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敬老爱老主题演讲稿

2025/04/14演讲稿

此篇文章敬老爱老主题演讲稿(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敬老爱老主题演讲稿 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敬老爱老”。

敬老爱老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学生应 该做好的行为规范!

敬老爱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能体现出来,例如: 在家里我经常给奶奶捶背、挠痒痒。爸爸下班回家我会像爸爸问好,给爸爸拿拖鞋。吃完饭后我会帮妈妈收拾桌子,扫扫地,还有一次妈妈感冒了,我用我的小胳膊小手使足了劲儿帮妈妈倒水喝,妈妈笑了。这些不正是“孝亲”的行动吗?

还有几次在车站我主动帮助了残疾人老爷爷,这不也是“敬老”的表现吗?

敬老爱老是没有固定的.标准的,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想着、做着、念着,能让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们的老师等长辈高兴,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就好。

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感恩父母,敬老爱老。

谢谢大家!

敬老爱老主题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您们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敬老爱老”。

敬老、爱老、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古代思想家孔子说:做子女的能活下来,是因为有父母的养育;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老人,还要孝敬社会上所有的老人。

在我们中国有个传统的节日,就是——重阳节。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称为敬老、爱老的日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弘扬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东汉时期,董永在父亲亡故后,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安葬父亲的费用,他的行动不仅传为人间佳话,而且还感动了天帝。河南张尚昀在考入长春税务学院后不久,父亲去世,母亲患病。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他不远千里,把母亲从河南背到长春,一边打工给母亲治病,一边刻苦读书。在经过了无数次的挑灯夜读后,终于取得了优异成绩。六个学期,五次获得奖学金。张尚昀之所以能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不放弃对母亲的照顾和治疗,是因为在他的.思想中有敬老爱老的意识。他深深知道,没有父母,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家;没有自己的家,就没有自己。他懂得,敬老孝老是一个人的本能,是做儿女的责任,是义不容辞的,是天经地义的。也许,我们并不能像董永一样卖身葬父,也不能像张尚昀一样背母上学。但是,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却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发扬民族传统,让敬老爱老的美德亘古不变。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所以让我们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护老人、孝敬老人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此致

敬礼

敬老爱老主题演讲稿 篇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敬老,爱老,助老。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古时候,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登高山、佩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而在今天,重阳节又叫老人节,是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关爱老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维护老人,敬老爱老这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德更显得重要。

我们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呵护下长大的.,是他们不怕苦累地在关心我们的一切:每天早晨,为我们准备丰盛的早餐;每天下午,准时地来接我们放学;半夜里,一次次地起床为我们盖被子;冬天里,为我们灌好暖暖的热水袋……在今天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里,我想在庄严的国旗下向大家发出倡议:

1、早晨起床、放学归来,都主动向长辈问好;

2、尊敬长辈,听他们的话;有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吃;

3、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给他们捶捶背。

4、乘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等等。

亲爱的同学们,期中考试就要到了,我们能够做的,便是用心复习,认真考试,用满意得分数换取长辈们那沧桑的脸上欣慰的笑容。

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师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长寿,平平安安!我们衷心的希望“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放光彩!

此致

敬礼

敬老爱老主题演讲稿范文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演讲稿,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敬老爱老主题演讲稿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敬老爱老主题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师长们,热爱学习的小伙伴们:

你们好!

在我们的国旗下集会,今天的话题是:尊重长辈、敬重老人、关爱老年人。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大国,尊老、敬老、爱老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好品质,它是我们祖辈留给我们的珍贵精神遗产。从血缘关系上讲,父母长辈养育了我们,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照顾并孝敬他们当然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常言道,“家中有老是个宝”。前辈们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智慧,他们曾用青春年华养育我们,并以言传身教教授我们人生哲理。每一代人都有他们在社会中的贡献,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现在和谐的社会。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我们都应自觉地实践尊老、敬老、爱老的精神。

尊老、敬老、爱老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呼吁,更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例如,我们可以为老人泡一杯热茶,帮他们洗洗脚,捶背按摩,甚至整理头发等等。这些都是简单易行的举动,却能带给他们无比的快乐和欣慰。当他们需要倾诉时,我们耐心聆听;当他们需要关怀时,我们送上亲切的问候。

亲爱的同学们,古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错过了才后悔莫及,时间不等人,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尊老、敬老、爱老!

敬老爱老主题演讲稿 篇5

古代的贤者达人多有孝顺之举。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正所谓“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感恩父母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养成孝老爱亲的好习惯,有好吃的东西我是一定要与父母长辈共同分享的,我也不会顶撞他们,毕竟他们的唠叨,都是对我满心的关怀。平时尽可能多陪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吧,让他们爱我们的同时也能感受我们的爱。

然而,有些不懂反哺之恩的'人,却做出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当你看见老人瑟缩街头的身影,难道你会熟视无睹吗?当你听见空荡的房屋里回荡着为你担心的叹息,你难道不会感到心酸吗?更有甚者那些终日在垃圾箱门口徘徊等待拣拾垃圾的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路过时难道你就没有同情之心吗?老人对我们的爱,博大而无私;我们对老人的关心,常常渺小而稀少。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孝老爱亲”底蕴的国度,古代就有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结而成。特别是儿童蒙学读物《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的家喻户晓,使“孝老爱亲”的传统深入人心。

特别是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提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无疑是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孝亲博爱思想。而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则是对孔子上述思想的发展,它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只有做到这样,才是对“孝老爱亲”的完整理解和正确践行。

所以不仅面对家庭,爷爷奶奶等养育我们的人,我们要像《弟子规》中所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更应做到“孝长辈,人之本。晨问早,晚问安。长辈呼,行勿缓。家务事,尽力行。亲患病,侍床前。兄弟睦,孝其中。”面对社会上的老人,我们也应该尊敬他们,关爱他们。他们也曾灿烂过,凋敝过,生命的旅途也踏出过芳香的脚印,但最后他们只需若花般的微笑。

一个人做得到,推己及人,便可使整个社会移风易俗。让我们用我们最真挚的行动来诠释尊老爱老,昭示着我们的优良传统美德的传承,将它发扬下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