还在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管理自己的子女,所以他们才可以放心大胆的上网。

大年三十,不管是乡下的农人,还是在外工作的,或是城市的市民,都会在这一天去购置主食,主要是鸡鸭鱼,有钱的就再购置更贵重的肉食。另外就是些新鲜菜食,主要是炒肉的配菜及煲汤的原料,而猪肉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居民去购买,住在农村的人们也会购买一定的肉,尽管他们杀了猪(其原因是他们已经把肉用盐腌制过的,口感已经不佳)。这天购衣物的人仍是不少,因为都有一个观念,新年穿新衣,但是此观念也在一年年的淡化。

年后的节日中,人们的主要消费是集中在了餐饮上,绝大多数的城市居民会和自己的`朋友,亲戚一同到街上享用美食,此时生意兴隆的餐饮店主要是集中在商业购物区,以及平时比较有名的餐饮店。但是有一个现象是现在人们暴露出来的,那就是人们对食物的健康关注程度还不高,而是对随大流及追求美味就足够了。

年后的生活再提到网吧行业,这时可以发现,这些网虫已不是学生为主,几乎都是那些工作不久的青年,他们这时主要也是玩游戏为主。这也许是为了减轻一年工作下来的压力和缓冲疲惫。

再看年前红火的服装店,白天还有些顾客外,晚上就是暗淡了。

这时仍不褪色的商业,也许就应该算大型商场,诸如超市(人们要买礼品送亲友)。

我的建议:如果有愿意从小事业开始创业的同志,可以从餐饮开始,我觉得这个餐饮要给出合理的价格让顾客接受,但是自身的利益也要可观,再者要有好的地段优势。

春节消费调查报告 篇2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庆祝佳节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人们的消费品购买能力大大提高,尤其是没到春节,更加刺激了人们的消费,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市民春节消费状况的了解,本人特地对所在小区业主们的春节消费进行了调查。

由于国内经济的日益增长,中国市民的消费观念一步步提升。在调查的人群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对于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过年的时候都会选择购买。所以,一年到头最重要的春节期间的消费能力是不容小觑的,尤其近几年的春节消费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几年春节节日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促销活动精彩纷呈,亮点突出,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1、餐饮

每到春节,少不了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辛苦工作一年后,大家也都希望放下疲倦,享受一年的劳动成果,春节也就围绕着吃而展开了。

大概在节前20多天,超市就进入销售高峰,顾客一次购物花费大多在200到600之间,有不少还上了千元,顾客们大多消费的是食品。“有一次,一个五口之家买了1000多元的食品,装了好几辆手推车,他们的孩子还说不够呢”。以为超市收银员告诉我说。

在购买食品方面,我观察到有一下几种食品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各种糖果、瓜子、饮料、葡萄酒等等。对多数人来说,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是常事,既然是走亲访友,当然免不了吃吃喝喝。据我从周围几家酒店了解,今年春节从三十到正月初五的酒席预定,平均消费大多为六七百元,有的还超过千元。“民以食为天,何况是过春节呢”。

在酒店消费的市民大多是图个方便,不远亲自下厨,但也有不少人为追求家庭氛围,在家里设宴招待亲友的。但也有小区业主说,大过年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不就是图个开心嘛,犯不着上酒店花那冤枉钱。

2、新年穿新衣

春节期间,对于女士来说,购物是过节的首选。以为卖服装的亲戚告诉我,一到春节,老老少少都走出家门,拿出辛苦一年积攒下来的积蓄,利用休假时光快快乐乐的购物逛街购物。跟正常人一样,一些职业女性和家庭妇女平常都是没有充足的时间逛街购物,春节休假正好弥补。以平常只在家围着老公孩子转的阿姨说,往常在家就是围着灶台、洗衣机转,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他们都休假了,我也要轻松轻松,买几件称心的衣服好好打扮自己。另外,给爱人、孩子添置新衣也是女士春节里最长做的事。

3、送礼开销过大

亲戚朋友互相拜年,自然少不了送礼。如今,送礼已经成为过年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有的家庭甚至超出了吃的支出。我对附近小区的一些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过您的人情消费超过5000元,最少的也有近千元,这其中包括给亲朋好友的礼品、礼金,给孩子的`压岁钱等。调查中发现,人们习惯将白酒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选择白酒送礼的家庭比率达到69%,平均送礼金额白酒也是最高的。

随着市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在不断上档升级,离济南数额水涨船高。人情消费的增加也成了很多人的沉重负担。一位春节期间人情类消费达到3000多元的李先生无奈的对我说,人情类消费超过了小孩学费,我真的有点捉襟见肘。一位吴先生说,一年一次的春节,亲戚朋友总要是走动一下的,又不能空手去,现在的人品味高了,送的东西档次低了,显得寒酸,给每个孩子压岁钱就不能少于200,粗粗算一下,春节期间送礼的钱就达到20xx多元。其实,春节人情消费的增加知识一个缩影,不仅是春节,就是平时,人情类的消费也占了人们消费中的很大一部分,成为一项很重要的消费。

春节期间,市民消费增长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包括人力资本的提高、供求减少,需求增加、市民工资上涨,购买能力和消费能力的提高。

春节消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它能反映一个国家的人民的生活状况,反应一个国家当前的部分经济实力。

春节消费调查报告 篇3

从各方面统计和估算的数字分析,广东人过春节花钱越来越大方。在广州一大学做教师的小彭称,因为供了一套房,加上孩子上学,所以一家人春节花费还是比较节省,但即便如此,置办年货加上亲戚、朋友、同学人情走动,还是花去7000元。在白领阶层中,小彭的钱花得还不算多。今年天冷,又为逛商场多吃多穿多花费再添一把火,几乎所有的消费场所全面火爆,春节前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消费时段。

广州市的天贸南大、广百集团等百货公司,今年春节期间投放市场的商品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而销售增幅也同样超过20%。其中,广百初一至初七销售额达3365万元,增幅达45。5%,这说明虽然供应量大了,但需求量也在增大。而友谊百货1月前28天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0%,王府井这28天的销售额已达到去年一二月的销售总和,相当于去年全年销售额的1/3。省经贸委市场流通处罗房枢说,今年春节来得早,从元旦开始市场已开始启动。在前后持续约一个月的春节消费月里,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全年月平均零售总额上涨约30%,达到600亿元。分摊到全省近8000万常驻人口粗略估算,意味着平均每人花费近800元。这还是一个较保守的测算数字。

横看竖看春节地位有变

消费虽然依然火爆,但年味似乎并不是用金钱能买得到的。

说到年味,人们的眼前常常会浮现这样经典的传统图景:风雪夜归,阖家团圆,围炉夜,守岁至明,开门三声爆仗。新年游,看花市,百戏竞阵,货郎蚁集。然而年复一年,这样的简单图景反而离我们越来越远。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暨南大学商学系主任杨建华认为,花钱更多,但品味年味更难的原因很多:

其一,将春节的过去与现在纵向相比,过去过年是人们一年消费的集中体现,虽然现在仍是这样,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过年消费远没有过去那么高度集中。如果划曲线图,过去的曲线更陡峭,现在则平缓得多。

其二,将春节放在全年中横向来看,过去的文化较为传统单一,春节地位高企,现在东方西方文化交流,古代现代文化荟集,一年大小节日隔三差五就有一个,冲击了春节的传统地位,使得春节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不再那么神圣化。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传统观念更是淡薄。

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表示:“该买的总是要买!和其它日子一样,春节只是给了自己一个花钱的理由而已。”

大人小孩不用等到新年就能换上新衣裳,餐桌天天都能摆上以前过年才能吃到的美食,小时候盼望能打打牙祭的“年”也就极大地失去了它的意味,没有人再炫耀自己的新衣新鞋,因此人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年”有什么特别。别样消费冲淡年味

剪窗花、放鞭炮、拜祖宗天地等许多传统过年习俗,现在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和标签。在新兴消费观念的支撑下,日益兴起的别样消费正在

逐日冲淡年味。

当然,过年办年货,全家老少买新鞋新衣等传统消费需求仍然存在,且还在增长。以广州酒家集团为例,其年宵品市场投放量比去年增加了50%,仍是供不应求;传统年货一条街也是各商场、超市的保留“节目”。但是年货制作的社会化、商品化,包括吃年夜饭的酒店化,极大地冲淡了传统年味。或者说,这过年味“不地道”了。

虽然如此,“年”的“旧瓶”中更添进了许多“新酒”,别样的消费更是冲淡了传统的年味。譬如短信拜年使拜年这一大过年的重头戏大大简单化,仅广州移动除夕一天的短信发送量就达3500万条以上。拜年在许多年轻人眼中已经淡化为一种形式。

大量市民的出游计划使得广州传统年节市场上部分消费者缺席,不少人已不再坚持“风雪夜归,一家团圆”。广州市假日办的调查显示,在1960位被访者中,春节黄金周期间有意出外旅游的比重为57。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个百分点。根据测算,出游者人均花费552。9元,预计全市居民旅游总花费21。6亿元。同时,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多以及节前掀起的一股购车热潮,今年春节不少市民自己开车回家过年,而选择自驾车游的人也明显增多,自驾游已成为一种过年时尚。

传统的“年味”还转移到了车市、楼市。除夕日,在汽车市场仍可以见到不少人在看车买车。他们是怀着节日购车会有优惠的心理来到这里的,而商家也想尽量回笼资金过年。而广州春节的楼市从早年的“7天不卖楼”到“初三、初四启市”,到去年的“春节照常卖楼做展”,虽然一年一变,但基本上都是销售之前的尾货。今年春节楼市再有新突破,众多楼盘都将一批保留单位或者新货在春节期间拿出来入市。不少广州市民乘春节相互拜年时候顺便来看看楼盘,体验小区的良好居住环境,即使拜年期间不成交,节后也可能付诸行动。因

春节而拉动的像家电、家具、楼房、靓车、旅游等部分消费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因此传统型消费虽然也有所增长,但相比之下,其“光芒”就变得十分微弱了。

春节消费调查报告 篇4

从各方面统计和估算的数字分析,广东人过春节花钱越来越大方。在广州一大学做教师的小彭称,因为供了一套房,加上孩子上学,所以一家人春节花费还是比较节省,但即便如此,置办年货加上亲戚、朋友、同学人情的走动,还是花去7000元。在白领阶层中,小彭的钱花得还不算多。今年天冷,又为逛商场多吃多穿多花费再添一把火,几乎所有的消费场所全面火爆,春节前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消费时段。

广州市的天贸南大、广百集团等百货公司,今年春节的期间投放市场的商品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而销售增幅也同样超过20%。其中,广百初一至初七销售额达3365万元,增幅达45。5%,这说明了虽然供应量大,但是需求量也在增大。而且友谊百货1月前28天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0%,王府井这28天的销售额已达到去年一二月的销售总和,相当于去年全年销售额的1/3。

省经贸委市场流通处罗房枢说,今年春节来得早,从元旦开始市场已开始启动。在前后持续约一个月的春节消费月里,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全年月平均零售总额上涨约30%,达到600亿元。分摊到全省近8000万常驻人口粗略估算,意味着平均每人花费近800元。这还是一个较保守的测算数字。

横看竖看春节地位有变

消费虽然依然火爆,但年味似乎并不是用金钱能买得到的。

说到年味,人们的眼前常常会浮现这样经典的传统图景:风雪夜归,阖家团圆,围炉夜,守岁至明,开门三声爆仗。新年游,看花市,百戏竞阵,货郎蚁集。然而年复一年,这样的简单图景反而离我们越来越远。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暨南大学商学系主任杨建华认为,花钱更多,但品味年味更难的原因很多:

其一,将春节的过去与现在纵向相比,过去过年是人们一年消费的集中体现,虽然现在仍是这样,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过年消费远没有过去那么高度集中。如果划曲线图,过去的曲线更陡峭,现在则平缓得多。

其二,将春节放在全年中横向来看,过去的文化较为传统单一,春节地位高企,现在东方西方文化交流,古代现代文化荟集,一年大小节日隔三差五就有一个,冲击了春节的传统地位,使得春节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不再那么神圣化。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传统观念更是淡薄。

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表示:“该买的总是要买!和其它日子一样,春节只是给了自己一个花钱的理由而已。”

大人小孩不用等到新年就能换上新衣裳,餐桌天天都能摆上以前过年才能吃到的美食,小时候盼望能打打牙祭的“年”也就极大地失去了它的意味,没有人再炫耀自己的新衣新鞋,因此人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年”有什么特别。

别样消费冲淡年味

剪窗花、放鞭炮、拜祖宗天地等许多传统过年的习俗,现在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的符号和标签。在新兴消费观念的支撑下,日益兴起的别样消费正在逐日冲淡年味。

当然,过年办年货,全家老少买新鞋新衣等传统消费需求仍然存在,且还在增长。以广州酒家集团为例,其年宵品市场的投放量比去年增加了50%,仍是供不应求;传统年货一条街也是各商场、超市的保留“节目”。但是年货制作的社会化、商品化,包括吃年夜饭的酒店化,极大地冲淡了传统年味。或者说,这过年味“不地道”了。

虽然如此,“年”的“旧瓶”中更添进了许多“新酒”,别样的消费更是冲淡了传统的`年味。譬如短信拜年使拜年这一大过年的重头戏大大简单化,仅广州移动除夕一天的短信发送量就达3500万条以上。拜年在许多年轻人眼中已经淡化为一种形式。

大量市民的出游计划使得广州传统年节市场上部分消费者缺席,不少人已不再坚持“风雪夜归,一家团圆”。广州市假日办的调查显示,在1960位被访者中,春节黄金周期间有意出外旅游的比重为57。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个百分点。根据测算,出游者人均花费552。9元,预计全市居民旅游总花费21。6亿元。同时,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多以及节前掀起的一股购车热潮,今年春节不少市民自己开车回家过年,而选择了自驾车游的人也明显增多,自驾游已成为一种过年时尚。

传统的“年味”还转移到了车市、楼市。除夕日,在汽车市场仍可以见到不少人在看车买车。他们是怀着节日购车会有优惠的心理来到这里的,而商家也想尽量回笼资金过年。而广州春节的楼市从早年的“7天不卖楼”到“初三、初四启市”,到去年的“春节照常卖楼做展”,虽然一年一变,但基本上都是销售之前的尾货。今年春节楼市再有新突破,众多楼盘都将一批保留单位或者新货在春节期间拿出来入市。不少广州市民乘春节相互拜年时候顺便来看看楼盘,体验小区的良好居住环境,即使拜年期间不成交,节后也可能付诸行动。

因春节而拉动的像家电、家具、楼房、靓车、旅游等部分消费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因此传统型消费虽然也有所增长,但相比之下,其“光芒”就变得十分微弱了。

春节消费调查报告 篇5

系别: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庆祝佳节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人们的消费品购买能力大大提高,尤其是没到春节,更加刺激了人们的消费,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市民春节消费状况的了解,本人特地对所在小区业主们的春节消费进行了调查。

由于国内经济的日益增长,中国市民的消费观念一步步提升。在调查的人群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对于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过年的时候都会选择购买。所以,一年到头最重要的春节期间的消费能力是不容小觑的,尤其近几年的春节消费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几年春节节日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促销活动精彩纷呈,亮点突出,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1、 餐饮

每到春节,少不了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辛苦工作一年后,大家也都希望放下疲倦,享受一年的劳动成果,春节也就围绕着吃而展开了。

大概在节前20多天,超市就进入销售高峰,顾客一次购物花费大多在200到600之间,有不少还上了千元,顾客们大多消费的是食品。“有一次,一个五口之家买了1000多元的食品,装了好几辆手推车,他们的孩子还说不够呢”。以为超市收银员告诉我说。

在购买食品方面,我观察到有一下几种食品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各种糖果、瓜子、饮料、葡萄酒等等。对多数人来说,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是常事,既然是走亲访友,当然免不了吃吃喝喝。据我从周围几家酒店了解,今年春节从三十到正月初五的酒席预定,平均消费大多为六七百元,有的还超过千元。“民以食为天,何况是过春节呢”。

在酒店消费的市民大多是图个方便,不远亲自下厨,但也有不少人为追求家庭氛围,在家里设宴招待亲友的。但也有小区业主说,大过年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不就是图个开心嘛,犯不着上酒店花那冤枉钱。

2、 新年穿新衣

春节期间,对于女士来说,购物是过节的首选。以为卖服装的亲戚告诉我,一到春节,老老少少都走出家门,拿出辛苦一年积攒下来的积蓄,利用休假时光快快乐乐的购物逛街购物。跟正常人一样,一些职业女性和家庭妇女平常都是没有充足的时间逛街购物,春节休假正好弥补。以平常只在家围着老公孩子转的阿姨说,往常在家就是围着灶台、洗衣机转,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他们都休假了,我也要轻松轻松,买几件称心的衣服好好打扮自己。另外,给爱人、孩子添置新衣也是女士春节里最长做的事。

3、 送礼开销过大

亲戚朋友互相拜年,自然少不了送礼。如今,送礼已经成为过年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有的家庭甚至超出了吃的支出。我对附近小区的一些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过您的人情消费超过5000元,最少的也有近千元,这其中包括给亲朋好友的礼品、礼金,给孩子的压岁钱等。调查中发现,人们习惯将白酒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选择白酒送礼的家庭比率达到69%,平均送礼金额白酒也是最高的。

随着市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在不断上档升级,离济南数额水涨船高。人情消费的增加也成了很多人的沉重负担。一位春节期间人情类消费达到3000多元的李先生无奈的对我说,人情类消费超过了小孩学费,我真的有点捉襟见肘。一位吴先生说,一年一次的春节,亲戚朋友总要是走动一下的,又不能空手去,现在的人品味高了,送的东西档次低了,显得寒酸,给每个孩子压岁钱就不能少于200,粗粗算一下,春节期间送礼的钱就达到2000多元。其实,春节人情消费的增加知识一个缩影,不仅是春节,就是平时,人情类的消费也占了人们消费中的很大一部分,成为一项很重要的消费。

春节期间,市民消费增长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包括人力资本的提高、供求减少,需求增加、市民工资上涨,购买能力和消费能力的提高。

春节消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它能反映一个国家的人民的生活状况,反应一个国家当前的部分经济实力。

春节消费调查报告 篇6

从各方面统计和估算的数字分析,广东人过春节花钱越来越大方。在广州一大学做教师的小彭称,因为供了一套房,加上孩子上学,所以一家人春节花费还是比较节省,但即便如此,置办年货加上亲戚、朋友、同学人情走动,还是花去7000元。在白领阶层中,小彭的钱花得还不算多。今年天冷,又为逛商场多吃多穿多花费再添一把火,几乎所有的消费场所全面火爆,春节前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消费时段。

广州市的天贸南大、广百集团等百货公司,今年春节期间投放市场的商品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而销售增幅也同样超过20%。其中,广百初一至初七销售额达3365万元,增幅达45.5%,这说明虽然供应量大了,但需求量也在增大。而友谊百货1月前28天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0%,王府井这28天的销售额已达到去年一二月的销售总和,相当于去年全年销售额的1/3。省经贸委市场流通处罗房枢说,今年春节来得早,从元旦开始市场已开始启动。在前后持续约一个月的春节消费月里,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全年月平均零售总额上涨约30%,达到600亿元。分摊到全省近8000万常驻人口粗略估算,意味着平均每人花费近800元。这还是一个较保守的测算数字。

横看竖看春节地位有变

消费虽然依然火爆,但年味似乎并不是用金钱能买得到的。

说到年味,人们的'眼前常常会浮现这样经典的传统图景:风雪夜归,阖家团圆,围炉夜,守岁至明,开门三声爆仗。新年游,看花市,百戏竞阵,货郎蚁集。然而年复一年,这样的简单图景反而离我们越来越远。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暨南大学商学系主任杨建华认为,花钱更多,但品味年味更难的原因很多:

其一,将春节的过去与现在纵向相比,过去过年是人们一年消费的集中体现,虽然现在仍是这样,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过年消费远没有过去那么高度集中。如果划曲线图,过去的曲线更陡峭,现在则平缓得多。

其二,将春节放在全年中横向来看,过去的文化较为传统单一,春节地位高企,现在东方西方文化交流,古代现代文化荟集,一年大小节日隔三差五就有一个,冲击了春节的传统地位,使得春节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不再那么神圣化。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传统观念更是淡薄。

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表示:“该买的总是要买!和其它日子一样,春节只是给了自己一个花钱的理由而已。”

大人小孩不用等到新年就能换上新衣裳,餐桌天天都能摆上以前过年才能吃到的美食,小时候盼望能打打牙祭的“年”也就极大地失去了它的意味,没有人再炫耀自己的新衣新鞋,因此人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年”有什么特别。

别样消费冲淡年味

剪窗花、放鞭炮、拜祖宗天地等许多传统过年习俗,现在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和标签。在新兴消费观念的支撑下,日益兴起的别样消费正在

逐日冲淡年味

当然,过年办年货,全家老少买新鞋新衣等传统消费需求仍然存在,且还在增长。以广州酒家集团为例,其年宵品市场投放量比去年增加了50%,仍是供不应求;传统年货一条街也是各商场、超市的保留“节目”。但是年货制作的社会化、商品化,包括吃年夜饭的酒店化,极大地冲淡了传统年味。或者说,这过年味“不地道”了。

虽然如此,“年”的“旧瓶”中更添进了许多“新酒”,别样的消费更是冲淡了传统的年味。譬如短信拜年使拜年这一大过年的重头戏大大简单化,仅广州移动除夕一天的短信发送量就达3500万条以上。拜年在许多年轻人眼中已经淡化为一种形式。

大量市民的出游计划使得广州传统年节市场上部分消费者缺席,不少人已不再坚持“风雪夜归,一家团圆”。广州市假日办的调查显示,在1960位被访者中,春节黄金周期间有意出外旅游的比重为57.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个百分点。根据测算,出游者人均花费552.9元,预计全市居民旅游总花费21.6亿元。同时,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多以及节前掀起的一股购车热潮,今年春节不少市民自己开车回家过年,而选择自驾车游的人也明显增多,自驾游已成为一种过年时尚。

传统的“年味”还转移到了车市、楼市。除夕日,在汽车市场仍可以见到不少人在看车买车。他们是怀着节日购车会有优惠的心理来到这里的,而商家也想尽量回笼资金过年。而广州春节的楼市从早年的“7天不卖楼”到“初三、初四启市”,到去年的“春节照常卖楼做展”,虽然一年一变,但基本上都是销售之前的尾货。今年春节楼市再有新突破,众多楼盘都将一批保留单位或者新货在春节期间拿出来入市。不少广州市民乘春节相互拜年时候顺便来看看楼盘,体验小区的良好居住环境,即使拜年期间不成交,节后也可能付诸行动。因春节而拉动的像家电、家具、楼房、靓车、旅游等部分消费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因此传统型消费虽然也有所增长,但相比之下,其“光芒”就变得十分微弱了。

春节消费调查报告 篇7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庆祝佳节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人们的消费品购买能力大大提高,尤其是没到春节,更加刺激了人们的消费,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市民春节消费状况的了解,本人特地对所在小区业主们的春节消费进行了调查。

由于国内经济的日益增长,中国市民的消费观念一步步提升。在调查的人群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对于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过年的时候都会选择购买。所以,一年到头最重要的春节期间的消费能力是不容小觑的,尤其近几年的春节消费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几年春节节日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促销活动精彩纷呈,亮点突出,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1、餐饮

每到春节,少不了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辛苦工作一年后,大家也都希望放下疲倦,享受一年的劳动成果,春节也就围绕着吃而展开了。

大概在节前20多天,超市就进入销售高峰,顾客一次购物花费大多在200到600之间,有不少还上了千元,顾客们大多消费的是食品。“有一次,一个五口之家买了1000多元的食品,装了好几辆手推车,他们的孩子还说不够呢”。以为超市收银员告诉我说。

在购买食品方面,我观察到有一下几种食品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各种糖果、瓜子、饮料、葡萄酒等等。对多数人来说,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是常事,既然是走亲访友,当然免不了吃吃喝喝。据我从周围几家酒店了解,今年春节从三十到正月初五的酒席预定,平均消费大多为六七百元,有的还超过千元。“民以食为天,何况是过春节呢”。

在酒店消费的市民大多是图个方便,不远亲自下厨,但也有不少人为追求家庭氛围,在家里设宴招待亲友的。但也有小区业主说,大过年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不就是图个开心嘛,犯不着上酒店花那冤枉钱。

2、新年穿新衣

春节期间,对于女士来说,购物是过节的首选。以为卖服装的亲戚告诉我,一到春节,老老少少都走出家门,拿出辛苦一年积攒下来的积蓄,利用休假时光快快乐乐的购物逛街购物。跟正常人一样,一些职业女性和家庭妇女平常都是没有充足的时间逛街购物,春节休假正好弥补。以平常只在家围着老公孩子转的阿姨说,往常在家就是围着灶台、洗衣机转,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他们都休假了,我也要轻松轻松,买几件称心的衣服好好打扮自己。另外,给爱人、孩子添置新衣也是女士春节里最长做的事。

3、送礼开销过大

亲戚朋友互相拜年,自然少不了送礼。如今,送礼已经成为过年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有的家庭甚至超出了吃的支出。我对附近小区的一些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过您的人情消费超过5000元,最少的也有近千元,这其中包括给亲朋好友的礼品、礼金,给孩子的压岁钱等。调查中发现,人们习惯将白酒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选择白酒送礼的家庭比率达到69%,平均送礼金额白酒也是最高的。

随着市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在不断上档升级,离济南数额水涨船高。人情消费的增加也成了很多人的沉重负担。一位春节期间人情类消费达到3000多元的李先生无奈的对我说,人情类消费超过了小孩学费,我真的有点捉襟见肘。一位吴先生说,一年一次的春节,亲戚朋友总要是走动一下的,又不能空手去,现在的人品味高了,送的东西档次低了,显得寒酸,给每个孩子压岁钱就不能少于200,粗粗算一下,春节期间送礼的钱就达到2000多元。其实,春节人情消费的增加知识一个缩影,不仅是春节,就是平时,人情类的消费也占了人们消费中的很大一部分,成为一项很重要的消费。

春节期间,市民消费增长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包括人力资本的提高、供求减少,需求增加、市民工资上涨,购买能力和消费能力的提高。

春节消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它能反映一个国家的人民的生活状况,反应一个国家当前的部分经济实力。

春节消费调查报告 篇8

一、春节主要消费

2月份,据国家统计局泸州调查队物价调查资料显示,受春节节日等因素影响,泸州市居民消费价格幅度扩大,CPI同比上涨2.1%,较一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同比涨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从调查来看,这期间居民消费主要分为一下几个部分:

1、购置年货

春节是我国一个及其重要的传统节日,因此,对于大多数居民而言,春节期间在年货上的支出占了所有支出的大部分。春节前夕,摩尔、重百、汇通等泸州的大型超市相继进入销售高峰期。消费者每次消费均在200元以上,在购买的商品中,以肉类和蔬果类居多,其次是糖果,酒水等。

2、休闲娱乐

随着人们消费与生活观念的改变,近几年,春节期间人们比起在家过年更愿意选择出门旅游,使得春节成为了旅游高峰期,其中较温暖的南方与冰雪覆盖的北方成为人们的首选。除了旅游以外,人们花在KTV,电影上的费用也在增加,这些都是春节与亲朋好友一起消遣的不错选择。

3、饮食消费

不同于过去的过年,人们从方便、实惠、美味的角度考虑,现在更加愿意在饭馆请客,这也省去了在家做饭带来的各种麻烦,所以也就增加了春节期间在饮食方面的消费比例。由于吃团年饭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因此消费均在500元以上,在某些高档酒店甚至可以达到2000元,同时,各饭店在春节期间都会在平常消费的基础上增加价格幅度,使得春节期间饮食消费在居民消费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4、送礼拜年

春节期间人们不仅会和家人度过,还会选择在这个时期走亲访友以增加亲友间的感情,这其中包括了买礼物的费用以及送红包的费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送的礼物也越来越昂贵,各种营养品,保健品成为人们的首选。同时,给亲朋好友的小孩儿包红包也成为较大的一个支出,大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习惯也此种形式来表达新春的祝贺之情。

二、春节消费现状分析

1、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人们已经从以前只解决温饱问题转变到开始享受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上,大家不再像以往一样,机械地把挣来的钱存起来,而是开始步入消费领域,开始学会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改变对待生活的方式态度。

2、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经济增长和系列民生工程、惠民政策的推进,泸州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同步提高。前三季度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59元,增长16.0%。其中,工资性收入仍成为可支配收入的主体,占可支配收入的68.0%,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141元,增长20.5%。正是由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刺激了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3、政府的各种政策

受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地政府开始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如:加快建设安居型工程、加快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等。这些政策直接使得人们改变消费观念,增加消费。

4、商家的促销手段

到了过年期间,各大商场的促销手段主要分为区别营销、定制营销,无缝营销等方面。主要体现为折扣优惠、送劵返现金等活动。因此,消费者们在各种优惠手段的吸引下进行多种w消费。

三、春节理性消费建议

1、在春节前夕拟出一个大致的消费计划,以避免冲动的消费行为,这可以减少消费者在购物时在非必须商品上的支出,节约开支。

2、由于在春节期间,受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的增加消费,同时,各大商场的折扣活动使得商品价格的确低于平时价格,因此消费者应当回避,克制贪便宜的消费行为。

3、对信用卡的使用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增加消费,由于刷卡并不能实际即刻得反映支出状况,因此会在不自觉中加大了消费支出,因此人们可以适当减少对信用卡的使用,而改用现金支付。

4、按自身收入水平安排消费,这不仅能够减少自己在非必须商品上的消费,同时也能够通过计划的手段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结论:此次调查仅是针对泸州地区的居民消费现状,但这种现状也是各地区在春节期间的一个共同特点,这不仅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同时也是对国家日益富强的一大肯定。人们响应着国家的号召,也深深受到国家各种福利政策的惠及。人们自身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这也将社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春节消费调查报告 篇9

20xx年2月10日,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消费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共同发布《20xx春节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全国多行业旅游消费大数据,详细解读了20xx年春节假期中国旅游消费特点。

从旅游总人数看,重庆市高居榜首。

在游客增速方面,西安以30.16%的增速居第一位。

以旅游总消费来看,成都以206.9亿元排在十座城市的首位。

从旅游消费增速来看,排名前三位的城市依次是成都、西安、昆明,均位于西部地区。

当然,旅游总收入并不能直观反映本地区旅游市场的发展程度。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以“总收入/总人次”的方式进行了初步计算,发现在春节的人均消费方面,三亚、上海、成都、杭州等城市人均消费超过千元,表明这些城市的旅游产品丰富度较高。

20xx年的春节旅游消费呈现以下特点:

01全国旅游消费市场共发展

春节期间,旅游热点城市分布较广,三亚、厦门、丽江等南方老牌旅游城市热度不减;成都、杭州、重庆等新兴旅游城市渐受追捧。

20xx年春节全国目的地身份旅游消费热度

02假期第5天游客消费攀高峰

受商铺停业影响,春节假期第二天旅游消费总量有所下滑,于第3天开始持续走高,游客旅游消费金额及笔数均于2月8日迎来顶峰。

03假期旅游消费力提升

随着国民收入结构的整体提升,国内假期旅游正向高质量转型。近三年来,春节旅游消费力指数持续增长,达115.4。从人均旅游消费金额来看,上海、杭州、北京、广州、合肥、宁波、南京、无锡、苏州及天津为Top10客源城市。

春节消费指数和20xx年国内人均旅游消费金额Top10城市

旅游消费力指数:当期居民人均旅游花费较上期变动情况。

04旅游住宿品质提高

35-44岁男性更追求卓越体验,游客品质化消费诉求日渐突出,高品质住宿设施消费人次年增长率超35%,19年春节同比增幅高达45.3%。

数据说明:高品质住宿设施指每晚1000元以上酒店/度假别墅/温泉酒店/民宿等各类住宿设施。

05旅游消费人群趋于年轻化

假期游客年龄结构呈年轻化发展。今年春节假期,旅游消费人群中25-34岁间的青年游客达40.9%,占比提升。

20xx年春节的旅游形式新变化:

历史文化室内游成新热点

春节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尚处于低温时节,气候变化也在影响游客出行安排。这将考验一座城市的旅游产品丰富度,即在不适宜户外旅游的时段,能否提供同样受游客欢迎的.室内旅游产品,将是一座城市旅游业能否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北京的统计显示,全市重点监测的146家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量及营业收入受气候影响明显。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减少13.6%;营业收入同比减少6.2%。

同样,上海市在春节假期受阴雨天气困扰。在此背景下,对外开放的84家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0%。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调查,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科技馆的游客比例分别达40.5%、44.2%、40.6%,这一增幅高于参观室外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增幅,但PLUS认为这一数据受春节期间户外天气影响因素较大,恶劣天气导致户外活动的选择骤减,其结果不能完全反应为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室内游成为了春节新热点,这个热点中有游客“无可奈何”之举的因素。

南方城市旅游消费正热

在北方城市面临低温天气的同时,南国气候温暖的城市旅游消费却很“热”,其中不乏来“避寒”的北方人。

20xx年春节,旅游消费表现突出的城市是三亚和广州。

三亚是国内的老牌热门旅游目的地。20xx年春节,三亚市共接待游客99.65万人次,同比增长3.06%;旅游总收入103.85亿元,同比增长7.04%。

通过对近几年的广州旅游数据进行统计梳理,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在气候条件稳定、旅游产品丰富度提高等因素的推动下,过年期间的广州已经从“空城”向热门旅游目的地转型。

20xx年-220xx年,赴广州旅游的人数增幅分别达到6.03%、15.1%和17.85%,而20xx年春节期间来广州旅游的人数,甚至超过了当地常住居民的数量。

西部城市依然热门,西安为代表

20xx年春节假期,西部城市依然是热门旅游目的地,其中的代表为西安市。西安旅游业在最近几年保持着高速发展。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统计发现,20xx-20xx年西安春节期间的游客总人次增速从20xx年的11.25%增长至20xx年的30.16%。在旅游收入方面,20xx-20xx年西安的春节旅游收入增速从20xx年的12.78%激增到20xx年的40.35%。

什么因素使得西安的旅游业在高速增长?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主要有如下原因:

第一是善于借助新兴传播媒介。20xx年底因抖音等短视频媒介的传播,西安的多个景点成为了网红打卡新地标;

第二是新景点的培育与发力。从20xx年西安市的旅游业数据看,春节期间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35.59%;

第三是政府的重视力度。根据《西安旅游产业倍增计划(220xx-20xx年)》,该市将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到20xx年,西安旅游产业总收入将力争突破4200亿元。

其他西部城市并发雄起

不仅是西安在20xx年春节期间人气爆棚,西部区域的成都、昆明、重庆亦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其中,成都是纳入统计的10座城市中旅游业收入首个超过200亿元的城市。其中成都的旅游业收入增速超过游客增速27.4个百分点。这表明,成都在刺激游客消费方面做出了更大的努力,能够让游客有更多的消费选择。

昆明在20xx年春节期间力压云南省内的丽江、西双版纳等,成为本省游客接待量第一的城市,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高铁的建设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春节消费调查报告 篇10

调查时间:20xx年1月20日至20xx年2月10日

调查地点:哈尔滨市

调查目的:对市民的春节消费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春节期间市民消费情况及近年来春节消费趋势

调查对象:哈尔滨市市民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 查 人:XXX

春节作为我国最重大最有意义的节日之一,庆祝春节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春节期间的消费状况已成为人们的又一关注热点。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我市市民春节消费状况的了解,进行了此次社会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春节消费情况呈增加趋势

在询问到有关“20xx 年春节,您预计家庭消费与去年相比变化是”,48%的人认为将会“大幅增加”,26%的人认为将会“小幅增加”,16%的人认为将会“基本不变”,认为将会“小幅减小”和“大幅减小”的仅占11%。我们不难看出随着近年来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多数人会在春节时选择进行更高水平的消费,与此同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物价的大幅提升也有很大关联,结果中显示63%的人认为目前的物价会影响春节消费,26%的人认为“不好说”,仅有11%的人认为目前物价不会对春节消费造成影响。

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中,春节代表着一年的结束,更代表着新一年的开始,一个好的开始代表着期望新一年平安顺利的心愿,所以我们也不难看出,大多数人有在春节期间宁可多进行一些花费也要过个舒适的年的愿望,生活条件好了、收入高了,人们也就理所当然的提高了春节期间的消费。

二、家庭消费多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36%的人认为“购置衣服”占了家庭春节消费的主要方面,春节期间购物往往是一些女士在节日期间的首选,很多职业女性都有一个想法“因为工作关系平常难得凑在一块,刚好利用休假时光快快乐乐地逛街购物”,另外,给爱人、孩子添置新衣,也是春节女士们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

认为“餐饮”是家庭春节消费主要部分的有29 %,对很多人来说,春节活动基本上围绕吃进行,春节期间在食品方面到底要花多少钱呢?世纪联华的一位收银员告诉我,大概在节前20多天,超市就进入销售高峰,顾客一次购物花费大多在200元至600元之间,有不少还上了千元,卖出去的东西绝大部分是食品。

认为“送礼”是家庭春节消费主要部分的同样有29%,我对附近小区的一些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过年的人情消费最多超过5000元,最少的也有近千元,这其中包括给亲朋好友的礼品、礼金,给孩子的压岁钱等。

一位李先生说:“一年只过一次年,亲戚朋友间总要是要走动一下的,又不能空着手去,现在的人品位高了,送低档的'东西显得寒酸,给每个孩子的压岁钱就不能少于200元。粗粗算一下,春节期间送礼的钱就达到20xx多元。”比较而言,“回家路费”的3%和“旅游消费”的2%就显得不足道了,大多数人在过年期间都选择了回老家与父母一同过年,这也是人们心中回家团员一起过好年的侧面写照。

三、个人需求最为重视

被问起什么是影响春节消费的主要因素,占36%的“个人需求”被认为是影响春节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产品质量”次之,22%的人认为它是影响春节消费的主要因素,19%的“个人经济”已经不再是现在人们所考虑的第一问题,可以看出现代人的高消费过春节并不一定是进行了毫无意义的消费,理智的进行春节消费,同时又注重消费产品的质量,这是现代中国人生活水品提高的又一大体现。

四、消费提高无法遏制节日气氛的淡化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而如今那浓浓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在对待春节的态度上,有63%的人认为现在春节年味太淡,缺少传统文化,希望能过一个传统型的春节,16%的人认为现在的春节简单轻松,比传统春节要好,据我了解,这么认为的大多数位年轻人,另有21%被采访者认为现在的春节和“五一”“十一”长假没有什么两样。现代人们的生活好了,自然提高了春节期间的消费水平,以求过一个更好的春节,这样的想法自然造成了春节期间的全民高消费状况,可是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消费高了、物质生活好了反倒失去了过节的感觉。

春节代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经久不变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的是文化,填充的是精神,这些都不是能靠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能挽救的,我们真的有必要反思一下,究竟如何平衡物质与文化才能让我们重新找回过节的感觉。

春节消费调查报告 篇11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庆祝佳节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人们的消费品购买能力大大提高,尤其是没到春节,更加刺激了人们的消费,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市民春节消费状况的了解,本人特地对所在小区业主们的春节消费进行了调查。

由于国内经济的日益增长,中国市民的消费观念一步步提升。在调查的人群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对于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过年的时候都会选择购买。所以,一年到头最重要的春节期间的消费能力是不容小觑的,尤其近几年的春节消费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几年春节节日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促销活动精彩纷呈,亮点突出,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1、餐饮

每到春节,少不了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辛苦工作一年后,大家也都希望放下疲倦,享受一年的劳动成果,春节也就围绕着吃而展开了。

大概在节前20多天,超市就进入销售高峰,顾客一次购物花费大多在200到600之间,有不少还上了千元,顾客们大多消费的是食品。“有一次,一个五口之家买了1000多元的食品,装了好几辆手推车,他们的孩子还说不够呢”。以为超市收银员告诉我说。

在购买食品方面,我观察到有一下几种食品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各种糖果、瓜子、饮料、葡萄酒等等。对多数人来说,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是常事,既然是走亲访友,当然免不了吃吃喝喝。据我从周围几家酒店了解,今年春节从三十到正月初五的酒席预定,平均消费大多为六七百元,有的还超过千元。“民以食为天,何况是过春节呢”。

在酒店消费的市民大多是图个方便,不远亲自下厨,但也有不少人为追求家庭氛围,在家里设宴招待亲友的。但也有小区业主说,大过年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不就是图个开心嘛,犯不着上酒店花那冤枉钱。

2、新年穿新衣

春节期间,对于女士来说,购物是过节的首选。以为卖服装的亲戚告诉我,一到春节,老老少少都走出家门,拿出辛苦一年积攒下来的积蓄,利用休假时光快快乐乐的购物逛街购物。跟正常人一样,一些职业女性和家庭妇女平常都是没有充足的'时间逛街购物,春节休假正好弥补。以平常只在家围着老公孩子转的阿姨说,往常在家就是围着灶台、洗衣机转,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他们都休假了,我也要轻松轻松,买几件称心的衣服好好打扮自己。另外,给爱人、孩子添置新衣也是女士春节里最长做的事。

3、送礼开销过大

亲戚朋友互相拜年,自然少不了送礼。如今,送礼已经成为过年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有的家庭甚至超出了吃的支出。我对附近小区的一些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过您的人情消费超过5000元,最少的也有近千元,这其中包括给亲朋好友的礼品、礼金,给孩子的压岁钱等。调查中发现,人们习惯将白酒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选择白酒送礼的家庭比率达到69%,平均送礼金额白酒也是最高的。

随着市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在不断上档升级,离济南数额水涨船高。人情消费的增加也成了很多人的沉重负担。一位春节期间人情类消费达到3000多元的李先生无奈的对我说,人情类消费超过了小孩学费,我真的有点捉襟见肘。一位吴先生说,一年一次的春节,亲戚朋友总要是走动一下的,又不能空手去,现在的人品味高了,送的东西档次低了,显得寒酸,给每个孩子压岁钱就不能少于200,粗粗算一下,春节期间送礼的钱就达到20xx多元。其实,春节人情消费的增加知识一个缩影,不仅是春节,就是平时,人情类的消费也占了人们消费中的很大一部分,成为一项很重要的消费。

春节期间,市民消费增长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包括人力资本的提高、供求减少,需求增加、市民工资上涨,购买能力和消费能力的提高。

春节消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它能反映一个国家的人民的生活状况,反应一个国家当前的部分经济实力。

春节消费调查报告 篇12

经过一定范围的调查,得出此报告(范围有限,不能全然说明一切)。

普遍的人购置衣服都是在春节前的一个月内,因为那时商场都抓住了机会,纷纷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这样便吸引了广大的购物爱好者(尤其是未工作的母亲及已经放假的中学生和少数的青年)。其实这样的购物热,并不是眼见的那样实惠,细细调查发现,那些所谓的打折的优惠,都是商家的一种获利手段,这些打折品的价格都是经过提升后,再处理的,经过对比有部分物品打折后比其它时候更昂贵。

另外就是近年的十天左右,人们都开始精心备办年货,有的人需求较大,而价格也在不知不觉中有所上涨,只是幅度不大。许多人购置的主要是烟火(城市居民,以及家里子女较多,也比较有钱的农村居民),糖果及一些干货。这些都是人们年三十所需品。

另一现象是,这段时间内,已放假学生是绝大数的光顾者。因为这时,很多的家长都还在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管理自己的子女,所以他们才可以放心大胆的上网。

大年三十,不管是乡下的农人,还是在外工作的,或是城市的市民,都会在这一天去购置主食,主要是鸡鸭鱼,有钱的就再购置更贵重的肉食。另外就是些新鲜菜食,主要是炒肉的配菜及煲汤的原料,而猪肉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居民去购买,住在农村的人们也会购买一定的肉,尽管他们杀了猪(其原因是他们已经把肉用盐腌制过的,口感已经不佳)。这天购衣物的人仍是不少,因为都有一个观念,新年穿新衣,但是此观念也在一年年的淡化。

年后的节日中,人们的主要消费是集中在了餐饮上,绝大多数的城市居民会和自己的朋友,亲戚一同到街上享用美食,此时生意兴隆的餐饮店主要是集中在商业购物区,以及平时比较有名的餐饮店。但是有一个现象是现在人们暴露出来的,那就是人们对食物的健康关注程度还不高,而是对随大流及追求美味就足够了。

年后的生活再提到网吧行业,这时可以发现,这些网虫已不是学生为主,几乎都是那些工作不久的青年,他们这时主要也是玩游戏为主。这也许是为了减轻一年工作下来的压力和缓冲疲惫。

再看年前红火的服装店,白天还有些顾客外,晚上就是暗淡了。

这时仍不褪色的商业,也许就应该算大型商场,诸如超市(人们要买礼品送亲友)。

我的建议:如果有愿意从小事业开始创业的同志,可以从餐饮开始,我觉得这个餐饮要给出合理的价格让顾客接受,但是自身的利益也要可观,再者要有好的地段优势。

春节消费调查报告 篇13

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务必要去调查清楚情况,最后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写进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期间环境变化调查报告,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调查项目:各小区的卫生

调查人员:环卫人员(8人)

调查过程:

以前的各小区的花园里,种着绿茵茵的小草,这种草是常绿,直至初冬,仍青葱如春。给人一种轻松淡雅感觉,花园四周种满冬青、塔松,这是油田花很多资金建起的,让人们茶余饭后憩息的好地方。塔松、冬青在周围种了一圈,高低不等,错落有致。在花园中间的地方,建有三个形状不同的亭子,宛似亲密的挚友在阳光中喁喁低语,又似婷婷少女在乐声中双双疾旋,这小草、冬青、塔松、亭子,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人们在散步、小憩……

不知从何时起小花园里的草变得稀稀疏疏,草场坑坑洼洼,到处是塑料袋、废纸、粪便。塔松有的东倒西歪,折的折了,断的断了,四周的冬青树更是不用提了,枯的枯、死的死,时不时还见到连根拔起的小树苗。昔日的景象不见了,美丽的花园图画变成了回忆。也不知从何时起花园旁的食摊、菜摊一个接一个地多起来,从当初的一两摊发展到现在的`整条马路!每逢早上人们还在睡梦中熟睡的时候,那小摊的叫卖声、喧哗声,早已经打断人们的梦乡,到了晚上整条马路都是剩饭,油烟、煤渣、污水、随处可见,满地都是……

这那还是花园啊?分明是垃圾场,是农贸市场……

过去油田各个小区的建设,为了方便住户,每栋居民楼的各个单元都建有一个垃圾道,垃圾从垃圾道落入一楼的垃圾箱。随着生产扩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成分也日益复杂,排放量也逐年增多。这些废弃物含有量的煤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食物垃圾。一方面通过不同的途径产生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气污染。例如:二氧化碳煤粉尘等增多会使地面温度上升或下降。细微的颗粒会使能见度降低:降水量增加。气污染形成,酸雨能对生物和各种建筑,以及供电、通信线路等设施造成明显损害。

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吸入10几千克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进入人体内,就会导致神经、呼吸、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例如:直径在0.5微米之间的粉尘能直接到达人的肺泡并沉积下来,还能随血液到达全身。像这样的垃圾道也成了老鼠的家园、夏天成了苍蝇和蚊子的滋生地。

这样的环境还是“非典”起作用,使各小区的管理、卫生都好了起来,但是在今年的春节,刚保护好的环境又被污染,因为过节家家户户都买了各式各样的产品,不是在家吃完扔到外面就是随手往旁边一甩使得室外到处是垃圾、果皮、纸屑,这样一来环卫工人可就忙了,天天早上6:30起床,一直到晚上7点才回家,她们就在那几条马路上走来走去,不知道要扫几回?“哎!真是命苦。”一个工人竟然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真为她们感到难过。为什么我们不能去爱惜身边的环境?

调查结果:因为春节,环境卫生差,所以我们应该去爱惜环境。

春节消费调查报告 篇14

从各方面统计和估算的数字分析,广东人过春节花钱越来越大方。在广州一大学做教师的小彭称,因为供了一套房,加上孩子上学,所以一家人春节花费还是比较节省,但即便如此,置办年货加上亲戚、朋友、同学人情的走动,还是花去7000元。在白领阶层中,小彭的钱花得还不算多。今年天冷,又为逛商场多吃多穿多花费再添一把火,几乎所有的消费场所全面火爆,春节前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消费时段。

广州市的天贸南大、广百集团等百货公司,今年春节的期间投放市场的商品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而销售增幅也同样超过20%。其中,广百初一至初七销售额达3365万元,增幅达45。5%,这说明了虽然供应量大,但是需求量也在增大。而且友谊百货1月前28天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0%,王府井这28天的销售额已达到去年一二月的销售总和,相当于去年全年销售额的1/3。

省经贸委市场流通处罗房枢说,今年春节来得早,从元旦开始市场已开始启动。在前后持续约一个月的春节消费月里,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全年月平均零售总额上涨约30%,达到600亿元。分摊到全省近8000万常驻人口粗略估算,意味着平均每人花费近800元。这还是一个较保守的测算数字。

横看竖看春节地位有变

消费虽然依然火爆,但年味似乎并不是用金钱能买得到的。

说到年味,人们的眼前常常会浮现这样经典的传统图景:风雪夜归,阖家团圆,围炉夜,守岁至明,开门三声爆仗。新年游,看花市,百戏竞阵,货郎蚁集。然而年复一年,这样的简单图景反而离我们越来越远。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暨南大学商学系主任杨建华认为,花钱更多,但品味年味更难的原因很多:

其一,将春节的过去与现在纵向相比,过去过年是人们一年消费的集中体现,虽然现在仍是这样,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过年消费远没有过去那么高度集中。如果划曲线图,过去的曲线更陡峭,现在则平缓得多。

其二,将春节放在全年中横向来看,过去的文化较为传统单一,春节地位高企,现在东方西方文化交流,古代现代文化荟集,一年大小节日隔三差五就有一个,冲击了春节的传统地位,使得春节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不再那么神圣化。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传统观念更是淡薄。

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表示:“该买的总是要买!和其它日子一样,春节只是给了自己一个花钱的理由而已。”

大人小孩不用等到新年就能换上新衣裳,餐桌天天都能摆上以前过年才能吃到的美食,小时候盼望能打打牙祭的“年”也就极大地失去了它的意味,没有人再炫耀自己的新衣新鞋,因此人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年”有什么特别。

别样消费冲淡年味

剪窗花、放鞭炮、拜祖宗天地等许多传统过年的习俗,现在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的符号和标签。在新兴消费观念的支撑下,日益兴起的别样消费正在逐日冲淡年味。

当然,过年办年货,全家老少买新鞋新衣等传统消费需求仍然存在,且还在增长。以广州酒家集团为例,其年宵品市场的投放量比去年增加了50%,仍是供不应求;传统年货一条街也是各商场、超市的保留“节目”。但是年货制作的社会化、商品化,包括吃年夜饭的酒店化,极大地冲淡了传统年味。或者说,这过年味“不地道”了。

虽然如此,“年”的“旧瓶”中更添进了许多“新酒”,别样的消费更是冲淡了传统的年味。譬如短信拜年使拜年这一大过年的重头戏大大简单化,仅广州移动除夕一天的短信发送量就达3500万条以上。拜年在许多年轻人眼中已经淡化为一种形式。

大量市民的出游计划使得广州传统年节市场上部分消费者缺席,不少人已不再坚持“风雪夜归,一家团圆”。广州市假日办的调查显示,在1960位被访者中,春节黄金周期间有意出外旅游的比重为57。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个百分点。根据测算,出游者人均花费552。9元,预计全市居民旅游总花费21。6亿元。同时,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多以及节前掀起的一股购车热潮,今年春节不少市民自己开车回家过年,而选择了自驾车游的人也明显增多,自驾游已成为一种过年时尚。

传统的“年味”还转移到了车市、楼市。除夕日,在汽车市场仍可以见到不少人在看车买车。他们是怀着节日购车会有优惠的心理来到这里的,而商家也想尽量回笼资金过年。而广州春节的楼市从早年的“7天不卖楼”到“初三、初四启市”,到去年的“春节照常卖楼做展”,虽然一年一变,但基本上都是销售之前的尾货。今年春节楼市再有新突破,众多楼盘都将一批保留单位或者新货在春节期间拿出来入市。不少广州市民乘春节相互拜年时候顺便来看看楼盘,体验小区的良好居住环境,即使拜年期间不成交,节后也可能付诸行动。

因春节而拉动的像家电、家具、楼房、靓车、旅游等部分消费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因此传统型消费虽然也有所增长,但相比之下,其“光芒”就变得十分微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