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精选82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一、时刻警醒自我
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有效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钱梦龙老师说: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这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为营造新课堂氛围和培养不宪政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开敞胸襟,乐于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赏、不自我封闭。与学生亲密交往、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埋诚相对,相互扶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长者、名师的指名和帮助,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
豁然大度,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不"同行相轻"也同样是一名有效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不断的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关系。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关心。教师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给予关怀。因此,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对教学过程负责。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都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学生未来负责。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因此,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对学困生负责。帮助学困生是教学工作的重任,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上、情感上应给予特殊的关顾,如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一、时刻警醒自我
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有效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钱梦龙老师说: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这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为营造新课堂氛围和培养不宪政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开敞胸襟,乐于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赏、不自我封闭。与学生亲密交往、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埋诚相对,相互扶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长者、名师的指名和帮助,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
豁然大度,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不"同行相轻"也同样是一名有效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不断的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关系。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关心。教师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给予关怀。因此,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对教学过程负责。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都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学生未来负责。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因此,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对学困生负责。帮助学困生是教学工作的重任,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上、情感上应给予特殊的关顾,如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
在成功与家庭背景、种族民族、血统、财务状况,甚至是教育成果之间,绝对不存在任何研究意义上的相互关联,只有一个因素与成功相关联,那就是:态度。
所有生物活着都是为了生存,他们花费一整天本能的寻找食物和住所并逃避捕食者。人类有一个成功的本能,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他们希望获得成功,他们为成功而奋斗,如果你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设置很高的期望,你自己也遵守,你就可以同学生一起完成任何事情。
两种期望:积极或高期望;消极或低期望。
积极与消极的期望,知道你可以,或无法实现什么?被称之为期望,期望就是你相信将会发生,或不会发生什么?
积极的期望:一个乐观主义者,相信无论你教谁或者无论你做什么,都能走向成功,获取得成就,如果你期望获得成功,你会不断的流行病意识到帮助你,获得成功的机会。
消极的期望:一个悲观的人会认为,不管你交什么,或者不论你怎么做,都没有什么效果,或真会失败,何必麻烦去做任何事,或者去教别人呢,如果你期望失败,你总是在不断寻找理由和证据来说明你为什么失败了。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
xxx认为,尊重别人是一种本事,“不会尊重人,从高层次上讲,享受不到尊重人的那种自豪感和幸福感;从低层次上讲,自我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xx很尊重自我的学生,学生只要有一点提高,他就表扬;学生犯了错误,他也不直接批评,而是用唱歌、写说明书等形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更让我感动的可是,还十分注重点燃后进学生的期望之火,善于帮忙学生寻找长处,发展长处。以往讲过这样一件事:新学期,有两个全校最差的学生进了他的班,他要求这两个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人找到自我的优点”。学生说没有优点则说:“不可能,我都替你找出两条了”还有一个学生向言“我学的不好,只考了xx分。”而则一脸惊喜:“你一不听讲,二不写作业,三又不看书,还能得x分,这是天赋啊!”我想,类似的故事,肯定还有很多很多,他善于研究后进学生的心理特点,扬其长而避其短,不断增强后进学生的内部驱动力,真正体现了“不拘一格,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其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他所说的“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人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忙、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明显提高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作家xx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权叶,当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不论过去此刻还是未来,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存在。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教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用同情心去唤醒儿童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忙他们清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名为《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的书,从读完书的那天起,我的思想有了一定的改变——教育非常重要,绝对不能太过严肃!
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家长观察两名教师共同在一个七年级课堂教授社会研究课。课堂非常嘈杂,充满了频繁的中断和骚动。一个小时后,一位教师叹息着,对家长说,“这些孩子会让我短命的!你看到我们需要多么频繁地纠正他们吗?谢天谢地,今天的课终于结束了!我想我要赶紧回家睡觉!”她踉跄地走出教室,孤独地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第二位老师说:“他们多棒啊!情绪高昂,精力充沛!现在他们还有点散漫,但是我计划教他们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意义的方面。我希望这些中断不要令人不安。我的目标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会有时间捣乱!”
当家长问其秘诀所在时,这位老师回答道:“我的座右铭是:每天笑一笑,调皮捣蛋都跑掉。这是大的方向,所以我要花一年的时间和学生们在一起。”他步伐轻松的走出了教师,吹着口哨,挥舞着手臂。在短短的`四分钟内,家长的情绪由绝望转变为欣喜。毫无疑问,热情和轻松是具有感染力的。
我特别欣赏后一位老师,因为他出色、有激励能力、热情、幽默,更富有趣味性,总之,他身上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学生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所以一切教育要有乐趣,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发展,课堂要营造快乐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通过兴趣引导学习,避免过度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味学习带来的快乐。
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沮丧、失望时常困扰着我,让我不再微笑,让我时常不得不去完成一节课或是一天的工作。这和第一位老师有什么区别呢?扪心自问,我不是一个没有热情的人,也懂得激励,可不知何时,那满腔的热情却被疲惫和无奈所取代,幽默、趣味早以悄悄地离我而去。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对待学生的根本态度是什么?我们是否认为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学习者,还是将他们看作是一群没有规矩的麻烦制造者?我们是将教育看作是困难艰苦的过程,还是令人激动的探险历程?我们课堂中的沉闷或欢笑正能反映出我们对待学校和学习的态度。如果我们觉得白天的时间永远不够用,我们就是在传播恐慌、沮丧和急噪。如果我们的根本理念是把教学看作可怕的工作——劳累、疲乏、甚至危险,那么我们就会变得武断、僵化和恐惧。
如果我们认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奋发向上和挑战性的职业,我们就会充满热情、容忍和关怀。如果我们认为有足够的时间来教授我们的教材,改变学生的生活,我们将会充满平静和坚定。
热情和欢笑具有感染力,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具有创造性的思路,改变古板严肃的教育风格,成为一名欢笑教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知识。
我相信,当笑声和教育同行时,一切都成为可能。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
《瓦尔登湖》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线,串联起他在瓦尔登湖畔进行经济实验的始末,留给我无尽的想象与羡慕。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悟“人可以活得很简单,很从容,不必为了那物质财富而丧失了人是万物之灵的崇高地位”的道理。作者在《瓦尔登湖》中以瓦尔登湖为中心,辐射到周围众多地方,描写了他“以禽兽为邻”,在“豆田”耕作,与“村子”中的人交往等诸多生活细节。最后作者又以“春天”结尾,给我们奏响了新的生活乐章,并且他在“结束语”一篇中,这样说:“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看!这是一位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自然主义者,多么令人羡慕。
梭罗生活的地方是瓦尔登湖及其周围地区,但他细腻精致的笔调,却把我们带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他谈“瓦尔登湖周围的鸟、树、草、虫子”,更谈“更高的规律”。他认为,从一种特殊的意义上说,渔夫、猎人,及其他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从个人的劳作中提升到更高的人类法则,令我们视野开阔、高屋建瓴。在《瓦尔登湖》中,许多段落值得一品再品,让人陶醉。他在描写“倍克田庄”时,这样写到:便是德罗依德也要放弃他的'橡树林而跑到它们下面来顶礼膜拜了。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多么的令人神往。
在整部《瓦尔登湖》中,自然一直是主要背景,以大地为席,以苍穹为盖。梭罗在广阔的天地中像农夫一样耕种、收获,他很高兴,他说:古老的诗歌和神话至少表明,农事是一门神圣的艺术。在从事农耕的过程中,他也不忘“阅读”。即使在19世纪梭罗也感慨道:他们深信一本《圣经》的智慧就足够了,余生便在简易读物里荒废天赋单调地生活。在商品大潮的汹涌翻滚下,现代人的心灵像扁舟入海,漂浮不定。物质的丰裕,精神的贫穷。我们的身体一再扩充,而精神的领地却时时荒芜着。听听梭罗的忠告: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到多余的东西。灵魂的必需品,金钱一样也买不到。这样的忠告如梵音,对于我们无异于醍醐灌顶。
徐迟说:“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让我们追随着梭罗的足迹,抛弃那物质所带来的烦闷苦恼,感受那恬静美,聆听大师的哲音。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
“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每天的生活一定会充满温馨与感动;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充满幸福与激情;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智慧与阳光。”只是我读了美国作家黛安娜罗曼斯的《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一书后的感受。
当我走进了这本书的世界里从中得到很多东西。我深深感觉学生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所以一切教育要有乐趣,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发展,课堂要营造快乐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通过兴趣引导学习,避免过度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味学习带来的快乐。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沮丧、失望时常困扰着我,让我不再微笑,让我时常不得不去完成一节课或是一天的工作。这和第一位老师有什么区别呢?扪心自问,我不是一个没有热情的人,也懂得激励,可不知何时,那满腔的热情却被疲惫和无奈所取代,幽默、趣味早以悄悄地离我而去。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对待学生的根本态度是什么?我们是否认为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学习者,还是将他们看作是一群没有规矩的麻烦制造者?我们是将教育看作是困难艰苦的`过程,还是令人激动的探险历程?我们课堂中的沉闷或欢笑正能反映出我们对待学校和学习的态度。如果我们觉得白天的时间永远不够用,我们就是在传播恐慌、沮丧和急噪。如果我们的根本理念是把教学看作可怕的工作。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8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名为《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的书,从读完书的那天起,我的思想有了一定的改变——教育非常重要,绝对不能太过严肃!
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家长观察两名教师共同在一个七年级课堂教授社会研究课。课堂非常嘈杂,充满了频繁的中断和骚动。一个小时后,一位教师叹息着,对家长说,“这些孩子会让我短命的!你看到我们需要多么频繁地纠正他们吗?谢天谢地,今天的课终于结束了!我想我要赶紧回家睡觉!”她踉跄地走出教室,孤独地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第二位老师说:“他们多棒啊!情绪高昂,精力充沛!现在他们还有点散漫,但是我计划教他们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意义的方面。我希望这些中断不要令人不安。我的目标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会有时间捣乱!”
当家长问其秘诀所在时,这位老师回答道:“我的座右铭是:每天笑一笑,调皮捣蛋都跑掉。这是大的方向,所以我要花一年的时间和学生们在一起。”他步伐轻松的走出了教师,吹着口哨,挥舞着手臂。在短短的四分钟内,家长的.情绪由绝望转变为欣喜。毫无疑问,热情和轻松是具有感染力的。
我特别欣赏后一位老师,因为他出色、有激励能力、热情、幽默,更富有趣味性,总之,他身上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学生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所以一切教育要有乐趣,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发展,课堂要营造快乐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通过兴趣引导学习,避免过度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味学习带来的快乐。
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沮丧、失望时常困扰着我,让我不再微笑,让我时常不得不去完成一节课或是一天的工作。这和第一位老师有什么区别呢?扪心自问,我不是一个没有热情的人,也懂得激励,可不知何时,那满腔的热情却被疲惫和无奈所取代,幽默、趣味早以悄悄地离我而去。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对待学生的根本态度是什么?我们是否认为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学习者,还是将他们看作是一群没有规矩的麻烦制造者?我们是将教育看作是困难艰苦的过程,还是令人激动的探险历程?我们课堂中的沉闷或欢笑正能反映出我们对待学校和学习的态度。如果我们觉得白天的时间永远不够用,我们就是在传播恐慌、沮丧和急噪。如果我们的根本理念是把教学看作可怕的工作——劳累、疲乏、甚至危险,那么我们就会变得武断、僵化和恐惧。
如果我们认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奋发向上和挑战性的职业,我们就会充满热情、容忍和关怀。如果我们认为有足够的时间来教授我们的教材,改变学生的生活,我们将会充满平静和坚定。
热情和欢笑具有感染力,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具有创造性的思路,改变古板严肃的教育风格,成为一名欢笑教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知识。
我相信,当笑声和教育同行时,一切都成为可能。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9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单位,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对象和班级活动的主体,搞好学校工作特别是形成良好的学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班主任起着关键作用。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更新观念,班主任更应如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面对来自不同家庭、思想、学习、兴趣、个性各异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大家庭,如何把这个家庭引导组织成团结活泼,勤奋好学,文明守纪的班集体?如何使班里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呢?下面浅谈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做法:
1、严。
严是班主任带班的保证。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要严格要求学生必须要先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不迟到,仪容要规范,待人要亲切有礼貌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班主任能严格要求好自己,作为学生的好榜样,学生们也在老师的无言活动中不经不觉中已学会了严格要求自己了。在这样的前提下,班主任带班时严格要求学生已经是顺理成章之事了。当然,总会有一些不规范的学生,那么怎样严师出高徒呢?对这些学生的缺点错误,要及时批评教育,决不能姑息迁就,否则就不能带好班的。例如:我班有一位纠陈永权的男生,成绩历来都不错,近期就发现他有吸烟的现象。面对他这一情况,我就不能闭一只眼睁一只眼了,如果这种情况在班级蔓延开来,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我立即找他谈心,进行思想教育;还动用其他老师的力量,同学们的力量,家长的力量等来对他进行帮教,使他远离吸烟这种不良行为习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他的不良行为也开始改变了,将兴趣转移到学习和各项有益的文体活动中去,面对他的进步,老师、家长、同学们到感到高兴。
2、勤。
俗语说:勤能补拙。懒惰是班主任工作之大忌,班主任必须以三勤(勤抓、勤教、勤管)为手段,深入班级,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他们要勤提醒、勤督促、勤开导、勤教育。平时,老师要多观察,善于从平常的一些小事中发现隐患,及时提醒。比如: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爱玩,下课喜欢追逐嬉戏,夏季放学后喜欢到水库游泳,在路上骑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等,如不及时提醒,就会很容易发生事故。作为老师就要未雨绸缪,平时要勤说、勤讲、勤提醒。这样,通过勤而细致的工作,务实求真的作风来抓好班风建设,才能防患于未然,使班风、学风良好,学生学习积极,思想向上。
3、爱。
对学生奉献出真挚深沉的爱心,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大前提。只有用心去爱他们,才能了解他们的心灵,知道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以利于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既是严师,又是慈母,爱护他们,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这也可以说明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不仅要爱学生,还要将爱的种子播撒,让爱在每个学生心中发芽。如我班的林健洪同学,临近高考时出现放弃的情况。原来是他的`家庭发生变故,家庭经济出现困难,造成他的情绪低落,便萌发不参加高考的念头。知道这一情况后,我就找谈心,鼓励他战胜暂时的挫折,树立信心,不要辜负老师、父母、同学对他的期望。同学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他解决了一部分困难,让他重获高考的信心。通过这件事,使他感受到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集体的温暖,同时也让学生们懂得以爱待人的道理。当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真挚的友谊之桥时,班主任就能全面地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0
高效能教师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组织安排好课堂教学进程,并在第一周就建立教学的一致学、连贯性,井然有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高效能教师会用最初的两周时间教导学生们如何在一致连贯的教学氛围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课时少,与学生接触少,那么每节课的每分钟都很重要。提前做好课程的总体规划,每节课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断的沟通和磨合后,师生建立起一种可持久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课堂的稳定性和学习环境的安全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征:
1、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待;
2、是一位杰出的课堂管理者;
3、知道如何为学生掌握知识而设计课程。
教师的心态会对教学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第一点,如果教师对学生期望高,学生会得到积极的暗示,那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好运没有期望或期望值低的时候。至于课堂管理,在机房上课涉及到许多机房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座位、机房卫生、开机关机、整理电脑桌等等。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要学会控制课堂。至于对课程的掌握,书中提到三点:
1、教师应该懂得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有目标或有标准地学习概念或技能;
2、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懂得怎样传授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或标准;
3、教师应该明白如何并提供纠正行动,使学生能够熟悉概念或技能。
我想,无论是作为新教师还是已经教书多年的教师,都应该时时自省,不断提升自己。把教书不仅当成工作,还要从内心把自己定位成可以改变学生、影响学生人生的教育者。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1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让绝大多数的老师感到比较头疼的就是如何处理后进生的问题,比较听话的还好,虽然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但至少作业还是能基本完成的,而对于作业经常拖拉不做的,我们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一方面联系家长,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和后进生谈话,刚开始还是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的,但久而久之,家长听惯了孩子在学校的“不好表现”,也会对孩子失去信心,而孩子则会认为自己在老师的眼里就是一个差生,就更不想学习了。
作者克拉克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他的一个“问题”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他马上想到了和他的家长联系,但都没能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他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但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得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完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回想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也是把孩子的不好表现直截了当地告诉家长,而孩子表现好的方面就很少会去告之家长了。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书中所提的要求都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真正开始对这本书感兴趣时是在寒假里,我又再次拜读了这本书,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好学生要靠老师的激励、引导、督促教育才能成功。作者克拉克先生从细微处着手,通过对55个教育细节的处理,创造出教育奇迹。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例子,让读者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书中讲述的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书中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
还记得去年任教六年级时,我也碰到过类似的学生,打电话给家长告诉她孩子经常不做作业,家长直接跟我说;“我管不了她,我都放弃她了,老师你也别管她了。”后来再打电话她就再也没接过。如果那时我也象克拉克先生一样,先让家长了解孩子优秀的一面,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优秀是教出来的,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氛围,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更优秀。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承担着“立人”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静得下心来,学习,思考,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自己徜徉在思想和知识的海洋中,多一些书卷味儿,少一分铜臭气;多一分深邃,少一分浅薄;多一分高雅,少一分世俗。“多读方知书中味,勤写始觉笔有神。”因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没有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课堂将会变得那么空洞和无趣!一年来,我认真贯彻柳州市教师阅读年的精神和学校的读书活动方案,认真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计划,我认真阅读了必读和推荐读的书目。我将一年来的具体做法心得总结如下:
一、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
每天坚持抽时间读书,认真做好笔记,每个月撰写600字读书笔记以及读书心得。通过读书,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要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
二、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丰富自己的读书生活
学校认真落实了读书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我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这些活动分别有“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读书随笔”、“读书名言”、“读书与成就”的论坛活动、“讲述我的教育故事”、“阅读、工作、成长”演讲等主题活动。按照学校要求,我们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上传到学校的百果读书会上,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这种跨越空间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我们教师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读书活动,并且仔细倾听,认真做好笔记,及时记下点滴收获,按要求写一篇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并把这种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教学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不断读书,才能做一个卓越智慧的教师,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真正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
高效能教师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组织安排好课堂教学进程,并在第一周就建立教学的'一致学、连贯性,井然有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高效能教师会用最初的两周时间教导学生们如何在一致连贯的教学氛围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课时少,与学生接触少,那么每节课的每分钟都很重要。提前做好课程的总体规划,每节课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断的沟通和磨合后,师生建立起一种可持久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课堂的稳定性和学习环境的安全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征:
1、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待;
2、是一位杰出的课堂管理者;
3、知道如何为学生掌握知识而设计课程。
教师的心态会对教学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第一点,如果教师对学生期望高,学生会得到积极的暗示,那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好运没有期望或期望值低的时候。至于课堂管理,在机房上课涉及到许多机房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座位、机房卫生、开机关机、整理电脑桌等等。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要学会控制课堂。至于对课程的掌握,书中提到三点:1、教师应该懂得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有目标或有标准地学习概念或技能;2、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懂得怎样传授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或标准;3、教师应该明白如何并提供纠正行动,使学生能够熟悉概念或技能。
我想,无论是作为新教师还是已经教书多年的教师,都应该时时自省,不断提升自己。把教书不仅当成工作,还要从内心把自己定位成可以改变学生、影响学生人生的教育者。
上学期寒假,教委办赠送每位老师《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师的秘籍。它涵盖了八项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三心两解一关怀。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2
寒假中的一天,陪女儿到书店去买书,买了一本xx老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回家后仔细阅读品味,在读到其中反映xx老师心声的《xx老师》一文时,时时被xx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现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xx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xx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老师的话说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3
寒假中的一天,陪女儿到书店去买书,买了一本xx老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回家后仔细阅读品味,在读到其中反映xx老师心声的《xx老师》一文时,时时被xx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现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xx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xx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老师的话说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4
作为教师,要想永远胜任,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知、更新教学方法及教学观念。今年寒假,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的书。看了目录,感觉颇具诱惑力:A。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能教师(成功的教师必须了解和实践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质);B。第一特质:积极期望(高效能教师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望);C。第二特质:课堂管理(高效能教师是一个优秀的课堂管理者);D。第三特质:掌握课堂(高效能教师知道如何设计课程来帮助学生进步);E。全新的理解:从高效能教师成长为教师领袖(孜孜不倦地学习成长的教师最终会成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我虽不是什么成功教师,但是我也想成为一名高效能的教师,因为我也想具备高效能教师的特质: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望、做一个优秀的课堂管理者、想知道如何更合理的设计课程来帮助学生进步。
读了《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我更明确了需要努力的方向:高效能的课堂上,要的是老师的尽心尽智而不是大声叫嚷、发号施令,更不要打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一天是开学第一天,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学生们希望明确自己现在学的是什么,将要学什么。在这点上,他们不希望有任何的惊喜混乱。所以开学第一课我们不必忙着讲新课,而是应该细细地与学生们熟悉本学期的教材,让学生们都知道,这一学期,我们要学些什么。接下来的一到两周里我们应教导学生们如何在学习过程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学生比我们教师更向往一个井然有序的课堂。
对于我们教师,营造高效能的课堂首先要认真备课,尤其是备学生。如果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大打折扣,高效课堂无从谈起,教师备好课就传递给期待学生成功的信息,这也是高效课堂的必备信念。其次,要认真设计好课堂教学,诸如讲解、阐发、提问、演练之类的教学活动等,都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做到难易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另外,要加强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高效课堂这一最终目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中美国情有别,教学有异,但教育的基本原则不变教书育人。因此,我们从书中借鉴精华,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实现高校课堂,则是益生益师之事,何乐而不为?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5
寒假中的一天,陪女儿到书店去买书,买了一本xx老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回家后仔细阅读品味,在读到其中反映xx老师心声的《xx老师》一文时,时时被xx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现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xx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xx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老师的话说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6
书籍是面包!书籍是营养!
书籍是智慧!书籍是力量!
……
而当今时代,更是知识经济时代,所以教育部一再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终生学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参与课改,创新教法,变“知识型”教师为“科研型”教师。要创新、要科研,务必学习;要学习,要思考,务必读书。古人谓人生三味为:“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确,诗词怡情,哲思明理,历史博见,科学增智……无论那一门类的书,只要不是“伪书”,读之对我们都是有益的。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以前说过:“一息尚存要读书”。一个画家、一个耄耄老人尚且如此,应对知识更替、知识趋于爆炸的这天的我们,个性是我们这些为祖国未来授业解惑的教师,更应博览群书,顺应时代的发展,做时代的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
高尔基也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正是有了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书籍,人类才不断走向进步、走向礼貌、走向发达。当然,书籍也是个人进步、成功的基石。我国古代“手不释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作战,曾立下不少战功。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读书。
有一次,吴王孙权派他去守护一个重要的地方,临走前嘱咐他:‘你此刻掌管军政大权,应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把事情办好。’吕蒙听了,感到很为难,摇头说:‘军队里事情太多,哪有时光读书啊。’孙权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这话不对,时光是靠人挤出来的,我过去爱读书。主管国家大事以来,虽然很忙,还是挤出不少时光,攻读史书、兵书,收获很大。汉朝光武皇帝,领兵打仗很紧张,仍然手不离书本。你为什么不刻苦读书呢?’听了孙权的'话,吕蒙觉得很惭愧,心服口服。从此以后,他努力读书,知识越积越多。
有一次,吴国主将鲁肃和吕蒙讨论军事,吕蒙讲得很有见解。鲁肃听了十分高兴,他对吕蒙说:‘我以为你还是个大老粗呢,想不到你已变成了学问家,再不是过去的吕蒙了!’吕蒙笑着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咱们分别这么久,你还是用老眼光看我呢!’
之后,吕蒙做了吴国的主将,他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吕蒙能做吴国的主将,他的进步,就是靠书籍。一个舞刀弄枪的“粗人”也能勤奋学习,刻苦读书,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会有何不能?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早年也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数学教师,但他为揭开“歌德巴赫猜想”之迷,一有时光就进图书馆查阅资料。所借书籍,常常不分白天黑夜地攻读。一次,在路上读书,碰到了树上,他以为碰到了别人,赶紧说对不起……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光,不停地演算、证明,在不到6平方米的宿舍里,草稿摞的比人还高。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最后成功了。古今中外,不可计数的普通人都是透过自我废寝忘食地攻读、钻研,才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所以,古人说:“书犹药也,喜读之能够医愚。”还说:“读书,能够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广见识、养灵性。”我国古代,还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认为书是有香味的。的确,书就像一杯茶,一杯好茶,它需要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绝妙之处。而我认为:书,更像一位老朋友,一个忠实的、知识广博的朋友,她随时为你增知,使你广闻,开你眼界,促你进步……
读书吧,因为“开卷有益”,所以,我们乐闻书香。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7
假期中找到了一本好书《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这是一本在教育过程中起导航作用的书,它既适用于教育学生,又适用于教育孩子。结合书中的实例我对照了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反思总结如下:
一、教育过程中要让孩子愿意与你沟通。
“亲其师,信其道”,很多教师总喜欢让学生听自己的,但不善于与孩子沟通,喜欢做个指挥者,在这本书中,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但是处理方式各种各样,里面有与我观点相同的,也有完全不同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觉得教师一定要善于与学生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分析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教师要善于走进孩子的世界看问题。
在书中提到了接纳孩子的情绪这一观点:
1、不要否定学生的情绪(当情绪被否定的时候,学生容易失去勇气)
2、不要随意批评和忠告(老师出于好意,但学生在批评的环境中很难去考虑问题并承担责任)
3、不要概括和解释(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你的解释他很难听进去,也就很难奏效)
4、不要忽视学生的情绪,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为时,也要先接纳学生的情绪、愿望并作出反应。
在生活中,我遇到过类似的例子,我的儿子在考上了大学后,因为感觉所选学校和专业都很不理想,所以决定退学复读。当时我很郁闷,也许是因为自己的参考偏离了孩子的初衷,导致报考志愿失败,于是我尝试走进孩子的世界去看这个问题,做法跟书中的差不多,首先,我跟孩子沟通,电话、短信不断,让孩子知道他的不满情绪我能理解和接受。然后,我没有批评孩子,而是给孩子分析退学复读的利与弊,建议孩子自己拿主意。最后,告诉孩子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妈妈永远支持孩子的决定,结果孩子接受了我的建议,他给我的最后一条短信是这样写的:“老妈,这应该是你醒来的第一条短信,对不起,我不该那么武断,既然在来报名之前我就已经决定不后悔,现在我坚持我的选择,我想继续留在这里,这段时间又让你们操心了,我会好好努力的,我把今年当成高三,一定给你们考个好成绩回家,不用再为我担心了,转告爸爸。”接到短信的那一瞬间,我哭了,然后给孩子回了一条短信:“儿子,做出这样的决定我知道你很痛苦,但人生就是如此,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所以在做决定之前不妨想一想,我所选择的是最适合我的吗。儿子,妈妈冷静下来想想,觉得现在的大学真的挺适合你的,你的表现你的发展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退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之所以支持你退学,是因为当初报考志愿时给我留下的遗憾,我认为你大了也许更应该尊重你的决定,而你爸爸的态度开始让我清醒,他的坚决反对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应该替你冷静思考到一些问题,我是一个爱你的笨妈妈,儿子,你做的决定让妈妈很欣慰,我感觉我的小不点儿子终于长大了……”因为担心儿子,我跟他爸爸又坐车去看了看孩子,孩子状态不错,我们也就放心了。当家长如此,当老师也一样,师者父母心啊!
三、沟通交流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书中说的`: “无论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对,甚至有侵犯性的行为,他的行为我们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绪,或者说感情需要被接纳。但我们接纳的只是他的情绪,并非他的行为。”这一观点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在我自己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常常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劈头盖脸的就是批评。表面看效果不错,但隐患很多,这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单方面的批评很难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听一听,去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而不仅仅只是冰冷的命令。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接纳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发孩子的共鸣。获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教书育人意义重大,孩子的一言一行都需要教师的辛苦付出,善于沟通就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让学生乐于接受你的教育,只有你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里,他才能反馈他的喜怒哀乐,才能让你找到教育的契机,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有一首主题曲这样唱道“为爱放手,让心自由,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美丽哀愁。”让我们也放开手,做好心灵的沟通,让每一个自由的生命都能绽放他的美丽人生吧!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8
高效能教师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组织安排好课堂教学进程,并在第一周就建立教学的一致学、连贯性,井然有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高效能教师会用最初的两周时间教导学生们如何在一致连贯的教学氛围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课时少,与学生接触少,那么每节课的每分钟都很重要。提前做好课程的总体规划,每节课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断的.沟通和磨合后,师生建立起一种可持久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课堂的稳定性和学习环境的安全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征:
1、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待;
2、是一位杰出的课堂管理者;
3、知道如何为学生掌握知识而设计课程。
教师的心态会对教学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第一点,如果教师对学生期望高,学生会得到积极的暗示,那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好运没有期望或期望值低的时候。至于课堂管理,在机房上课涉及到许多机房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座位、机房卫生、开机关机、整理电脑桌等等。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要学会控制课堂。至于对课程的掌握,书中提到三点:1、教师应该懂得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有目标或有标准地学习概念或技能;2、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懂得怎样传授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或标准;3、教师应该明白如何并提供纠正行动,使学生能够熟悉概念或技能。
我想,无论是作为新教师还是已经教书多年的教师,都应该时时自省,不断提升自己。把教书不仅当成工作,还要从内心把自己定位成可以改变学生、影响学生人生的教育者。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9
上学期寒假,教委办赠送每位老师《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师的秘籍。它涵盖了八项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三心两解一关怀。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
童心是走进学生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在我从教的这几年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他没什么兴趣,经常做小动作发呆。但由于他很聪明,所以成绩还是可以保持在优秀。刚开始我一直在苦恼对于这样一位聪明的学生要怎样激发他的兴趣和潜能呢?直到有一次我带他们到多媒体室上课,我发现他从来没有这么认真投入到课堂,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我想难得他这么认真,应该好好表扬,激励一下。突然他站起来问老师,那个是你做的吗?怎么做的啊?(他指的课件里的动画)一连串的追问,让我发现他对电脑很感兴趣。后来我就让他加入电脑兴趣组,他在兴趣组里是年龄最小,但也是学得最勤的一个。我趁机与他谈心:你要想学好电脑,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做基础,比如学好语文的拼音是打字的关键、学好美术配色是电脑绘画的基础、数学知识更是与电脑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后,我发现他在数学课上就比较注意听了,其他老师也反映说他进步很大。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只要我们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走进孩子的心里。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工倍。
责任心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责任心是这个社会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做人需要道德约束和责任心。作为教师,责任心就是教师应具备的高尚师德。只有在责任心的驱动下,教师才会爱岗敬业、言传身教、钻研进取、关爱学生。可以说,责任心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我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作负责,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就是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一个教师只有把教书这个事业确认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时,才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表现出责任心。二是对学生负责。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三是要对学校负责。所谓对学校负责,就是要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诠释一个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展现教师的风采。四是要对自己负责。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要求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始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成为学生成才报国的引领者。既然我们选择了在黑板前站立,我们就选择一以种永恒的姿势,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更是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对于我来说,到达卓越这一境界还需要一段路,但我还是会努力先从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做起,努力的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向卓越的老师看齐。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0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如今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自己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最近阅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受益匪浅,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几点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他的第二十八条建议里,他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这种劳动主要是指动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劳动,而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让他将各种事实联系起来去考虑。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就出自这一条建议。在这条建议中,他不仅强调阅读,而且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说,我看到,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确实包含思想的手工劳动对于锻炼学生的智慧,促进他思维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还列举了四种应当使学生选择的劳动方式,在我看来,在四五十年前苏联能够进行的这些劳动,在我们中国恐怕是找不到了。不是条件达不到,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样去做。像他说的那些设计制作各种装置、机械、仪器的活动室,那些家业实验活动基地,有几所学校愿意去做呢?特别是农业劳动,他说,我深信,农业劳动——这是最能启迪智慧的劳动活动的种类之一。可是,在我们的城市学校,几乎已经绝迹了。
这不知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即使是实验室,有多少学校能真正重视它的建设呢?
建议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条都是说培养学生记忆力的。
记忆力,不管对于学生的学习或者是成人的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凡在学习上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无一不是具有比较强的记忆力,那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呢?靠死记硬背能锻炼出好的记忆力吗?苏氏在这两条建议中做出也比较详细的说明。在他的文章里,他特别反对“死记硬背”,他会这种记忆方法“甚至会造成幼稚病,简直会把人变成傻瓜”。
那么他强调的是怎样的一种记忆方法呢?他说,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有理解的记忆。也就是说,在记忆的过程中,不随意记忆占得成分越大,他可能记忆的东西就越牢固。
怎样才算是有理解的记忆,如何将记忆长久的保持下来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向老师们提出了一个建议,也就是要确定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之间的合理比例。他说,假如我们把六年级学生需要记住的教材量用x表示,那么学生就应当同时思考和理解多出好几倍的教材:3x。同时,这些不随意识记的东西要和随意识记的东西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虽然不一定是最为直接的联系,但也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由不随意识记随时能勾起随意识记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随意识记(比如阅读的书籍)有助于使人的思想活跃起来。人的思想活动越积极,他的随意记忆就越发达,他保持和再现大量材料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一个人思考过的材料比教科书要记熟的材料多好几倍,那么再照教科书去识记(熟记)就会是死记硬背。
在这里,苏氏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学生知道得越多,他不理解的地方也就越多,而不理解的地方越多,他学习教科书的正课也就越容易。这种现象,想想也不难理解,一个学生学会了各个知识间的联系,他就会举一反三,从而在他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一棵自己的“知识树”,里面即使有一部分知识有了遗忘,他也会很快地从某一根枝条出发,循着枝枝蔓蔓找到那一个所需要的部分知识。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知识的整体概念,让他所掌握的知识如中药铺中那一个个排放整齐而有序的药匣子,如何需要哪种“药材”,就会很快地抽取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每一种知识所伸展的触角都要有所了解,只有他的触角伸得越长,他才会很快地找到。“学前期和小学学习期,是为牢固的记忆力打下基础的最佳时期。应当注意的是,那些关于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的重要原理,不要让儿童通过专门的背诵去掌握,而应当让他们在直接观察的过程中去掌握。”
品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我深深地感到: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素养。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的、活泼的、健康的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浇灌、呵护,才得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我最近阅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十七建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喜欢做的事》,深切感受到在当前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就此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以学生适当的引导,毕竟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深刻,思想还不够成熟。那么应该培养学生喜欢做哪些事呢?这里我有几点体会。
一、如何建立师生友谊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
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他们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我认为这些看法是错误的。建立跟学生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因此,要有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交流。
二、平等、民主地与学生相处
记得自己上学时,对老师必恭必敬,对老师说的话也是惟命是从,不敢有半点不敬和怀疑。可现在的学生却不同,他们和老师有说有笑,有时,老师不对的地方他们敢当面挑刺,和老师说话也总以一种同辈人的语气,似乎老师在他们眼里算不了什么。一开始有点接受不了学生的这种态度,但读了此书,受到启发:虽然学生是未成年人,认识问题有不可克服的局限,但发扬民主却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民主就是凡事多商量,在商量中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商量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在建立民主的氛围中,需要特别注意对话的平等,这是所谓商量的意义所在。民主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共识和基本追求,也是社会理性的重要标志。
三、阅读
我们可以看出,在书中众多的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作者提到:“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重要发源地”,他还说:“你应当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因此,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他的这一番话,可以看出他对学生喜欢上阅读是何等的重要。
四、应当引导每个学生去接近的学好的发源地。
那就是使他特别喜欢一门学科,然后由这门学科引申开去,去参加与此学科有关的各种活动,思考与此有关的各种问题。从而确立起自己的爱好,在这一方面,我们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反问一下自己,你去努力让你的学生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了吗?
我们每一位教师,能够对待差生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有耐心,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善于思考,相信学生在你的手下会越来越进步。
通过读书,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我”做起,从“心”做起!
一、一切始于责任
责任心比知识能力更重要。树立责任心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是培养人的工作,小学教育是启蒙阶段,小学生善于模仿,而不善于辨别是非,他们心灵纯洁,可塑性很大,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会去效仿,如果他们遇到的是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无疑是打下了良好的奠基石;而相反呢?我们姑且保守地计算,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三年教出一批(五十名)学生,那么工作三十年就会有五百名学生受到大小程度不同的影响。有人说:责任,人人具备了它,一个民族将振兴;一个民族具备了它,一个国家将走向繁荣。而作为教师,有了责任心,你将影响的也许会是一个人的一辈子!一旦我们有了较强的责任心,那我们就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就会如花朵绽放,清香四溢,它就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敞开心扉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孜孜以求,刻苦钻研。
我认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我们就应该把它看做一份光荣的事业,必须树立起应有的责任心,担负起这份责任,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计报酬地工作着,享受着这份责任所赋予的快乐。
二、严于律已,为人师表
如今的我,走进教师行列已十几年,也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每一次的家访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一位家长对子女殷殷期望,也越来越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的重大。我努力加强师德修养,争取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要学生每天早读午写不能迟到,自己就坚持每天提前十分钟到教室门口,不管风吹雨打或身体不适都从没更改过。开始还有个同学迟到,但当他们来到教室,看到老师已在教室等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慢慢地也就能准时到校了。我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消灭错别字,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练写粉笔字,做到板书秀丽简洁,作业认真批改,及时圈出错别字,并示范一个正确的字让学生对照改正;在写《学生手册》中的评语时,我先打草稿,反复修改,注意用词准确,书写端正。我要求学生礼貌待人,五讲四美,我自己就先以和蔼可亲的姿态出现在家长、学生面前,主动和家长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及时了解情况,从不摆架子。批评学生注意方法方式,以理服人,使用文明用语。这样,学生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记得那时当一年级学生的班主任,学生特别爱模仿,许多家长都对我说:“老师,您真是教育有方,我的孩子回到家,总是模仿您的样子当小老师,连说话的语气、走路的样子也在学呢!”听到这些话,我的心情无比舒畅,也真正体会到:“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三、坚持学习是切实提高质量的保证
都说教学相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必须学习,才能跟得上世界前进的脚步。我们要引导我们的学生面向未来,走向世界,我们自己就要先一步地探好路子,才有可能扮好领路人的角色。把握每个时机给自己充电加油,做到每时每刻都是最佳状态,才能迎接挑战,上好每一节课,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若是连我们自己都无法走出这一步,我们的学生又怎能跟得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落在我们的肩上,任重而道远,我们更应该责无旁贷地读书,教学相长,充实自己。
自古以来,人们把教师称为“园丁”、“蜡烛”、“人梯”……把教师说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个个光荣的称号不正是人们对我们满怀的期望吗?我们只有把“提高质量”始终放在心上,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不辜负人们托付于我们的重任啊!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1
高效能教师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组织安排好课堂教学进程,并在第一周就建立教学的一致学、连贯性,井然有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高效能教师会用最初的两周时间教导学生们如何在一致连贯的教学氛围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课时少,与学生接触少,那么每节课的每分钟都很重要。提前做好课程的总体规划,每节课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断的沟通和磨合后,师生建立起一种可持久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课堂的稳定性和学习环境的安全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征:
1、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待;
2、是一位杰出的课堂管理者;
3、知道如何为学生掌握知识而设计课程。
教师的心态会对教学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第一点,如果教师对学生期望高,学生会得到积极的暗示,那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好运没有期望或期望值低的时候。至于课堂管理,在机房上课涉及到许多机房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座位、机房卫生、开机关机、整理电脑桌等等。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要学会控制课堂。至于对课程的掌握,书中提到三点:1、教师应该懂得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有目标或有标准地学习概念或技能;2、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懂得怎样传授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或标准;3、教师应该明白如何并提供纠正行动,使学生能够熟悉概念或技能。
我想,无论是作为新教师还是已经教书多年的教师,都应该时时自省,不断提升自己。把教书不仅当成工作,还要从内心把自己定位成可以改变学生、影响学生人生的教育者。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2
魏书生认为,尊重别人是一种本事,“不会尊重人,从高层次上讲,享受不到尊重人的那种自豪感和幸福感;从低层次上讲,自我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魏书生很尊重自我的学生,学生只要有一点提高,他就表扬;学生犯了错误,他也不直接批评,而是用唱歌、写说明书等形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更让我感动的可是,魏书生还十分注重点燃后进学生的期望之火,善于帮忙学生寻找长处,发展长处。魏书生以往讲过这样一件事:新学期,有两个全校最差的学生进了他的班,他要求这两个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人找到自我的优点”。学生说没有优点魏书生则说:“不可能,我都替你找出两条了”还有一个学生向魏书生坦言“我学的不好,只考了8分。”而魏书生则一脸惊喜:“你一不听讲,二不写作业,三又不看书,还能得8分,这是天赋啊!”我想,类似的故事,魏书生肯定还有很多很多,他善于研究后进学生的心理特点,扬其长而避其短,不断增强后进学生的内部驱动力,真正体现了“不拘一格,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其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他所说的“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人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忙、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明显提高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权叶,当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不论过去此刻还是未来,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存在。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教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用同情心去唤醒儿童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忙他们清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3
作为一名教师,从书本中吸取知识是再正常不过了。但作为一名幼儿园的幼教,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能去“读书”了。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变得方便,但同样,生活的节奏也变的更快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很少再有机会去接触书本,甚至是电子书籍。
而在这次的阅读活动中,我们意外的得到了参与阅读的要求。尽管很意外,但是对我来说,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充电机会。对于这次的阅读,我选择了基本与幼儿相关的书籍以及一些童话。这些都能给我的工作带来帮助。以下,是我读书的心得体会:
一、对幼儿知识书籍的感受
这次的阅读,给了我很多的收获,尤其是这些幼教知识书籍,这些书籍记载的都是一些篇幅较短的实用知识经验,我每次都是趁着幼儿午睡或者自己休息的空闲时间来阅读。
尽管只是利用零碎的时间来看书,但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帮助可不小。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中,有不少都是非常实用性非常强的经验!我们老师之间常常互相交流,但是却渐渐的沿用了一套在学校中教导的方法。但是通过阅读,我学习到了不少更为出色的小技巧。这些不仅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方式,更让我在各种活动和游戏中想出了不少的好点子!大大的丰富了我的教学。
此外,我也学习到了不少的幼儿知识,并且认识到了我们平常一些习惯中的错误,我不仅仅自己吸收了这些经验,并且还和老师们交流,经验,将自己的收获交流了出去,让读书的效益更大化!
二、对童话阅读的体会
选择了童话,本身是为了让我能更多的掌握也些教学材料,也能成为一些实用的比喻。但是,通过童话的阅读,我发现受益的不仅仅是幼儿,看着这些童话中的美好故事,我自己也深受其感染,在教学中要和更能理解幼儿们的行为习惯,并且能更好的去引导他们。
童话并不仅仅是安抚孩子们的故事,它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种帮助。
三、心得感受
此次的阅读,不仅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是让我更加的热爱这份工作。同时,我也在阅读中认识到,自己如今的知识并不足以完成教学,作为一名教师,我必须不断的累积,不断的丰富自己!为此,我会好好的保留这个阅读的好习惯,在今后的也不断的提升自己!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最新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建议,在原来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的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现在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教育故事,就像长河里的涓涓溪流,平淡而又长远;教育故事,平常中包藏着经典,蕴含着永远。每天,每周,每月,记录一个小故事,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呈现出来,可以帮助更多的老师拓宽视野,提升修养。让我们一起,记录下身边发生的一个个教育故事,提升自己,更为他人提供一个范例。相信我心一定有收获。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做为年轻教师的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教师只有再度做为学生,拿起书本,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不是一个终结点,而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使我对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4
作为教师,要想永远胜任,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知、更新教学方法及教学观念。今年寒假,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的书。看了目录,感觉颇具诱惑力:A。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能教师(成功的教师必须了解和实践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质);B。第一特质:积极期望(高效能教师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望);C。第二特质:课堂管理(高效能教师是一个优秀的课堂管理者);D。第三特质:掌握课堂(高效能教师知道如何设计课程来帮助学生进步);E。全新的理解:从高效能教师成长为教师领袖(孜孜不倦地学习成长的教师最终会成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我虽不是什么成功教师,但是我也想成为一名高效能的教师,因为我也想具备高效能教师的特质: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望、做一个优秀的课堂管理者、想知道如何更合理的设计课程来帮助学生进步。
读了《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我更明确了需要努力的方向:高效能的课堂上,要的是老师的尽心尽智而不是大声叫嚷、发号施令,更不要打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一天是开学第一天,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学生们希望明确自己现在学的是什么,将要学什么。在这点上,他们不希望有任何的惊喜混乱。所以开学第一课我们不必忙着讲新课,而是应该细细地与学生们熟悉本学期的教材,让学生们都知道,这一学期,我们要学些什么。接下来的一到两周里我们应教导学生们如何在学习过程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学生比我们教师更向往一个井然有序的课堂。
对于我们教师,营造高效能的课堂首先要认真备课,尤其是备学生。如果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大打折扣,高效课堂无从谈起,教师备好课就传递给期待学生成功的信息,这也是高效课堂的必备信念。其次,要认真设计好课堂教学,诸如讲解、阐发、提问、演练之类的教学活动等,都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做到难易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另外,要加强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高效课堂这一最终目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中美国情有别,教学有异,但教育的基本原则不变教书育人。因此,我们从书中借鉴精华,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实现高校课堂,则是益生益师之事,何乐而不为?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5
莎士比亚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句话向我们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书籍就像蔚蓝的大海,翻滚着文化的辉煌和厚重;就像肥沃的土地,蕴藏着思想的博大与精深;就像广阔的天空,给人力量,让人自新,催人奋进!
“营造书香校园,打造书香班级,让好书陪伴师生成长”是我校践行特色文学阅读活动的口号。这两年来,我们不断在努力践行着,组织学生的文学阅读活动一直在悄然无声中进行着,一如既往到今天。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在“文学阅读”这块热土上,我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和喜悦。渐渐地,我欣喜地看到,开展文学阅读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阅读本身,而是阅读之外的读书观念、读书习惯的养成,阅读方法的掌握,是为学生营造一种风气,一种氛围。
一、注重环境布置,营造书香氛围
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多读书、读好书,我们班建起了读书吧,取了一个童真而可爱的名字叫“小笔头读书吧”。班级图书角的创建倾注了我们的心血。我从图书馆借阅了几十本中外名著;孩子们也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书籍,有童话故事、中外名著、科技博览……全部图书都在班级图书角上整齐摆放着。同学们集思广益,制定了图书管理制度,并在学生中选出优秀的图书管理员。读书吧深深吸引着学生,课余饭后总能看到他们埋头看书的小身影,小小读书吧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二、通过文学阅读课加强对孩子们的阅读指导。
如今的书籍名目繁多,而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鉴别能力低,面对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或顺手拈来就读,或为猎奇而读,甚至读了一些不健康的读物,这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首先在选择读物上作好指导,如本学期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推荐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沈石溪系列动物小说等书籍。内容涉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的书。
接下来就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我利用语文课、阅读课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
我还鼓励学生大量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学会生疑、释疑、自主探究;在阅读中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在阅读中自己去获取、去探究、去寻觅、去掌握,去感受读书的乐趣;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在阅读中形成自主读书的良好习惯。
另外,每周一次的油城文学“我是快乐油城娃,我爱克拉玛依”循序渐进地开展着。我班阅读主题是“知油城历史,惜今日生活”。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了孩子的知识面,丰富了孩子们的见闻。
三、以活动为载体,享受浓郁书香
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创设阅读、延伸的机会,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将学生将阅读思考所获转化为自己的思考与表达,从而感受读书的快乐。
1、建立“读书漂流记”。孩子们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载在特定的笔记本上,三言两语也行,长篇大论也行,漫画也行,不拘一格,不定形式。
2、师生共读一本书。凡是学生读过的书我都一一进行了认真地阅读,然后利用阅读课和学生进行主题讨论。这样不但可以检验学生读书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阅读的乐趣。
3、开展智慧泉大评比活动。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精彩的字、词、句、段、篇,或读后感,记在学校所专门印制的智慧泉上,以丰富写作素材。然后定期进行评比展览。
4、亲子阅读享乐趣。我希望,阅读要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家庭,带动家庭来一起读书,共同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于是,我在家长会时与家长宣传读书的好处,教给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书的方法,同时利用校讯通、QQ群让家长明白近期要读的书……不断地宣传,不断地沟通,家长越来越重视读书,越来越关注读书了,这样倡导的亲子阅读才真正的启动起来,有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班级读书的氛围更好了,学生读书的热情更高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只有书声琅琅的班级才是真正的班级,喜爱读书的孩子才是未来年栋梁,喜爱读书的老师才能成为学生深深爱戴的老师,让书香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捧起心爱的书,诵读经典,牵手美文,共同构建令人仰慕的书香班级,打造最美书香校园。愿读书成为孩子最美的姿态,愿读书成为孩子永远的挚爱,让书香孩子浸润心灵。让我们“沐浴书香,悦读阅美”吧!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6
莎士比亚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句话向我们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书籍就像蔚蓝的大海,翻滚着文化的辉煌和厚重;就像肥沃的土地,蕴藏着思想的博大与精深;就像广阔的天空,给人力量,让人自新,催人奋进!
“营造书香校园,打造书香班级,让好书陪伴师生成长”是我校践行特色文学阅读活动的口号。这两年来,我们不断在努力践行着,组织学生的文学阅读活动一直在悄然无声中进行着,一如既往到今天。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在“文学阅读”这块热土上,我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和喜悦。渐渐地,我欣喜地看到,开展文学阅读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阅读本身,而是阅读之外的读书观念、读书习惯的养成,阅读方法的掌握,是为学生营造一种风气,一种氛围。
一、注重环境布置,营造书香氛围
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多读书、读好书,我们班建起了读书吧,取了一个童真而可爱的名字叫“小笔头读书吧”。班级图书角的创建倾注了我们的心血。我从图书馆借阅了几十本中外名著;孩子们也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书籍,有童话故事、中外名著、科技博览……全部图书都在班级图书角上整齐摆放着。同学们集思广益,制定了图书管理制度,并在学生中选出优秀的图书管理员。读书吧深深吸引着学生,课余饭后总能看到他们埋头看书的小身影,小小读书吧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二、通过文学阅读课加强对孩子们的阅读指导。
如今的书籍名目繁多,而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鉴别能力低,面对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或顺手拈来就读,或为猎奇而读,甚至读了一些不健康的读物,这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首先在选择读物上作好指导,如本学期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推荐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沈石溪系列动物小说等书籍。内容涉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的书。
接下来就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我利用语文课、阅读课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
我还鼓励学生大量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学会生疑、释疑、自主探究;在阅读中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在阅读中自己去获取、去探究、去寻觅、去掌握,去感受读书的乐趣;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在阅读中形成自主读书的良好习惯。
另外,每周一次的油城文学“我是快乐油城娃,我爱克拉玛依”循序渐进地开展着。我班阅读主题是“知油城历史,惜今日生活”。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了孩子的知识面,丰富了孩子们的见闻。
三、以活动为载体,享受浓郁书香
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创设阅读、延伸的机会,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将学生将阅读思考所获转化为自己的思考与表达,从而感受读书的快乐。
1、建立“读书漂流记”。孩子们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载在特定的笔记本上,三言两语也行,长篇大论也行,漫画也行,不拘一格,不定形式。
2、师生共读一本书。凡是学生读过的书我都一一进行了认真地阅读,然后利用阅读课和学生进行主题讨论。这样不但可以检验学生读书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阅读的乐趣。
3、开展智慧泉大评比活动。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精彩的.字、词、句、段、篇,或读后感,记在学校所专门印制的智慧泉上,以丰富写作素材。然后定期进行评比展览。
4、亲子阅读享乐趣。我希望,阅读要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家庭,带动家庭来一起读书,共同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于是,我在家长会时与家长宣传读书的好处,教给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书的方法,同时利用校讯通、QQ群让家长明白近期要读的书……不断地宣传,不断地沟通,家长越来越重视读书,越来越关注读书了,这样倡导的亲子阅读才真正的启动起来,有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班级读书的氛围更好了,学生读书的热情更高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只有书声琅琅的班级才是真正的班级,喜爱读书的孩子才是未来年栋梁,喜爱读书的老师才能成为学生深深爱戴的老师,让书香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捧起心爱的书,诵读经典,牵手美文,共同构建令人仰慕的书香班级,打造最美书香校园。愿读书成为孩子最美的姿态,愿读书成为孩子永远的挚爱,让书香孩子浸润心灵。让我们“沐浴书香,悦读阅美”吧!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7
这个月读了《做最棒的老师》一书,上面举了很多教育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这本书全方位地阐述了作为老师应有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把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
作为教师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时,切忌简单,粗暴,冲动的“热处理”,而应控制自己的言行,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错误。这就需要向慈母一样将爱播进学生的心田。心理学还告诉我们:人际交往融洽、和谐是以真诚为前提的。“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沟通。我们除了做好“严师”,“慈母”之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接触,推心置腹的和学生交谈,成为学生的“挚友”。
总之,作为一名好教师必须以多种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做一名好老师,就应该做一个勤于思考的思想者、勇于创新的探索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育理想的追求者。作一名好老师,一定要“做有心人、做有益事、以宁静的心态脚踏实地的做事”;要有理想、有思想、有激情、很认真、多读书、会反思、有韧劲。我们应该不断实现专业自主,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使自己尽快成为高素质的教师,不仅是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工作有情趣,生活有品味,做人上境界。
启示一:每天都不断反思和总结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 反思”的成长公式。作为一名老师,想要自我完善、不断提升,就需要不断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总结出规律和经验,才能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发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炼出精华和真理,才能不断地修炼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教学反思是老师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实有效的反思活动。翻开杂志,打开网页,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教师,成名的教师都有一个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它一方面让我们在教学中的正确的行为予以肯定,不断的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使我们自己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改正、自我完善。教学反思使我们拒绝平庸,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得以升华,使我们吐故纳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写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学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而在发现自己的优势,肯定一节课的亮点上花的功夫相对少了一点。同时,我们在反思时,往往写的都是教学反思,而忽略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的反思。所以,对于平日里与学生接触时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要认真地、耐心地反思,从中找到某种教育规律。再者,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往往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学经验,而没有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虽然做了好多年教师,偶尔也进行过教学反思,但创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老师终身受益。”教育随笔,不是为了晋升职称而炮制的论文,也不是为了课题交差而拼凑的“成果”。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全纪录,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只需我们抓住一天中的一个火花,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听课,也可以是网上,杂志上看到后的灵感。
启示二:教育的使命
“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地震中用生命诠释了教育使命的袁文婷老师用自己的行为震撼着活着的生命。“教师”这个职业真的不仅仅是一个换取劳动报酬的教书人,需要我们有灵魂的深度,思想的高度,这样才能做一个真正有责任的人。
我们不一定要做出多大的事业,但必然活到老,学到老,应该自觉地去做学问,有学问的人才更有自身的魅力。“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自身魅力的老师才能让学生难以忘。教育的魅力就是用自己渊博的见识,独立的见解去感染学生。人们把教师比作’蜡炬成灰泪始干”,比作铺石路等。这些注定了这个职业需要我们要把爱心无私地风奉献,把我们的心血真诚的倾洒,充满爱心和具有责任意识是教师道德的精髓,只有用爱心在学生心中栽下一颗尊重和风险的幼苗,那么他们的生命中会成长起一颗崇高人格的参天大树。
启示三:允许学生犯错误
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就不要老拿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犯错误,犯了错允许他们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有时我们会犯这样的错误,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反纪律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笔试为自己的孩子好呢?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误,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有些学生在读书方面实在是不行,没有这个能力,比如曾经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一开始我希望他能够认真学习,按时交作业,所以每天督促他,可后来的事实让我觉得这根本就不现实,所以决定原谅他,就转变策略,告诉他:学习不好没关系,可品德一定要好,希望他不要触犯校纪校规,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上课。
启示四: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五:教师每天的必修课“五个一工程”
我最欣赏的是李老师无论多忙,每天都要进行的“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个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在我们看来,这需要何等的毅力啊!然而,李老师却不觉得需要什么“毅力”,他把这样艰巨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已经变成了习惯,就像每天需要刷牙洗脸的习惯。这一切的一切,李老师做得有滋有味,做出了成绩,并乐在其中
启示六:做有思想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童心与爱心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书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回想从教几十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吗?工作之余从未主动思考一天或几天来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课堂,思考自己的学生。在接受各级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也只是习惯性的接受,很少主动去思考。近来,朱校长不断提起“做一名优雅的教师”,我想其第一步一定是要有思想,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应该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和追求。
“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没有创新的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书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惊讶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回想自己,真是惭愧,每次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放弃为自己充电。现如今,如火如荼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正在展开,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并且养成习惯,从中品尝思考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付出多少汗水,才会收获多少果实!
“做最棒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棒的老师呢?对于老师,教学经验来自于与学生们零距离的交流与接触,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论。试着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你会觉得教学原来是如此精彩!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就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8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课程改革。它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中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我有幸拜读了《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范梅南先生说,机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师要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条件。我以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 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 教师读书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课程改革。它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中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我有幸拜读了《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范梅南先生说,机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师要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我以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
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
第四,要有丰富的学识。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骋自如,找到偶发事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迅速地切入正题。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9
世间之书多矣,有些书读后如雁过无痕,在你的内心深处难以留下印迹;有些书读后宛如湖中涟漪,虽有一时的荡漾之美,可终究轻拂而过,难有深思。然而徐飞老师的著作《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读后则让人体验到醉后的清醒:醉是因为书中的文字像美酒一般,读之愈久便醉之愈沉;而清醒则是因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考与启示让人产生顿悟之感。
我很喜欢徐飞老师对气象一词的解读,在他看来一个气象万千的读书人,不拘泥于个人习见,不执著于一己私念,而是将生命打开,向一本本好书打开,向丰富多姿的生活打开,善于吞吐吸纳,如此才有一种开阖的气度。而我翻开这本书,则如同走进一个气象万千的生命,领略生命深处的诗与思、真与美。
未经思考的读书没有意义
文如其人。书中的文字如徐飞老师本人一样优雅和高贵,没有华丽的修饰,却能让人安静地思考。徐飞老师的QQ和微信昵称都是优雅的刺猬,他很喜欢这一称谓。优雅的刺猬典出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代表着外表坚硬而内心柔软、优雅高贵的读书人形象。在徐飞老师看来,锐利的刺容易伤害别人,而乏力的优雅却会成为美丽的空壳。深刻却不世故,圆润而不圆滑,正如徐飞老师所独具的文风特点:安静的文字背后浸润着哲理式的思考。
徐老师提倡作为思考者的阅读姿态在阅读时应伴随思考,反观生活。本书中,四大思考贯穿始终:对经典的思考,对阅读本身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教育的思考。
对经典的思考源于徐飞老师身上的学者情怀,这种情怀是对真理的渴求与探索。阅读经典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寻求智慧的旅程,通过阅读经典获取拂去幻影的慧眼,找到精神家园。对阅读本身的思考,使徐飞老师跳出了传统的阅读经验,在读书中学会读书,自我摸索出一套读书方法。无论是专业发展的主题性阅读,还是以言传言的表述性阅读,以及触类旁通式关联性阅读,这些阅读不断丰富徐老师的教育生活和内在生命。读书可以一步步去除遮蔽与狭隘,让我们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对于人生,徐飞老师用了成全一词,我想,这里的成全是对读书人的期许,是对人生的释然,人生的圆满便是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作为教师,徐飞老师用最厚重的笔墨书写了对教育的思考,书中的思考不仅包括对语文学科的思考,还有对教育理念、教育原理的思考。
徐老师每读一本书都会伴随思考,大多写成读书笔记,近几年,他单发表的读书笔记就达二十多万字。他以自身的读书姿态告诉我们:未经思考的读书没有意义。
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
徐飞老师将自己的读书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浪漫满足兴趣;第二阶段,现实应对工作;第三阶段,综合成全自己。只有经历一、二阶段的浪漫与功利,才能到达第三阶段中的成全自我生命的不断完整。这里的成全自己不局限于对现象的思考,而是抽象于自身的意识世界,反复咀嚼,将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为自己的结构。当读书超越功利层面到达审美层面,读书本身就是读书的目的。实际上,功利式阅读在短时间内或许见效,但这种片段式、割裂式的'阅读,会逐渐让读书成为一种负担,将思维僵化于单独的场域内,难以使人获得整体智慧的提升。
徐老师将玖玖雅集教师书友会的读书宗旨定为为学生读书,为自己读书。徐老师已将教师这一角色深深烙进了自己的生命里,他提倡,为学生读书,让读书提升自己的教育情怀与教学智慧。我想起著名关怀伦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内尔诺丁斯的重要观点:好教育就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往深处说,为学生读书与为自己读书并不是二元对立关系。教书是一门让师生获得更多幸福的职业,因为教师在阅读时将职业角色与自我人格合二为一,读书的过程是个人满足与服务学生的双重行为,它本就存在于教师本职工作的范畴,是教师实现自我的必然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徐老师所倡导的读书倾向是为着幸福的阅读。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一句话:在最后审判的那天,那些伟大的征服者、律师和政治家前来接受他们的奖赏王冠、桂冠或英名镌刻在不朽的大理石上。万能的上帝看到我们腋下夹着书走近时,他转过身来,不无歆羡地对彼得说:瞧,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读书。读书人不需要外在的奖赏,因为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伍尔芙的这一观点,在徐老师的这本书里也会有最好的呼应。
读书贵在转化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十足的读书人,这是高万祥先生对徐飞老师的评价。真正与十足所展现的是徐飞老师最纯粹的一面。一个纯粹的读书人将书本看成自己的挚爱,恰如呼吸,它一定会联结着心肺,呼吸之间含着你的气息、你的味道。同时,徐老师的读书又总是力图打通书与生活的通道,跳出书本的视野,与生活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结。
这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阅读成全自己,是从价值论的角度揭示教师读书的意义;第二章在读书中学会读书,是从方法论的角度介绍了教师读书的策略;第三章专业阅读的眼光,体现出学科特点,介绍了语文学科的读书智慧;后三章是徐老师的读书随笔,来一次思想的远行是哲学、教育学经典著作的读书随笔,心灵修行的艺术是文学作品的读书随笔,且教且读是教学方面的读书随笔。整本书既有读书意义及方法的讲述,更有具体生动的读书示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读书智慧。
徐老师读书,既有欣赏、接纳,也有批判、否定,但最重要的是要作用于生活。我很喜欢他的一个比喻读书如蚕。读过几本书,真不值得拿来说事,正如一只蚕吃掉几簸箕桑叶,是不值得炫耀的,关键还看吐出的丝是否白而长。评价读书人,不是看他读了多少本书,而是看他将书中的智慧转化了多少变成他生命的智慧。这段文字真是太精彩了!徐老师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但他不是闭门读书;徐老师似乎是实用主义的读书取向,但他不会功利世俗。
柏拉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而我认为,读书也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读《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下来的,我听到了内心深处冰层碎裂的声音,我也像徐老师一样,在水波荡漾中看到了越来越清晰的自我。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0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让绝大多数的老师感到比较头疼的就是如何处理后进生的问题,比较听话的还好,虽然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但至少作业还是能基本完成的,而对于作业经常拖拉不做的,我们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一方面联系家长,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和后进生谈话,刚开始还是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的,但久而久之,家长听惯了孩子在学校的“不好表现”,也会对孩子失去信心,而孩子则会认为自己在老师的眼里就是一个差生,就更不想学习了。
作者克拉克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他的一个“问题”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他马上想到了和他的家长联系,但都没能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他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但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得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完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回想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也是把孩子的不好表现直截了当地告诉家长,而孩子表现好的方面就很少会去告之家长了。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书中所提的要求都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真正开始对这本书感兴趣时是在寒假里,我又再次拜读了这本书,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好学生要靠老师的激励、引导、督促教育才能成功。作者克拉克先生从细微处着手,通过对55个教育细节的处理,创造出教育奇迹。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例子,让读者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书中讲述的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书中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
还记得去年任教六年级时,我也碰到过类似的学生,打电话给家长告诉她孩子经常不做作业,家长直接跟我说;“我管不了她,我都放弃她了,老师你也别管她了。”后来再打电话她就再也没接过。如果那时我也象克拉克先生一样,先让家长了解孩子优秀的一面,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优秀是教出来的,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氛围,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更优秀。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承担着“立人”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静得下心来,学习,思考,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自己徜徉在思想和知识的海洋中,多一些书卷味儿,少一分铜臭气;多一分深邃,少一分浅薄;多一分高雅,少一分世俗。“多读方知书中味,勤写始觉笔有神。”因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没有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课堂将会变得那么空洞和无趣!一年来,我认真贯彻柳州市教师阅读年的精神和学校的读书活动方案,认真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计划,我认真阅读了必读和推荐读的书目。我将一年来的具体做法心得总结如下:
一、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
每天坚持抽时间读书,认真做好笔记,每个月撰写600字读书笔记以及读书心得。通过读书,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要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
二、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丰富自己的读书生活
学校认真落实了读书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我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这些活动分别有“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读书随笔”、“读书名言”、“读书与成就”的论坛活动、“讲述我的教育故事”、“阅读、工作、成长”演讲等主题活动。按照学校要求,我们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上传到学校的百果读书会上,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这种跨越空间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我们教师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读书活动,并且仔细倾听,认真做好笔记,及时记下点滴收获,按要求写一篇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并把这种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教学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不断读书,才能做一个卓越智慧的教师,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真正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
高效能教师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组织安排好课堂教学进程,并在第一周就建立教学的一致学、连贯性,井然有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高效能教师会用最初的两周时间教导学生们如何在一致连贯的教学氛围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课时少,与学生接触少,那么每节课的每分钟都很重要。提前做好课程的总体规划,每节课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断的沟通和磨合后,师生建立起一种可持久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课堂的稳定性和学习环境的安全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征:
1、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待;
2、是一位杰出的课堂管理者;
3、知道如何为学生掌握知识而设计课程。
教师的心态会对教学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第一点,如果教师对学生期望高,学生会得到积极的暗示,那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好运没有期望或期望值低的时候。至于课堂管理,在机房上课涉及到许多机房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座位、机房卫生、开机关机、整理电脑桌等等。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要学会控制课堂。至于对课程的掌握,书中提到三点:1、教师应该懂得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有目标或有标准地学习概念或技能;2、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懂得怎样传授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或标准;3、教师应该明白如何并提供纠正行动,使学生能够熟悉概念或技能。
我想,无论是作为新教师还是已经教书多年的教师,都应该时时自省,不断提升自己。把教书不仅当成工作,还要从内心把自己定位成可以改变学生、影响学生人生的教育者。
上学期寒假,教委办赠送每位老师《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师的秘籍。它涵盖了八项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三心两解一关怀。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1
我很庆幸自我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
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书本,就是完善生命。教师的快乐,来自读书。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最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最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资料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个性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齐做同样的事,
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
虽然此刻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真谛!读书是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2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对知识的渴望都是无穷的,这个假期有幸读了《你能成为优秀教师》一书,我又一次享受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
作为教师只有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的理论思想与技能,才能始终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的更新,永远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上审时度势,不断激发勤奋工作的热情,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书中认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养:对工作敬业——竟也是创造价值的基础;对学校忠诚——忠诚是信赖的前提;对领导服从——服从是步迈协调的保证;对自己信任——自信是成长的基点;对他人欣赏——欣赏是快乐的源泉;对社会奉献——奉献是卓越人生的境界。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成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它不会一蹴而就,成功蕴藏在平凡的工作当中,生命的价值也蕴藏在平凡的工作当中,生命的价值离不开工作,工作是我们创造价值的平台,是体现人生价值的最佳场所,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自己的工作,并投入全部的热情。大家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干的是良心活,是呀,我们的身上担负着教育好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所以我们更应该要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与精力,读书。
我热爱我的工作,它让我得到尊重,得到幸福的满足,光有热爱是不够的,我要做的事在热爱的基础上如何让自己一步步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受人喜爱和尊重。作为教师,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多从孩子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凡是多问问大家的想法,做到对学生信任和欣赏。每个孩子都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我们应该多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尽可能的给大家创造一个战士自我的舞台,时刻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和孩子们,用阳光般的笑容感染周围的人,快乐是可以传播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所以要努力让敬业成为一种习惯,从小事开始,坚持天天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的做好,学会欣赏他人,多向同事学习与同事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欣赏。有句话叫“成功不必在我,团队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人人都有我们值得钦佩的地方,真诚的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喝彩!
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要做事,先做人,做好工作固然重要但为人之道才是根本。有德的人才可以把事作对,有了好的人品做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正气。做人要时刻保持一颗自律的心,看到自己的不足,守住自己的道德准则,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变会得到多少,若你没有得到那便是付出的不够,我们不该去埋怨别人,更不该起埋怨人生。没有谁辜负我们,辜负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最后,让我们心怀感激之情,感激我们周围的一切人和事。我们应该感激我们的学生,我们成绩的取得是应为我们有这帮优秀学生的表现,孩子们,真心的谢谢你们!是你们和我共同品尝工作中的酸苦,分享工作中的快乐,真心的谢谢!为了优秀的你们,今后我将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让我们一起加油!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3
寒假中的一天,陪女儿到书店去买书,买了一本xx老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回家后仔细阅读品味,在读到其中反映xx老师心声的《xx老师》一文时,时时被xx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现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xx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xx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老师的话说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4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一、时刻警醒自我
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有效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钱梦龙老师说: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这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为营造新课堂氛围和培养不宪政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开敞胸襟,乐于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赏、不自我封闭。与学生亲密交往、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埋诚相对,相互扶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长者、名师的指名和帮助,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
豁然大度,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不"同行相轻"也同样是一名有效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不断的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关系。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关心。教师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给予关怀。因此,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对教学过程负责。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都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学生未来负责。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因此,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对学困生负责。帮助学困生是教学工作的重任,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上、情感上应给予特殊的关顾,如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5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单位,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对象和班级活动的主体,搞好学校工作特别是形成良好的学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班主任起着关键作用。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更新观念,班主任更应如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面对来自不同家庭、思想、学习、兴趣、个性各异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大家庭,如何把这个家庭引导组织成团结活泼,勤奋好学,文明守纪的班集体?如何使班里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呢?下面浅谈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做法:
1、严。
严是班主任带班的保证。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要严格要求学生必须要先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不迟到,仪容要规范,待人要亲切有礼貌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班主任能严格要求好自己,作为学生的好榜样,学生们也在老师的无言活动中不经不觉中已学会了严格要求自己了。在这样的前提下,班主任带班时严格要求学生已经是顺理成章之事了。当然,总会有一些不规范的学生,那么怎样严师出高徒呢?对这些学生的缺点错误,要及时批评教育,决不能姑息迁就,否则就不能带好班的。例如:我班有一位纠陈永权的男生,成绩历来都不错,近期就发现他有吸烟的现象。面对他这一情况,我就不能闭一只眼睁一只眼了,如果这种情况在班级蔓延开来,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我立即找他谈心,进行思想教育;还动用其他老师的.力量,同学们的力量,家长的力量等来对他进行帮教,使他远离吸烟这种不良行为习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他的不良行为也开始改变了,将兴趣转移到学习和各项有益的文体活动中去,面对他的进步,老师、家长、同学们到感到高兴。
2、勤。
俗语说:勤能补拙。懒惰是班主任工作之大忌,班主任必须以三勤(勤抓、勤教、勤管)为手段,深入班级,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他们要勤提醒、勤督促、勤开导、勤教育。平时,老师要多观察,善于从平常的一些小事中发现隐患,及时提醒。比如: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爱玩,下课喜欢追逐嬉戏,夏季放学后喜欢到水库游泳,在路上骑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等,如不及时提醒,就会很容易发生事故。作为老师就要未雨绸缪,平时要勤说、勤讲、勤提醒。这样,通过勤而细致的工作,务实求真的作风来抓好班风建设,才能防患于未然,使班风、学风良好,学生学习积极,思想向上。
3、爱。
对学生奉献出真挚深沉的爱心,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大前提。只有用心去爱他们,才能了解他们的心灵,知道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以利于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既是严师,又是慈母,爱护他们,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这也可以说明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不仅要爱学生,还要将爱的种子播撒,让爱在每个学生心中发芽。如我班的林健洪同学,临近高考时出现放弃的情况。原来是他的家庭发生变故,家庭经济出现困难,造成他的情绪低落,便萌发不参加高考的念头。知道这一情况后,我就找谈心,鼓励他战胜暂时的挫折,树立信心,不要辜负老师、父母、同学对他的期望。同学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他解决了一部分困难,让他重获高考的信心。通过这件事,使他感受到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集体的温暖,同时也让学生们懂得以爱待人的道理。当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真挚的友谊之桥时,班主任就能全面地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6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崇高与快乐!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个性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齐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仍有拼命的工作热情,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我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完美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个性是在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朗诵一首诗。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学习的气氛也极为浓厚。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几年来,我因此收到学生许多贺年卡,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我的学生,首先务必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就应学会的,更就应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
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务必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必须会实现理想的。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7
当你是为了解惑求知而去读书,经常能体验到一种与智者谈话的乐趣;当一种新的观点或理论出现时,会使人感觉到眼前突然一亮;当长久的困惑一旦得到解决,便像走出了漫长的黑暗的隧道,一切都豁然开朗了。在上学的时候就看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却没有多大的见解。而工作以后,再次翻阅,能从中产生些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曾经翻过一位学生的英语书,写满了规律和语法,问他,都会吗?孩子摇摇头。其实,对于新授的东西,应该先让学生自己去探寻和发现,如果强塞给学生,那么他将永远都记不住。比如在教学生学习序数词时,对于基数词如何变成序数词,我怕学生会弄不清楚,原来打算,直接告诉他们变化规则,当上课临讲到这个的时候,我突然改变了主意,除了特殊的第一,第二,第三,其余的变化类型我各举了个例子,孩子们很快的发现了规律,将剩下的基数词换成了序数词。在稍微掌握了变化规则时,趁热打铁,让他们自己总结规律。如此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的东西,往往会记得更深刻。因为,这些东西是他们自己通过寻找后而掌握的。用同样的方法,讲了动词过去式加—ed的读音,学生掌握的也很好。
作为教师,积累和反思更能提高教师的创造力。比如,根据单词的音节教学生拼读单词,效果的确很好,而在学生用音节拼读法学习完单词后,当堂课就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发音,默写出单词,既让学生反馈了刚学的内容,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背单词的痛苦,更能让那些不
爱背单词的学生没偷懒的机会。又或者,以猜单词的方式,告诉学生该单词由几个字母组成,含有什么字母,既反馈了学生的单词读音,同时又奠定了学生记单词的基础,如此一来,学生背单词就轻松容易多了。
读书让人变得聪慧,变得坚韧,变得成熟。读书,给我带来思考,更多的是收获。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8
书籍是面包!书籍是营养!
书籍是智慧!书籍是力量!
……
而当今时代,更是知识经济时代,所以教育部一再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终生学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参与课改,创新教法,变“知识型”教师为“科研型”教师。要创新、要科研,务必学习;要学习,要思考,务必读书。古人谓人生三味为:“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确,诗词怡情,哲思明理,历史博见,科学增智……无论那一门类的书,只要不是“伪书”,读之对我们都是有益的。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以前说过:“一息尚存要读书”。一个画家、一个耄耄老人尚且如此,应对知识更替、知识趋于爆炸的这天的我们,个性是我们这些为祖国未来授业解惑的教师,更应博览群书,顺应时代的发展,做时代的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
高尔基也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正是有了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书籍,人类才不断走向进步、走向礼貌、走向发达。当然,书籍也是个人进步、成功的.基石。我国古代“手不释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作战,曾立下不少战功。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读书。
有一次,吴王孙权派他去守护一个重要的地方,临走前嘱咐他:‘你此刻掌管军政大权,应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把事情办好。’吕蒙听了,感到很为难,摇头说:‘军队里事情太多,哪有时光读书啊。’孙权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这话不对,时光是靠人挤出来的,我过去爱读书。主管国家大事以来,虽然很忙,还是挤出不少时光,攻读史书、兵书,收获很大。汉朝光武皇帝,领兵打仗很紧张,仍然手不离书本。你为什么不刻苦读书呢?’听了孙权的话,吕蒙觉得很惭愧,心服口服。从此以后,他努力读书,知识越积越多。
有一次,吴国主将鲁肃和吕蒙讨论军事,吕蒙讲得很有见解。鲁肃听了十分高兴,他对吕蒙说:‘我以为你还是个大老粗呢,想不到你已变成了学问家,再不是过去的吕蒙了!’吕蒙笑着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咱们分别这么久,你还是用老眼光看我呢!’
之后,吕蒙做了吴国的主将,他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吕蒙能做吴国的主将,他的进步,就是靠书籍。一个舞刀弄枪的“粗人”也能勤奋学习,刻苦读书,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会有何不能?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早年也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数学教师,但他为揭开“歌德巴赫猜想”之迷,一有时光就进图书馆查阅资料。所借书籍,常常不分白天黑夜地攻读。一次,在路上读书,碰到了树上,他以为碰到了别人,赶紧说对不起……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光,不停地演算、证明,在不到6平方米的宿舍里,草稿摞的比人还高。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最后成功了。古今中外,不可计数的普通人都是透过自我废寝忘食地攻读、钻研,才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所以,古人说:“书犹药也,喜读之能够医愚。”还说:“读书,能够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广见识、养灵性。”我国古代,还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认为书是有香味的。的确,书就像一杯茶,一杯好茶,它需要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绝妙之处。而我认为:书,更像一位老朋友,一个忠实的、知识广博的朋友,她随时为你增知,使你广闻,开你眼界,促你进步……
读书吧,因为“开卷有益”,所以,我们乐闻书香。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9
寒假中的一天,陪女儿到书店去买书,买了一本xx老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回家后仔细阅读品味,在读到其中反映xx老师心声的《xx老师》一文时,时时被xx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现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xx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xx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老师的话说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0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名为《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的书,从读完书的那天起,我的思想有了一定的改变——教育非常重要,绝对不能太过严肃!
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家长观察两名教师共同在一个七年级课堂教授社会研究课。课堂非常嘈杂,充满了频繁的中断和骚动。一个小时后,一位教师叹息着,对家长说,“这些孩子会让我短命的!你看到我们需要多么频繁地纠正他们吗?谢天谢地,今天的课终于结束了!我想我要赶紧回家睡觉!”她踉跄地走出教室,孤独地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第二位老师说:“他们多棒啊!情绪高昂,精力充沛!现在他们还有点散漫,但是我计划教他们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意义的方面。我希望这些中断不要令人不安。我的目标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会有时间捣乱!”
当家长问其秘诀所在时,这位老师回答道:“我的座右铭是:每天笑一笑,调皮捣蛋都跑掉。这是大的方向,所以我要花一年的时间和学生们在一起。”他步伐轻松的走出了教师,吹着口哨,挥舞着手臂。在短短的四分钟内,家长的情绪由绝望转变为欣喜。毫无疑问,热情和轻松是具有感染力的。
我特别欣赏后一位老师,因为他出色、有激励能力、热情、幽默,更富有趣味性,总之,他身上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学生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所以一切教育要有乐趣,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发展,课堂要营造快乐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通过兴趣引导学习,避免过度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味学习带来的快乐。
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沮丧、失望时常困扰着我,让我不再微笑,让我时常不得不去完成一节课或是一天的工作。这和第一位老师有什么区别呢?扪心自问,我不是一个没有热情的人,也懂得激励,可不知何时,那满腔的热情却被疲惫和无奈所取代,幽默、趣味早以悄悄地离我而去。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对待学生的根本态度是什么?我们是否认为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学习者,还是将他们看作是一群没有规矩的麻烦制造者?我们是将教育看作是困难艰苦的过程,还是令人激动的探险历程?我们课堂中的沉闷或欢笑正能反映出我们对待学校和学习的态度。如果我们觉得白天的时间永远不够用,我们就是在传播恐慌、沮丧和急噪。如果我们的根本理念是把教学看作可怕的工作——劳累、疲乏、甚至危险,那么我们就会变得武断、僵化和恐惧。
如果我们认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奋发向上和挑战性的职业,我们就会充满热情、容忍和关怀。如果我们认为有足够的时间来教授我们的教材,改变学生的生活,我们将会充满平静和坚定。
热情和欢笑具有感染力,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具有创造性的思路,改变古板严肃的教育风格,成为一名欢笑教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知识。
我相信,当笑声和教育同行时,一切都成为可能。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1
在经历了十七年的教学实践之后,我有幸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相遇,感触很多,作者从教师心灵的角度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极富灵感地表达了对教学的呼唤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热情洋溢,引人共鸣,让我豁然开朗,有重获教育生命之感。
翻开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首先吸引我的这一段话:“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然而在另一些时候,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如此无能为力——此刻的所谓教师就像无处藏身的冒牌货。于是敌人无处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那些我自以为熟知的学科,还有那有赖此业谋生的个人苦衷,都与我作对了。”
的确如此,在我从教十几年中,随着年龄、阅历、经验的增长,我体验过快乐和痛苦。我想这书是适合我的,我爱学生,我爱教学,我体会过在课堂上师生精彩的配合,有着因心灵的撞击而产生的教与学双方都感受到的欣喜,一堂课下来,自己都会久久回味。那时就是觉得天底下最幸福的职业莫过于教师。曾经,为着心灵的自由,带着美好的愿望,选择了教师作为职业,并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堂。但是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
面对自己的学生,面对眼前的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力量,无法扭转,我痛苦;面对学科教学,个人魅力与死板的课堂完全背道而驰,是身心分离的痛苦;面对外部的“教学要求”常常使得我们心灵失落,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心教学,失去了教学的勇气。正如书中所说:“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心灵失落。”
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带领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了我们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
读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世上并不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样的心情,而且看上去数量也并不少,快乐与痛苦并存,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在经历着的,我释然了。而且因为帕尔默,我发现了原来我的痛苦也是来自我对学生和教学的热爱,看来这也是种与幸福并存的痛苦了。我不必在恐惧中进行教学:我可以在好奇、希望、同感或诚实这些与我内心的恐惧一样真实的感受中教学。我可以有恐惧,但我不必置身心于恐惧之中——只要我愿意立足于我内心世界景观中的其他天地而教学。真诚对待存在的恐惧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恐惧本身为出发点,关注恐惧而不惧怕恐惧,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
《教学勇气》这本书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自身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在书的第一章中,作者就告诉我们,“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恰恰忽略了这点。平日,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人夸赞哪位老师课讲得好,总会说:“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答了出来。”“异口同声”不值得我们称赞,相反,应值得我们反思。教育,就是要教出个性卓然的不同的人,这个社会才会变得生机勃勃、纷繁多彩。如果学生们一个个行事、考虑问题、表达看法甚至生活习惯都一模一样,如砖模子里倒出来的,社会的和谐、祖国的兴盛、未来的发展,就会成为一个个五彩的肥皂泡。教师,不应只讲技术,而应讲艺术。对待每一个学生,首先,应把他当人,应让他自由地、充满阳光地向前向上发展。我们仅仅是引导,以我们心中的完美和优秀来引导他们,而不是加上种种束缚来约束他们。
其次,作者认为,优秀教师的核心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这讲的是榜样的力量,尤其时下,社会道德水平每况愈下,教师的品质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并不是仅仅需要情感与智慧就行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便有什么样的教学观,自然也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一万遍,不如自己做一遍。一个品德低下的教师,无论他技术怎样纯熟,我想,他也不会把学生教好。因为,学生在时时模仿着他的行为。
相反,一个好的教师,不需要繁多的话语,只要一个个动作示范,自会感染带动着学生。再次,作者强调了优秀教师的一个共同特点,“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做深层次的交流”,也就是我们说的,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的孩子,他们有思想,有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和他们进行感情交流,时刻地关心着他们。陶行知先生说:“教师与学生的脸是相对的,感情不能对立。”只有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快乐、健康地成长。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我们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
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我们教学中的唯一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应树立新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要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就是不断宽容他人,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倾听和发现他们真的心声,鼓励学生能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在全班面前大大方方地回答。要备课前先备他们,能深入学生,了解他们;在教学中有创造性地改变学生比较单一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立、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多彩的世界。
感谢帕克·帕尔默,感谢《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让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到教师需要的不仅是对教育的热情,对教育的执着,更需要时常倾听自己内灵深处的真实声音,积极感应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不断提升和调整自身的状态,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教学勇气》这本书犹如一瓶陈酿,越读越香醇。任何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就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恨它,它就是你的主人。”愿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我们都能找到教学的勇气、保持教学的勇气——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2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老师们!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读书笔记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前人写的读书笔记,想谈三种写法。一种叫“提要钩玄”,一种叫“采花酿蜜”,一种叫“开山铸铜”。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3
本书作者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任勇.他结合自己多年来给教师培训的鲜活案例以及曾潜心研究过的名师特征,用八个篇章,即名师篇、教学篇、课程篇、育人篇、学习篇、教研篇、艺术篇、发展篇,细化走向优秀之道,为我们娓娓道来“成为最优秀的数学教师”的秘籍。书中的案例、技巧和方法,都来源于他数年的课堂实践和理论研究,既令人倍感亲切又无比实用。
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教学永远都是不完美的艺术,但追求有魅力的教学,是所有老师的共同愿望。教学之道施展的主阵地是课堂,唯有聚焦课堂、激活课堂,才能回归教育本身。
教师要走向优秀,教学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立足于备课,决战与课堂,习惯于反思,是有智慧的教师的基本教学行为。”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应该首先精通他所教的学科,不懂得这一门学科或对这一门学科知道得不是很好,那么他在教学上就不会有成绩。”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精通所教的学科,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在书中,任勇分享了他的“育己”之道:天天学习,天天进步;终身学习,终身受益;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在任勇看来,教育科研使他由一名普通的师专生成为一名特级教师。教育科研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深奥难懂。我们完全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开始、从教学的细节做起。研究对象可以是我们的学生、班级乃至所教的年级、所在的`学校;研究的内容,可以是一次备课、一次讲课、一次作业批改、一道题、一次测验。教师的工作具有典型的实践性,为了提升实践和超越经验,目前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教学反思。
同时,作为教师要时时反思自己,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观、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以便调整、改进和提升。教师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二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应当指出的是,反思并非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思考和回顾,而是根据反思对象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反思方法和策略,达到反思的目的。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其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更是名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想要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就必须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尤其是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更是名师成长的重要历程。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学实践中一个过程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的教学实践的开始。只要我们对教学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一定能不断提高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学实践智慧,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在教学中,我也经常反思自己:
第一,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本节课中我用了哪些新的教育观念和理念,我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哪些是适合我的需要;我以往的言论和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我应该怎么做才能符合新理念的要求?。
第二,教师角色地位的反思。在本节课中,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是充当了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是承担起了知识的教授者、管理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角色;我在言行上是否体现出与学生的平等、合作与分享;我设计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现成的结论;。
第三,教育教学知识内容方面的反思: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否是准确无误的;我向学生介绍的知识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我是否使学生了解了知识的重点;我在课堂上是否非常熟练地把握知识的关联点;我的知识储备能否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等等。
第四,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过程的反思:我习惯使用的教育教学手段是什么,这些方式方法的效果如何;我在某一个环节中采用的方式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在遇到偶发事件时,我的处理方法是什么,效果如何,依据是什么;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整体感觉如何,同事、专家、学生等有何评价;自己最得意的环节是什么;我感到学生最感兴趣、受益最大的是什么;我准备如何改进等。
其实,每位教师都期望成为优秀教师,任勇老师的《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就为我们展现了一条走向优秀的道路。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获得别人的尊重,赢得社会的认可。尽管优秀之路艰辛而遥远,但许多教师始终坚持探索,并留下了成长的足迹。只要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只要经得起教育探索的艰辛,一路坚持不懈,平凡的教师也能一点点地走向优秀,实现人生的价值和追求。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4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单位,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对象和班级活动的主体,搞好学校工作特别是形成良好的学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班主任起着关键作用。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更新观念,班主任更应如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面对来自不同家庭、思想、学习、兴趣、个性各异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大家庭,如何把这个家庭引导组织成团结活泼,勤奋好学,文明守纪的班集体?如何使班里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呢?下面浅谈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做法:
1、严。
严是班主任带班的保证。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要严格要求学生必须要先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不迟到,仪容要规范,待人要亲切有礼貌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班主任能严格要求好自己,作为学生的好榜样,学生们也在老师的无言活动中不经不觉中已学会了严格要求自己了。在这样的前提下,班主任带班时严格要求学生已经是顺理成章之事了。当然,总会有一些不规范的学生,那么怎样严师出高徒呢?对这些学生的缺点错误,要及时批评教育,决不能姑息迁就,否则就不能带好班的。例如:我班有一位纠陈永权的男生,成绩历来都不错,近期就发现他有吸烟的现象。面对他这一情况,我就不能闭一只眼睁一只眼了,如果这种情况在班级蔓延开来,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我立即找他谈心,进行思想教育;还动用其他老师的力量,同学们的力量,家长的力量等来对他进行帮教,使他远离吸烟这种不良行为习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他的不良行为也开始改变了,将兴趣转移到学习和各项有益的文体活动中去,面对他的进步,老师、家长、同学们到感到高兴。
2、勤。
俗语说:勤能补拙。懒惰是班主任工作之大忌,班主任必须以三勤(勤抓、勤教、勤管)为手段,深入班级,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他们要勤提醒、勤督促、勤开导、勤教育。平时,老师要多观察,善于从平常的一些小事中发现隐患,及时提醒。比如: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爱玩,下课喜欢追逐嬉戏,夏季放学后喜欢到水库游泳,在路上骑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等,如不及时提醒,就会很容易发生事故。作为老师就要未雨绸缪,平时要勤说、勤讲、勤提醒。这样,通过勤而细致的工作,务实求真的作风来抓好班风建设,才能防患于未然,使班风、学风良好,学生学习积极,思想向上。
3、爱。
对学生奉献出真挚深沉的爱心,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大前提。只有用心去爱他们,才能了解他们的心灵,知道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以利于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既是严师,又是慈母,爱护他们,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这也可以说明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不仅要爱学生,还要将爱的种子播撒,让爱在每个学生心中发芽。如我班的林健洪同学,临近高考时出现放弃的情况。原来是他的家庭发生变故,家庭经济出现困难,造成他的情绪低落,便萌发不参加高考的念头。知道这一情况后,我就找谈心,鼓励他战胜暂时的挫折,树立信心,不要辜负老师、父母、同学对他的期望。同学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他解决了一部分困难,让他重获高考的信心。通过这件事,使他感受到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集体的温暖,同时也让学生们懂得以爱待人的道理。当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真挚的友谊之桥时,班主任就能全面地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5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崇高与快乐!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个性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齐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仍有拼命的工作热情,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我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完美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个性是在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朗诵一首诗。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学习的气氛也极为浓厚。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几年来,我因此收到学生许多贺年卡,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我的学生,首先务必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就应学会的,更就应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
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务必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必须会实现理想的。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6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让绝大多数的老师感到比较头疼的就是如何处理后进生的问题,比较听话的还好,虽然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但至少作业还是能基本完成的,而对于作业经常拖拉不做的,我们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一方面联系家长,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和后进生谈话,刚开始还是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的,但久而久之,家长听惯了孩子在学校的“不好表现”,也会对孩子失去信心,而孩子则会认为自己在老师的眼里就是一个差生,就更不想学习了。
作者克拉克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他的一个“问题”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他马上想到了和他的家长联系,但都没能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他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但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得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完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回想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也是把孩子的不好表现直截了当地告诉家长,而孩子表现好的方面就很少会去告之家长了。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书中所提的要求都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真正开始对这本书感兴趣时是在寒假里,我又再次拜读了这本书,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好学生要靠老师的激励、引导、督促教育才能成功。作者克拉克先生从细微处着手,通过对55个教育细节的处理,创造出教育奇迹。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例子,让读者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书中讲述的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书中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
还记得去年任教六年级时,我也碰到过类似的学生,打电话给家长告诉她孩子经常不做作业,家长直接跟我说;“我管不了她,我都放弃她了,老师你也别管她了。”后来再打电话她就再也没接过。如果那时我也象克拉克先生一样,先让家长了解孩子优秀的一面,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优秀是教出来的,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氛围,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更优秀。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承担着“立人”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静得下心来,学习,思考,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自己徜徉在思想和知识的'海洋中,多一些书卷味儿,少一分铜臭气;多一分深邃,少一分浅薄;多一分高雅,少一分世俗。“多读方知书中味,勤写始觉笔有神。”因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没有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课堂将会变得那么空洞和无趣!一年来,我认真贯彻柳州市教师阅读年的精神和学校的读书活动方案,认真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计划,我认真阅读了必读和推荐读的书目。我将一年来的具体做法心得总结如下:
一、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
每天坚持抽时间读书,认真做好笔记,每个月撰写600字读书笔记以及读书心得。通过读书,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要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
二、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丰富自己的读书生活
学校认真落实了读书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我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这些活动分别有“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读书随笔”、“读书名言”、“读书与成就”的论坛活动、“讲述我的教育故事”、“阅读、工作、成长”演讲等主题活动。按照学校要求,我们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上传到学校的百果读书会上,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这种跨越空间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我们教师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读书活动,并且仔细倾听,认真做好笔记,及时记下点滴收获,按要求写一篇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并把这种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教学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不断读书,才能做一个卓越智慧的教师,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真正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
高效能教师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组织安排好课堂教学进程,并在第一周就建立教学的一致学、连贯性,井然有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高效能教师会用最初的两周时间教导学生们如何在一致连贯的教学氛围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课时少,与学生接触少,那么每节课的每分钟都很重要。提前做好课程的总体规划,每节课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断的沟通和磨合后,师生建立起一种可持久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课堂的稳定性和学习环境的安全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征:
1、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待;
2、是一位杰出的课堂管理者;
3、知道如何为学生掌握知识而设计课程。
教师的心态会对教学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第一点,如果教师对学生期望高,学生会得到积极的暗示,那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好运没有期望或期望值低的时候。至于课堂管理,在机房上课涉及到许多机房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座位、机房卫生、开机关机、整理电脑桌等等。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要学会控制课堂。至于对课程的掌握,书中提到三点:1、教师应该懂得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有目标或有标准地学习概念或技能;2、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懂得怎样传授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或标准;3、教师应该明白如何并提供纠正行动,使学生能够熟悉概念或技能。
我想,无论是作为新教师还是已经教书多年的教师,都应该时时自省,不断提升自己。把教书不仅当成工作,还要从内心把自己定位成可以改变学生、影响学生人生的教育者。
上学期寒假,教委办赠送每位老师《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师的秘籍。它涵盖了八项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三心两解一关怀。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7
“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每天的生活一定会充满温馨与感动;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充满幸福与激情;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智慧与阳光。”只是我读了美国作家黛安娜罗曼斯的《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一书后的感受。
当我走进了这本书的世界里从中得到很多东西。我深深感觉学生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所以一切教育要有乐趣,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发展,课堂要营造快乐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通过兴趣引导学习,避免过度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味学习带来的快乐。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沮丧、失望时常困扰着我,让我不再微笑,让我时常不得不去完成一节课或是一天的`工作。这和第一位老师有什么区别呢?扪心自问,我不是一个没有热情的人,也懂得激励,可不知何时,那满腔的热情却被疲惫和无奈所取代,幽默、趣味早以悄悄地离我而去。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对待学生的根本态度是什么?我们是否认为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学习者,还是将他们看作是一群没有规矩的麻烦制造者?我们是将教育看作是困难艰苦的过程,还是令人激动的探险历程?我们课堂中的沉闷或欢笑正能反映出我们对待学校和学习的态度。如果我们觉得白天的时间永远不够用,我们就是在传播恐慌、沮丧和急噪。如果我们的根本理念是把教学看作可怕的工作。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8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崇高与快乐!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个性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齐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仍有拼命的工作热情,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我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完美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个性是在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朗诵一首诗。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学习的气氛也极为浓厚。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几年来,我因此收到学生许多贺年卡,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我的学生,首先务必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就应学会的,更就应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
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务必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必须会实现理想的。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9
读完了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三部曲,新的学期,学校又给每一位老师发了一本新书——高万祥老师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
曾经聆听过高万祥老师的报告,但不曾留有更为深刻的印象。今天有幸阅读高老师的书,句句斟酌、细细品读,便对高老师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欣赏他的博学和睿智,佩服他的率直个性和执着教育的精神之余,也意识到了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在序言中,他总结提炼了优秀教师在专业修炼、职业提升和事业追求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积极践行的9件事:读书修行,读书致远;仰望星空,自我反思;教育科研,拯救自己;大爱圣心,大德厚生;一流口才,莲花巧舌;我写我心,我思我在;生活教育,注重细节;家校沟通,必有我师;调整心态,享受快乐。逐一对照、反思自我,这9件事情也是自己常常做的事情,但有些事情却让人有一种敷衍了事的感觉,如此看来,自己距离优秀教师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在以读书修行为题的第一章,高老师为每一位老师推荐了五类需要常常阅读的'书目:
1、以《论语》为代表的哲学著作。我校实施国学经典诵读以来,师生都在背论语读经典。学生时代,除了课本中从论语中节选的一些语句还略为有些印象外,倒不曾好好读过《论语》,然而细细研究,正如高老师所言:“阅读《论语》,走近孔子,其全部的意义就在于一句话:做君子,不做小人。一部《论语》,汪洋恣肆,然而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或者说是如何进行人格修炼。”《论语》中所讲述的道理其实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读懂了《论语》,也就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无形中也会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净化、人格得以提升。也无怪乎《论语》成为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推荐给知识分子的必读书目,而一本《论语》则影响了日本上千年。
2、以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为代表的教育学著作。读师范的时候也曾学了《教育学》、《心理学》书籍,但却从未真正读懂过。参加工作以来,除了常常阅读了解与所教学科联系紧密的杂志、案例,以及部分名师的随笔外,对于教育学著作却很少阅读。参加新教育实验以来,得益于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知道了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研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建议》,与苏老对话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大写的“人”!
3、人物传记。其中,推荐教师阅读的重点传记作品有《仁爱一生》、《精神的雕像》,以及《张伯苓传》、《马寅初传》、《陈嘉庚传》、《夏兮尊传》等教育家的传记,还有《陈布雷传》、《往事并不如烟》等,让我汗颜的是这些书自己竟然一本都没有读过。虽然自己并不是语文老师,然而在“教师”这一称呼之外,每个教师都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读书人”。因此,博学多识应该是对每一个老师的要求,读书应该是教师业余生活的一种习惯和爱好,今天读到这里,不得不再一次提醒自己:作为老师,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而且不仅要读与自己所教专业相关的书籍,还要广泛阅读,有意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4、文学和小说。正如高老师所说:阅读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它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还以提高审美和生活情趣,提升职业和人生素养。同样想到了,在师范时曾读过的《老人与海》。故事很简单,写的是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了,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他杀死了那条大鱼,将其绑在小船的一边,可想而知,这需要多大勇气和多强的意志啊!但在归程中一再碰到鲨鱼的袭击,于是老人与鲨鱼又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回港时,那条大鱼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除了那些骨架,他已经一无所有,但他坚强的意志、勇敢的精神,却让我刻骨铭心。在海明威的笔下,我看到了一个坚不可摧的老人,一个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人!至此,每当生活和工作中遭遇困难和挫折时,我总会想到书中的一句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小说,除了拓宽我们的视野,更会让我们从中得到启迪、受到鼓舞。
5、诗歌。书中有一句话: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以诗歌闻名于世。孔子时代,“不学诗,无以言”。今天倘若缺少阅读、缺乏诗意,基础教育一片空白。难怪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首先提出了“诗意语文”的说法。的确如此,生活中一旦没有了诗歌,也就没有了想象和浪漫的色彩。走进诗歌,会让我们有一种期盼、一种希冀,有一种对未来的渴望。
无意中,从网络上读到了汪国真的诗歌,甚是喜欢,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两首:
《山高路远》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不论激越/不是宁静/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现实中,有朋友要参加大型比赛时,大家总会以此鼓励:结果并不重要,贵在参与。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人能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无论遭遇到什么挫折,我们都要常怀感恩之心,感谢苦难让我们的阅历更加丰富,感谢失败让我们变得如此坚强。生命能给予人的只有一次,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热爱自己生命,没有理由不去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无论挑战有多么艰巨,但是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无论结局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那么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在现代社会,处处充满了各种诱惑,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要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要能静下心来,常常与书为伍、以书为友,如此,方能做到修身养性、宁静致远,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0
在经历了十七年的教学实践之后,我有幸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相遇,感触很多,作者从教师心灵的角度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极富灵感地表达了对教学的呼唤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热情洋溢,引人共鸣,让我豁然开朗,有重获教育生命之感。
翻开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首先吸引我的这一段话:“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然而在另一些时候,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如此无能为力——此刻的所谓教师就像无处藏身的冒牌货。于是敌人无处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那些我自以为熟知的学科,还有那有赖此业谋生的个人苦衷,都与我作对了。”
的确如此,在我从教十几年中,随着年龄、阅历、经验的增长,我体验过快乐和痛苦。我想这书是适合我的,我爱学生,我爱教学,我体会过在课堂上师生精彩的配合,有着因心灵的撞击而产生的教与学双方都感受到的欣喜,一堂课下来,自己都会久久回味。那时就是觉得天底下最幸福的职业莫过于教师。曾经,为着心灵的自由,带着美好的愿望,选择了教师作为职业,并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堂。但是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
面对自己的学生,面对眼前的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力量,无法扭转,我痛苦;面对学科教学,个人魅力与死板的课堂完全背道而驰,是身心分离的痛苦;面对外部的“教学要求”常常使得我们心灵失落,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心教学,失去了教学的勇气。正如书中所说:“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心灵失落。”
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带领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了我们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
读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世上并不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样的心情,而且看上去数量也并不少,快乐与痛苦并存,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在经历着的,我释然了。而且因为帕尔默,我发现了原来我的痛苦也是来自我对学生和教学的热爱,看来这也是种与幸福并存的痛苦了。我不必在恐惧中进行教学:我可以在好奇、希望、同感或诚实这些与我内心的恐惧一样真实的感受中教学。我可以有恐惧,但我不必置身心于恐惧之中——只要我愿意立足于我内心世界景观中的其他天地而教学。真诚对待存在的恐惧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恐惧本身为出发点,关注恐惧而不惧怕恐惧,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
《教学勇气》这本书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自身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在书的第一章中,作者就告诉我们,“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恰恰忽略了这点。平日,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人夸赞哪位老师课讲得好,总会说:“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答了出来。”“异口同声”不值得我们称赞,相反,应值得我们反思。教育,就是要教出个性卓然的不同的人,这个社会才会变得生机勃勃、纷繁多彩。如果学生们一个个行事、考虑问题、表达看法甚至生活习惯都一模一样,如砖模子里倒出来的,社会的和谐、祖国的兴盛、未来的发展,就会成为一个个五彩的肥皂泡。教师,不应只讲技术,而应讲艺术。对待每一个学生,首先,应把他当人,应让他自由地、充满阳光地向前向上发展。我们仅仅是引导,以我们心中的完美和优秀来引导他们,而不是加上种种束缚来约束他们。
其次,作者认为,优秀教师的核心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这讲的是榜样的力量,尤其时下,社会道德水平每况愈下,教师的品质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并不是仅仅需要情感与智慧就行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便有什么样的教学观,自然也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一万遍,不如自己做一遍。一个品德低下的教师,无论他技术怎样纯熟,我想,他也不会把学生教好。因为,学生在时时模仿着他的行为。
相反,一个好的教师,不需要繁多的话语,只要一个个动作示范,自会感染带动着学生。再次,作者强调了优秀教师的一个共同特点,“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做深层次的交流”,也就是我们说的,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的孩子,他们有思想,有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和他们进行感情交流,时刻地关心着他们。陶行知先生说:“教师与学生的脸是相对的,感情不能对立。”只有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快乐、健康地成长。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我们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
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我们教学中的唯一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应树立新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要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就是不断宽容他人,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倾听和发现他们真的心声,鼓励学生能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在全班面前大大方方地回答。要备课前先备他们,能深入学生,了解他们;在教学中有创造性地改变学生比较单一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立、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多彩的世界。
感谢帕克·帕尔默,感谢《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让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到教师需要的不仅是对教育的热情,对教育的执着,更需要时常倾听自己内灵深处的真实声音,积极感应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不断提升和调整自身的状态,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教学勇气》这本书犹如一瓶陈酿,越读越香醇。任何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就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恨它,它就是你的主人。”愿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我们都能找到教学的勇气、保持教学的勇气——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1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如今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自己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最近阅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受益匪浅,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几点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他的第二十八条建议里,他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这种劳动主要是指动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劳动,而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让他将各种事实联系起来去考虑。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就出自这一条建议。在这条建议中,他不仅强调阅读,而且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说,我看到,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确实包含思想的手工劳动对于锻炼学生的智慧,促进他思维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还列举了四种应当使学生选择的劳动方式,在我看来,在四五十年前苏联能够进行的这些劳动,在我们中国恐怕是找不到了。不是条件达不到,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样去做。像他说的那些设计制作各种装置、机械、仪器的活动室,那些家业实验活动基地,有几所学校愿意去做呢?特别是农业劳动,他说,我深信,农业劳动——这是最能启迪智慧的劳动活动的种类之一。可是,在我们的城市学校,几乎已经绝迹了。
这不知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即使是实验室,有多少学校能真正重视它的建设呢?
建议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条都是说培养学生记忆力的。
记忆力,不管对于学生的学习或者是成人的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凡在学习上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无一不是具有比较强的记忆力,那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呢?靠死记硬背能锻炼出好的记忆力吗?苏氏在这两条建议中做出也比较详细的说明。在他的文章里,他特别反对“死记硬背”,他会这种记忆方法“甚至会造成幼稚病,简直会把人变成傻瓜”。
那么他强调的是怎样的一种记忆方法呢?他说,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有理解的记忆。也就是说,在记忆的过程中,不随意记忆占得成分越大,他可能记忆的东西就越牢固。
怎样才算是有理解的记忆,如何将记忆长久的保持下来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向老师们提出了一个建议,也就是要确定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之间的合理比例。他说,假如我们把六年级学生需要记住的教材量用x表示,那么学生就应当同时思考和理解多出好几倍的教材:3x。同时,这些不随意识记的东西要和随意识记的东西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虽然不一定是最为直接的联系,但也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由不随意识记随时能勾起随意识记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随意识记(比如阅读的书籍)有助于使人的思想活跃起来。人的思想活动越积极,他的随意记忆就越发达,他保持和再现大量材料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一个人思考过的材料比教科书要记熟的材料多好几倍,那么再照教科书去识记(熟记)就会是死记硬背。
在这里,苏氏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学生知道得越多,他不理解的地方也就越多,而不理解的地方越多,他学习教科书的正课也就越容易。这种现象,想想也不难理解,一个学生学会了各个知识间的联系,他就会举一反三,从而在他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一棵自己的“知识树”,里面即使有一部分知识有了遗忘,他也会很快地从某一根枝条出发,循着枝枝蔓蔓找到那一个所需要的部分知识。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知识的整体概念,让他所掌握的知识如中药铺中那一个个排放整齐而有序的药匣子,如何需要哪种“药材”,就会很快地抽取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每一种知识所伸展的触角都要有所了解,只有他的触角伸得越长,他才会很快地找到。“学前期和小学学习期,是为牢固的记忆力打下基础的最佳时期。应当注意的是,那些关于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的重要原理,不要让儿童通过专门的背诵去掌握,而应当让他们在直接观察的过程中去掌握。”
品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我深深地感到: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素养。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的、活泼的、健康的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浇灌、呵护,才得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我最近阅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十七建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喜欢做的事》,深切感受到在当前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就此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以学生适当的引导,毕竟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深刻,思想还不够成熟。那么应该培养学生喜欢做哪些事呢?这里我有几点体会。
一、如何建立师生友谊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
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他们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我认为这些看法是错误的。建立跟学生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因此,要有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交流。
二、平等、民主地与学生相处
记得自己上学时,对老师必恭必敬,对老师说的话也是惟命是从,不敢有半点不敬和怀疑。可现在的学生却不同,他们和老师有说有笑,有时,老师不对的地方他们敢当面挑刺,和老师说话也总以一种同辈人的语气,似乎老师在他们眼里算不了什么。一开始有点接受不了学生的这种态度,但读了此书,受到启发:虽然学生是未成年人,认识问题有不可克服的局限,但发扬民主却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民主就是凡事多商量,在商量中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商量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在建立民主的氛围中,需要特别注意对话的平等,这是所谓商量的意义所在。民主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共识和基本追求,也是社会理性的重要标志。
三、阅读
我们可以看出,在书中众多的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作者提到:“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重要发源地”,他还说:“你应当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因此,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他的这一番话,可以看出他对学生喜欢上阅读是何等的重要。
四、应当引导每个学生去接近的学好的发源地。
那就是使他特别喜欢一门学科,然后由这门学科引申开去,去参加与此学科有关的各种活动,思考与此有关的各种问题。从而确立起自己的爱好,在这一方面,我们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反问一下自己,你去努力让你的学生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了吗?
我们每一位教师,能够对待差生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有耐心,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善于思考,相信学生在你的手下会越来越进步。
通过读书,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我”做起,从“心”做起!
一、一切始于责任
责任心比知识能力更重要。树立责任心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是培养人的工作,小学教育是启蒙阶段,小学生善于模仿,而不善于辨别是非,他们心灵纯洁,可塑性很大,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会去效仿,如果他们遇到的是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无疑是打下了良好的奠基石;而相反呢?我们姑且保守地计算,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三年教出一批(五十名)学生,那么工作三十年就会有五百名学生受到大小程度不同的影响。有人说:责任,人人具备了它,一个民族将振兴;一个民族具备了它,一个国家将走向繁荣。而作为教师,有了责任心,你将影响的也许会是一个人的一辈子!一旦我们有了较强的责任心,那我们就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就会如花朵绽放,清香四溢,它就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敞开心扉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孜孜以求,刻苦钻研。
我认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我们就应该把它看做一份光荣的事业,必须树立起应有的责任心,担负起这份责任,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计报酬地工作着,享受着这份责任所赋予的快乐。
二、严于律已,为人师表
如今的我,走进教师行列已十几年,也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每一次的家访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一位家长对子女殷殷期望,也越来越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的重大。我努力加强师德修养,争取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要学生每天早读午写不能迟到,自己就坚持每天提前十分钟到教室门口,不管风吹雨打或身体不适都从没更改过。开始还有个同学迟到,但当他们来到教室,看到老师已在教室等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慢慢地也就能准时到校了。我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消灭错别字,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练写粉笔字,做到板书秀丽简洁,作业认真批改,及时圈出错别字,并示范一个正确的字让学生对照改正;在写《学生手册》中的评语时,我先打草稿,反复修改,注意用词准确,书写端正。我要求学生礼貌待人,五讲四美,我自己就先以和蔼可亲的姿态出现在家长、学生面前,主动和家长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及时了解情况,从不摆架子。批评学生注意方法方式,以理服人,使用文明用语。这样,学生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记得那时当一年级学生的班主任,学生特别爱模仿,许多家长都对我说:“老师,您真是教育有方,我的孩子回到家,总是模仿您的样子当小老师,连说话的语气、走路的样子也在学呢!”听到这些话,我的心情无比舒畅,也真正体会到:“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三、坚持学习是切实提高质量的保证
都说教学相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必须学习,才能跟得上世界前进的脚步。我们要引导我们的学生面向未来,走向世界,我们自己就要先一步地探好路子,才有可能扮好领路人的角色。把握每个时机给自己充电加油,做到每时每刻都是最佳状态,才能迎接挑战,上好每一节课,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若是连我们自己都无法走出这一步,我们的学生又怎能跟得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落在我们的肩上,任重而道远,我们更应该责无旁贷地读书,教学相长,充实自己。
自古以来,人们把教师称为“园丁”、“蜡烛”、“人梯”……把教师说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个个光荣的称号不正是人们对我们满怀的期望吗?我们只有把“提高质量”始终放在心上,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不辜负人们托付于我们的重任啊!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2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名为《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的书,从读完书的那天起,我的思想有了一定的改变——教育非常重要,绝对不能太过严肃!
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家长观察两名教师共同在一个七年级课堂教授社会研究课。课堂非常嘈杂,充满了频繁的中断和骚动。一个小时后,一位教师叹息着,对家长说,“这些孩子会让我短命的!你看到我们需要多么频繁地纠正他们吗?谢天谢地,今天的课终于结束了!我想我要赶紧回家睡觉!”她踉跄地走出教室,孤独地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第二位老师说:“他们多棒啊!情绪高昂,精力充沛!现在他们还有点散漫,但是我计划教他们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意义的方面。我希望这些中断不要令人不安。我的目标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会有时间捣乱!”
当家长问其秘诀所在时,这位老师回答道:“我的座右铭是:每天笑一笑,调皮捣蛋都跑掉。这是大的方向,所以我要花一年的'时间和学生们在一起。”他步伐轻松的走出了教师,吹着口哨,挥舞着手臂。在短短的四分钟内,家长的情绪由绝望转变为欣喜。毫无疑问,热情和轻松是具有感染力的。
我特别欣赏后一位老师,因为他出色、有激励能力、热情、幽默,更富有趣味性,总之,他身上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学生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所以一切教育要有乐趣,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发展,课堂要营造快乐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通过兴趣引导学习,避免过度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味学习带来的快乐。
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沮丧、失望时常困扰着我,让我不再微笑,让我时常不得不去完成一节课或是一天的工作。这和第一位老师有什么区别呢?扪心自问,我不是一个没有热情的人,也懂得激励,可不知何时,那满腔的热情却被疲惫和无奈所取代,幽默、趣味早以悄悄地离我而去。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对待学生的根本态度是什么?我们是否认为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学习者,还是将他们看作是一群没有规矩的麻烦制造者?我们是将教育看作是困难艰苦的过程,还是令人激动的探险历程?我们课堂中的沉闷或欢笑正能反映出我们对待学校和学习的态度。如果我们觉得白天的时间永远不够用,我们就是在传播恐慌、沮丧和急噪。如果我们的根本理念是把教学看作可怕的工作——劳累、疲乏、甚至危险,那么我们就会变得武断、僵化和恐惧。
如果我们认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奋发向上和挑战性的职业,我们就会充满热情、容忍和关怀。如果我们认为有足够的时间来教授我们的教材,改变学生的生活,我们将会充满平静和坚定。
热情和欢笑具有感染力,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具有创造性的思路,改变古板严肃的教育风格,成为一名欢笑教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知识。
我相信,当笑声和教育同行时,一切都成为可能。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3
“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轻轻地读着这句话,我内心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钦佩油然而生。尽管如今的教育形势与他所在的时代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教育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师而言,丝毫不过时。
苏霍姆林斯基将自己30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凝聚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教育巨著中。书中作者以“建议”的新颖形式,恳切地与读者谈心,使人听来毫无刻板、说教之感。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讲了一个故事,让我记忆犹新: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来听课的人很多,他们本来都打算在课堂教学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像往常一样听完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记录都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这位历史老师的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学生一样。课后有听课的`老师请教他:“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他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十五分钟。”
初听这句话,我十分诧异,因为很多教师,包括自己在内,每次在上公开课前都已经将一堂课的教案背得滚瓜烂熟,准备的时间,可能是几个星期,几个月,但往往不需要所谓的一辈子的时间。课堂完全按照预设的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却忽视了课堂是一个生成的过程。一节课用一辈子来准备,他说的就是积累:文化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技巧的积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上出一堂好课。
读大师平凡朴实的语言,如品香茗,默默引领着我们的教育思想。那串串宝典般的教育心得,如降甘霖,时时启迪着我们的教育智慧。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4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如今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自己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最近阅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受益匪浅,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几点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他的第二十八条建议里,他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这种劳动主要是指动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劳动,而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让他将各种事实联系起来去考虑。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就出自这一条建议。在这条建议中,他不仅强调阅读,而且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说,我看到,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确实包含思想的手工劳动对于锻炼学生的智慧,促进他思维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还列举了四种应当使学生选择的劳动方式,在我看来,在四五十年前苏联能够进行的这些劳动,在我们中国恐怕是找不到了。不是条件达不到,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样去做。像他说的那些设计制作各种装置、机械、仪器的活动室,那些家业实验活动基地,有几所学校愿意去做呢?特别是农业劳动,他说,我深信,农业劳动——这是最能启迪智慧的劳动活动的种类之一。可是,在我们的城市学校,几乎已经绝迹了。
这不知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即使是实验室,有多少学校能真正重视它的建设呢?
建议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条都是说培养学生记忆力的。
记忆力,不管对于学生的学习或者是成人的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凡在学习上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无一不是具有比较强的记忆力,那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呢?靠死记硬背能锻炼出好的记忆力吗?苏氏在这两条建议中做出也比较详细的说明。在他的文章里,他特别反对“死记硬背”,他会这种记忆方法“甚至会造成幼稚病,简直会把人变成傻瓜”。
那么他强调的是怎样的一种记忆方法呢?他说,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有理解的记忆。也就是说,在记忆的过程中,不随意记忆占得成分越大,他可能记忆的东西就越牢固。
怎样才算是有理解的记忆,如何将记忆长久的保持下来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向老师们提出了一个建议,也就是要确定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之间的合理比例。他说,假如我们把六年级学生需要记住的教材量用x表示,那么学生就应当同时思考和理解多出好几倍的教材:3x。同时,这些不随意识记的东西要和随意识记的东西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虽然不一定是最为直接的联系,但也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由不随意识记随时能勾起随意识记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随意识记(比如阅读的书籍)有助于使人的思想活跃起来。人的思想活动越积极,他的随意记忆就越发达,他保持和再现大量材料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一个人思考过的材料比教科书要记熟的材料多好几倍,那么再照教科书去识记(熟记)就会是死记硬背。
在这里,苏氏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学生知道得越多,他不理解的地方也就越多,而不理解的地方越多,他学习教科书的正课也就越容易。这种现象,想想也不难理解,一个学生学会了各个知识间的'联系,他就会举一反三,从而在他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一棵自己的“知识树”,里面即使有一部分知识有了遗忘,他也会很快地从某一根枝条出发,循着枝枝蔓蔓找到那一个所需要的部分知识。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知识的整体概念,让他所掌握的知识如中药铺中那一个个排放整齐而有序的药匣子,如何需要哪种“药材”,就会很快地抽取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每一种知识所伸展的触角都要有所了解,只有他的触角伸得越长,他才会很快地找到。“学前期和小学学习期,是为牢固的记忆力打下基础的最佳时期。应当注意的是,那些关于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的重要原理,不要让儿童通过专门的背诵去掌握,而应当让他们在直接观察的过程中去掌握。”
品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我深深地感到: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素养。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的、活泼的、健康的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浇灌、呵护,才得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我最近阅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十七建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喜欢做的事》,深切感受到在当前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就此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以学生适当的引导,毕竟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深刻,思想还不够成熟。那么应该培养学生喜欢做哪些事呢?这里我有几点体会。
一、如何建立师生友谊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
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他们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我认为这些看法是错误的。建立跟学生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因此,要有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交流。
二、平等、民主地与学生相处
记得自己上学时,对老师必恭必敬,对老师说的话也是惟命是从,不敢有半点不敬和怀疑。可现在的学生却不同,他们和老师有说有笑,有时,老师不对的地方他们敢当面挑刺,和老师说话也总以一种同辈人的语气,似乎老师在他们眼里算不了什么。一开始有点接受不了学生的这种态度,但读了此书,受到启发:虽然学生是未成年人,认识问题有不可克服的局限,但发扬民主却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民主就是凡事多商量,在商量中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商量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在建立民主的氛围中,需要特别注意对话的平等,这是所谓商量的意义所在。民主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共识和基本追求,也是社会理性的重要标志。
三、阅读
我们可以看出,在书中众多的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作者提到:“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重要发源地”,他还说:“你应当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因此,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他的这一番话,可以看出他对学生喜欢上阅读是何等的重要。
四、应当引导每个学生去接近的学好的发源地。
那就是使他特别喜欢一门学科,然后由这门学科引申开去,去参加与此学科有关的各种活动,思考与此有关的各种问题。从而确立起自己的爱好,在这一方面,我们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反问一下自己,你去努力让你的学生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了吗?
我们每一位教师,能够对待差生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有耐心,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善于思考,相信学生在你的手下会越来越进步。
通过读书,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我”做起,从“心”做起!
一、一切始于责任
责任心比知识能力更重要。树立责任心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是培养人的工作,小学教育是启蒙阶段,小学生善于模仿,而不善于辨别是非,他们心灵纯洁,可塑性很大,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会去效仿,如果他们遇到的是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无疑是打下了良好的奠基石;而相反呢?我们姑且保守地计算,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三年教出一批(五十名)学生,那么工作三十年就会有五百名学生受到大小程度不同的影响。有人说:责任,人人具备了它,一个民族将振兴;一个民族具备了它,一个国家将走向繁荣。而作为教师,有了责任心,你将影响的也许会是一个人的一辈子!一旦我们有了较强的责任心,那我们就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就会如花朵绽放,清香四溢,它就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敞开心扉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孜孜以求,刻苦钻研。
我认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我们就应该把它看做一份光荣的事业,必须树立起应有的责任心,担负起这份责任,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计报酬地工作着,享受着这份责任所赋予的快乐。
二、严于律已,为人师表
如今的我,走进教师行列已十几年,也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每一次的家访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一位家长对子女殷殷期望,也越来越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的重大。我努力加强师德修养,争取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要学生每天早读午写不能迟到,自己就坚持每天提前十分钟到教室门口,不管风吹雨打或身体不适都从没更改过。开始还有个同学迟到,但当他们来到教室,看到老师已在教室等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慢慢地也就能准时到校了。我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消灭错别字,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练写粉笔字,做到板书秀丽简洁,作业认真批改,及时圈出错别字,并示范一个正确的字让学生对照改正;在写《学生手册》中的评语时,我先打草稿,反复修改,注意用词准确,书写端正。我要求学生礼貌待人,五讲四美,我自己就先以和蔼可亲的姿态出现在家长、学生面前,主动和家长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及时了解情况,从不摆架子。批评学生注意方法方式,以理服人,使用文明用语。这样,学生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记得那时当一年级学生的班主任,学生特别爱模仿,许多家长都对我说:“老师,您真是教育有方,我的孩子回到家,总是模仿您的样子当小老师,连说话的语气、走路的样子也在学呢!”听到这些话,我的心情无比舒畅,也真正体会到:“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三、坚持学习是切实提高质量的保证
都说教学相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必须学习,才能跟得上世界前进的脚步。我们要引导我们的学生面向未来,走向世界,我们自己就要先一步地探好路子,才有可能扮好领路人的角色。把握每个时机给自己充电加油,做到每时每刻都是最佳状态,才能迎接挑战,上好每一节课,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若是连我们自己都无法走出这一步,我们的学生又怎能跟得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落在我们的肩上,任重而道远,我们更应该责无旁贷地读书,教学相长,充实自己。
自古以来,人们把教师称为“园丁”、“蜡烛”、“人梯”……把教师说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个个光荣的称号不正是人们对我们满怀的期望吗?我们只有把“提高质量”始终放在心上,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不辜负人们托付于我们的重任啊!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5
读了《一份个性教案》这本书心中有一些体会,深知要当好新时代的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师生关系主导在教师,据有关调查证明,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教师,66%的学生认为自我和班主任的关系还能够,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老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我学习好老师喜欢。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我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而且,师生关系和学生理解教育程度有必须的联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我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一、师爱最为公众期盼
教师就应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我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礼貌”,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我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我,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职责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我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教师期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潜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到达他们所期望的目标。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教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学生就应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教师的情绪。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我的教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教师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师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教师不说话,上课时光吃东西,不服从教师的管教等,这些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参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期望自我能碰到好的老师。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教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能够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能够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我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我能够激励自我,这是用心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我就不明白自我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光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我威信。当然,只有自我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三、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师生之间持续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构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一样的个性,然后根据不一样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构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教师务必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
作为教师深感职责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持续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6
上学期寒假,教委办赠送每位老师《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师的秘籍。它涵盖了八项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三心两解一关怀。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
童心是走进学生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在我从教的这几年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他没什么兴趣,经常做小动作发呆。但由于他很聪明,所以成绩还是可以保持在优秀。刚开始我一直在苦恼对于这样一位聪明的学生要怎样激发他的兴趣和潜能呢?直到有一次我带他们到多媒体室上课,我发现他从来没有这么认真投入到课堂,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我想难得他这么认真,应该好好表扬,激励一下。突然他站起来问老师,那个是你做的吗?怎么做的啊?(他指的课件里的动画)一连串的追问,让我发现他对电脑很感兴趣。后来我就让他加入电脑兴趣组,他在兴趣组里是年龄最小,但也是学得最勤的一个。我趁机与他谈心:你要想学好电脑,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做基础,比如学好语文的拼音是打字的关键、学好美术配色是电脑绘画的基础、数学知识更是与电脑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后,我发现他在数学课上就比较注意听了,其他老师也反映说他进步很大。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只要我们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走进孩子的心里。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工倍。
责任心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责任心是这个社会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做人需要道德约束和责任心。作为教师,责任心就是教师应具备的高尚师德。只有在责任心的驱动下,教师才会爱岗敬业、言传身教、钻研进取、关爱学生。可以说,责任心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我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作负责,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就是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一个教师只有把教书这个事业确认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时,才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表现出责任心。二是对学生负责。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三是要对学校负责。所谓对学校负责,就是要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诠释一个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展现教师的风采。四是要对自己负责。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要求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始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成为学生成才报国的引领者。既然我们选择了在黑板前站立,我们就选择一以种永恒的姿势,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更是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对于我来说,到达卓越这一境界还需要一段路,但我还是会努力先从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做起,努力的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向
卓越的老师看齐。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7
童心是走进学生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在我从教的这几年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他没什么兴趣,经常做小动作发呆。但由于他很聪明,所以成绩还是可以保持在优秀。刚开始我一直在苦恼对于这样一位聪明的学生要怎样激发他的兴趣和潜能呢?直到有一次我带他们到多媒体室上课,我发现他从来没有这么认真投入到课堂,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我想难得他这么认真,应该好好表扬,激励一下。突然他站起来问老师,那个是你做的吗?怎么做的啊?(他指的课件里的动画)一连串的追问,让我发现他对电脑很感兴趣。后来我就让他加入电脑兴趣组,他在兴趣组里是年龄最小,但也是学得最勤的一个。我趁机与他谈心:你要想学好电脑,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做基础,比如学好语文的拼音是打字的关键、学好美术配色是电脑绘画的基础、数学知识更是与电脑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后,我发现他在数学课上就比较注意听了,其他老师也反映说他进步很大。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只要我们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走进孩子的心里。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工倍。
责任心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责任心是这个社会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做人需要道德约束和责任心。作为教师,责任心就是教师应具备的高尚师德。只有在责任心的驱动下,教师才会爱岗敬业、言传身教、钻研进取、关爱学生。可以说,责任心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我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作负责,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就是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一个教师只有把教书这个事业确认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时,才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表现出责任心。二是对学生负责。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三是要对学校负责。所谓对学校负责,就是要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诠释一个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展现教师的风采。四是要对自己负责。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要求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始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成为学生成才报国的引领者。既然我们选择了在黑板前站立,我们就选择一以种永恒的姿势,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更是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对于我来说,到达卓越这一境界还需要一段路,但我还是会努力先从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做起,努力的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卓越的老师看齐。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如今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自己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最近阅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受益匪浅,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几点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他的第二十八条建议里,他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这种劳动主要是指动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劳动,而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让他将各种事实联系起来去考虑。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就出自这一条建议。在这条建议中,他不仅强调阅读,而且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说,我看到,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确实包含思想的手工劳动对于锻炼学生的智慧,促进他思维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还列举了四种应当使学生选择的劳动方式,在我看来,在四五十年前苏联能够进行的这些劳动,在我们中国恐怕是找不到了。不是条件达不到,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样去做。像他说的那些设计制作各种装置、机械、仪器的活动室,那些家业实验活动基地,有几所学校愿意去做呢?特别是农业劳动,他说,我深信,农业劳动——这是最能启迪智慧的劳动活动的种类之一。可是,在我们的城市学校,几乎已经绝迹了。
这不知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即使是实验室,有多少学校能真正重视它的建设呢?
建议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条都是说培养学生记忆力的。
记忆力,不管对于学生的学习或者是成人的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凡在学习上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无一不是具有比较强的记忆力,那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呢?靠死记硬背能锻炼出好的记忆力吗?苏氏在这两条建议中做出也比较详细的说明。在他的文章里,他特别反对“死记硬背”,他会这种记忆方法“甚至会造成幼稚病,简直会把人变成傻瓜”。
那么他强调的是怎样的一种记忆方法呢?他说,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有理解的记忆。也就是说,在记忆的过程中,不随意记忆占得成分越大,他可能记忆的东西就越牢固。
怎样才算是有理解的记忆,如何将记忆长久的保持下来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向老师们提出了一个建议,也就是要确定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之间的合理比例。他说,假如我们把六年级学生需要记住的教材量用x表示,那么学生就应当同时思考和理解多出好几倍的教材:3x。同时,这些不随意识记的东西要和随意识记的东西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虽然不一定是最为直接的联系,但也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由不随意识记随时能勾起随意识记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随意识记(比如阅读的书籍)有助于使人的思想活跃起来。人的思想活动越积极,他的随意记忆就越发达,他保持和再现大量材料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一个人思考过的材料比教科书要记熟的材料多好几倍,那么再照教科书去识记(熟记)就会是死记硬背。
在这里,苏氏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学生知道得越多,他不理解的地方也就越多,而不理解的地方越多,他学习教科书的正课也就越容易。这种现象,想想也不难理解,一个学生学会了各个知识间的联系,他就会举一反三,从而在他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一棵自己的“知识树”,里面即使有一部分知识有了遗忘,他也会很快地从某一根枝条出发,循着枝枝蔓蔓找到那一个所需要的部分知识。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知识的整体概念,让他所掌握的知识如中药铺中那一个个排放整齐而有序的药匣子,如何需要哪种“药材”,就会很快地抽取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每一种知识所伸展的触角都要有所了解,只有他的触角伸得越长,他才会很快地找到。“学前期和小学学习期,是为牢固的记忆力打下基础的最佳时期。应当注意的是,那些关于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的重要原理,不要让儿童通过专门的背诵去掌握,而应当让他们在直接观察的过程中去掌握。”
品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我深深地感到: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素养。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的、活泼的、健康的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浇灌、呵护,才得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8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位好朋友。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的感觉都各不相同。
我最近总反复地看《中华上下五千年》。读第一遍时,我自以为已经懂得差不多了,大部分内容都看懂了。但读第二遍时,我却发现自己只懂了一点点的皮毛;第三遍读时,我更惊叹了:“真没想到,这么小的一本书竟蕴藏了这么多的大道理,甚至有些我还理解不了。我为自己的自以为是感到羞愧,开始虚心地向书本请教,书似乎也感受到了我的诚意,开始真正地传授给我知识。听完了书本老师的“课"后,我明白了想要学到真正的知识,就必须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如果总摆出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是没有人愿意传授你知识的。
有时一个小故事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大道理。书中一个个流传已久的.故事,蕴含着多少人生的哲理。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要懂得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认真学习有用的知识,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而言之,让我们都来多多读书,明白读书好,懂得好读书,指导读好书。开卷有益,只要我们勤奋学习、就会从书中学到很多的知识。
书香使我成长,书香让我进步。以后我将常常在书林漫步,品尝书香,遨游书海,攀登书山。
书山有路勤为径,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9
在成功与家庭背景、种族民族、血统、财务状况,甚至是教育成果之间,绝对不存在任何研究意义上的相互关联,只有一个因素与成功相关联,那就是:态度。
所有生物活着都是为了生存,他们花费一整天本能的寻找食物和住所并逃避捕食者。人类有一个成功的本能,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他们希望获得成功,他们为成功而奋斗,如果你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设置很高的期望,你自己也遵守,你就可以同学生一起完成任何事情。
两种期望:积极或高期望;消极或低期望。
积极与消极的期望,知道你可以,或无法实现什么?被称之为期望,期望就是你相信将会发生,或不会发生什么?
积极的`期望:一个乐观主义者,相信无论你教谁或者无论你做什么,都能走向成功,获取得成就,如果你期望获得成功,你会不断的流行病意识到帮助你,获得成功的机会。
消极的期望:一个悲观的人会认为,不管你交什么,或者不论你怎么做,都没有什么效果,或真会失败,何必麻烦去做任何事,或者去教别人呢,如果你期望失败,你总是在不断寻找理由和证据来说明你为什么失败了。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0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崇高与快乐!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个性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齐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仍有拼命的工作热情,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我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完美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个性是在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朗诵一首诗。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学习的气氛也极为浓厚。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几年来,我因此收到学生许多贺年卡,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我的学生,首先务必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就应学会的,更就应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
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务必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必须会实现理想的。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1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崇高与快乐!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个性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齐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仍有拼命的工作热情,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我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完美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个性是在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朗诵一首诗。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学习的气氛也极为浓厚。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几年来,我因此收到学生许多贺年卡,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我的学生,首先务必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就应学会的,更就应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
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务必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必须会实现理想的。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2
暑假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我从这本书清新的笔调中读到了很多的东西,这本书没有空洞的理论训导,而是以提“建议”的形式,将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对你娓娓道来。作者不喜欢大而空的说教,而是深入你的内心,联系教育生活的实际,用了很多生动的事例和实际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给我们提出许多饱含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建议。整本书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它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都认为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上课、写反思、批改学生的作业,参加教研活动等,忙忙碌碌的一天时间就过去了,可收获却不大。那老师的时间应该从哪里来呢?《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在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不应该总是抱怨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书中所举的那个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用了终生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教育技巧。我们只有主动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育工作者。
其次,“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这条建议也对我帮助很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一位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在上课或进行学习活动时,有些学生特别爱开小差,于是在老师他们的评语中都有这样一句:“希望你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应该说,注意力不集中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特别容易被一些奇异的、刺激的事物所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长时间,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但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不去培养他们的注意力问题,那样的话对他们的学习是一个极大的影响。但如果你去强制,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苏霍姆林斯基究竟给我们提出了怎样好的建议呢?在这里,他说“要能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积极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自豪感。”
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有一定的困难。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如果上课时老师单靠知识的本身去吸引儿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时候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设法让学生的思维与我们所讲的知识发生联系,使他不感到特别的陌生,使他有一种想要了解更多的欲望。我们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比较长的注意力,你就要将学的内容与他所掌握的与这一部分有关的知识让他们发生联系,他就会想法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注意力也就会越集中。
第三,班主任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育转化每个班几乎都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指的是:前一样东西还没弄懂,后一样东西就该要学了;刚学完这一样,另一样又忘记了。对于这些孩子,许多老师认为要减轻这些孩子的学习负担,只要把教材上的基本内容掌握好就可以了。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种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学习越感到困难,他的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阅读在“学习困难的学生”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读中提出问题,读中感悟。阅读不仅能使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借助阅读发展了孩子的智力。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就越活跃。这也是教师对后进生个别因材施教的重要实践工作。
第四,《给教师的建议》教会我们做到“爱心、细心、耐心、慧心”。
“爱心”是为师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感人心者,莫乎先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爱学生,孔子说:“有教无类”。对全班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还是调皮捣蛋的,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教师工作是门细活计。教师管的事特别多、但却要求特别细。大至教学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教师操心。因此教师应具有一颗纤细如发的心———细心。为此,我们要认真做好“六个勤”,即“勤观察、勤交流、勤家访、勤鼓励、勤表扬、勤记录”。
大教育家培根说“无论何人,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中特别强调耐心在教育中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耐心去开导学生,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多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循循善诱的指导他们,努力让他们明白自己哪儿错了?为什么错?“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这句话说得就是如此。不厌其烦,不厌其细,时时抓,细细抓,是作为一名教师所不可欠缺的。
耐心——教育永远的希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变化,探察他们的心理,重视他们的心灵感受和情感体验,适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智慧意味着以最佳的方式追求最高的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营造和谐、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创造展示的机会和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住每一个细节,关注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提高、发展、成功。
以上只是我在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所获得的一些粗浅的体会,远不能透视这部著作的全部内容,然而仅是这点粗浅的认识就已使我受益良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克服自己以前思想上的不合理观念,坚持在上课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呵护与珍爱孩子幸福的.童年。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3
上学期寒假,教委办赠送每位老师《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师的秘籍。它涵盖了八项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三心两解一关怀。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童心是走进学生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在我从教的这几年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他没什么兴趣,经常做小动作发呆。但由于他很聪明,所以成绩还是可以保持在优秀。刚开始我一直在苦恼对于这样一位聪明的学生要怎样激发他的兴趣和潜能呢?直到有一次我带他们到多媒体室上课,我发现他从来没有这么认真投入到课堂,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我想难得他这么认真,应该好好表扬,激励一下。突然他站起来问老师,那个是你做的吗?怎么做的啊?(他指的课件里的动画)一连串的追问,让我发现他对电脑很感兴趣。后来我就让他加入电脑兴趣组,他在兴趣组里是年龄最小,但也是学得最勤的一个。我趁机与他谈心:你要想学好电脑,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做基础,比如学好语文的拼音是打字的关键、学好美术配色是电脑绘画的基础、数学知识更是与电脑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后,我发现他在数学课上就比较注意听了,其他老师也反映说他进步很大。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只要我们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走进孩子的心里。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工倍。
责任心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责任心是这个社会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做人需要道德约束和责任心。作为教师,责任心就是教师应具备的高尚师德。只有在责任心的驱动下,教师才会爱岗敬业、言传身教、钻研进取、关爱学生。可以说,责任心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我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作负责,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就是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一个教师只有把教书这个事业确认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时,才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表现出责任心。二是对学生负责。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三是要对学校负责。所谓对学校负责,就是要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诠释一个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展现教师的风采。四是要对自己负责。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要求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始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成为学生成才报国的引领者。既然我们选择了在黑板前站立,我们就选择一以种永恒的姿势,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更是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对于我来说,到达卓越这一境界还需要一段路,但我还是会努力先从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做起,努力的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向卓越的老师看齐。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4
寒假中的一天,陪女儿到书店去买书,买了一本xx老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回家后仔细阅读品味,在读到其中反映xx老师心声的《xx老师》一文时,时时被xx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现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xx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xx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老师的话说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5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老师们!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读书笔记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前人写的读书笔记,想谈三种写法。一种叫“提要钩玄”,一种叫“采花酿蜜”,一种叫“开山铸铜”。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6
上学期寒假,教委办赠送每位老师《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师的秘籍。它涵盖了八项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三心两解一关怀。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
童心是走进学生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在我从教的这几年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他没什么兴趣,经常做小动作发呆。但由于他很聪明,所以成绩还是可以保持在优秀。刚开始我一直在苦恼对于这样一位聪明的学生要怎样激发他的兴趣和潜能呢?直到有一次我带他们到多媒体室上课,我发现他从来没有这么认真投入到课堂,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我想难得他这么认真,应该好好表扬,激励一下。突然他站起来问老师,那个是你做的吗?怎么做的啊?(他指的课件里的动画)一连串的追问,让我发现他对电脑很感兴趣。后来我就让他加入电脑兴趣组,他在兴趣组里是年龄最小,但也是学得最勤的一个。我趁机与他谈心:你要想学好电脑,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做基础,比如学好语文的拼音是打字的关键、学好美术配色是电脑绘画的基础、数学知识更是与电脑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后,我发现他在数学课上就比较注意听了,其他老师也反映说他进步很大。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只要我们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走进孩子的心里。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工倍。
责任心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责任心是这个社会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做人需要道德约束和责任心。作为教师,责任心就是教师应具备的高尚师德。只有在责任心的驱动下,教师才会爱岗敬业、言传身教、钻研进取、关爱学生。可以说,责任心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我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作负责,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就是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一个教师只有把教书这个事业确认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时,才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表现出责任心。二是对学生负责。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三是要对学校负责。所谓对学校负责,就是要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诠释一个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展现教师的风采。四是要对自己负责。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要求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始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成为学生成才报国的引领者。既然我们选择了在黑板前站立,我们就选择一以种永恒的姿势,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更是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对于我来说,到达卓越这一境界还需要一段路,但我还是会努力先从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做起,努力的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向
卓越的老师看齐。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7
“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每天的生活一定会充满温馨与感动;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充满幸福与激情;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智慧与阳光。”只是我读了美国作家黛安娜罗曼斯的《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一书后的感受。
当我走进了这本书的世界里从中得到很多东西。我深深感觉学生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所以一切教育要有乐趣,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发展,课堂要营造快乐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通过兴趣引导学习,避免过度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味学习带来的快乐。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沮丧、失望时常困扰着我,让我不再微笑,让我时常不得不去完成一节课或是一天的工作。这和第一位老师有什么区别呢?扪心自问,我不是一个没有热情的人,也懂得激励,可不知何时,那满腔的热情却被疲惫和无奈所取代,幽默、趣味早以悄悄地离我而去。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对待学生的根本态度是什么?我们是否认为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学习者,还是将他们看作是一群没有规矩的麻烦制造者?我们是将教育看作是困难艰苦的过程,还是令人激动的探险历程?我们课堂中的沉闷或欢笑正能反映出我们对待学校和学习的态度。如果我们觉得白天的时间永远不够用,我们就是在传播恐慌、沮丧和急噪。如果我们的根本理念是把教学看作可怕的工作。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8
在成功与家庭背景、种族民族、血统、财务状况,甚至是教育成果之间,绝对不存在任何研究意义上的相互关联,只有一个因素与成功相关联,那就是:态度。
所有生物活着都是为了生存,他们花费一整天本能的寻找食物和住所并逃避捕食者。人类有一个成功的本能,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他们希望获得成功,他们为成功而奋斗,如果你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设置很高的期望,你自己也遵守,你就可以同学生一起完成任何事情。
两种期望:积极或高期望;消极或低期望。
积极与消极的期望,知道你可以,或无法实现什么?被称之为期望,期望就是你相信将会发生,或不会发生什么?
积极的期望:一个乐观主义者,相信无论你教谁或者无论你做什么,都能走向成功,获取得成就,如果你期望获得成功,你会不断的流行病意识到帮助你,获得成功的机会。
消极的期望:一个悲观的人会认为,不管你交什么,或者不论你怎么做,都没有什么效果,或真会失败,何必麻烦去做任何事,或者去教别人呢,如果你期望失败,你总是在不断寻找理由和证据来说明你为什么失败了。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9
通过这次读书活动,我对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教学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形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够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学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特点,选用恰当的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教学以新课标为依据,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教材编排也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使抽象的数学密切联系实际,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呈现出内容丰富,结构宽阔的特点。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我对教学整体编排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编者对例题的编排意图,对每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仔细观察,由同一副情景去寻求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创新,有所发现,让学生充分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现独特的见解。这样一来既能培养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教学时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渲染气氛。
教学要倡导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数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生经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要学会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实现了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特点。
其次对教师的作用我有了新的定位: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如何去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师,总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灌给学生最多的知识。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
总之,通过本次读书,让我受益匪浅,许多疑惑迎刃而解。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0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让人聪慧博学,让人善于思考,它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让孩子爱上读书,与书为伴是教师的期望。可是,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有意注意时间也短,而且,外面的世界那么丰富多彩,以其更加生动的形式吸引着孩子的眼球,更是难得让他们静下心来爱上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习惯将使人终身受益。为了使一年级的孩子拥有高涨的读书热情和良好的读书习惯,笔者进行了以下有效尝试:
一、“以讲代读”,激发兴趣
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是呀,要让孩子自觉自愿地读书,持之以恒地爱读书,就一定要培养他们对读书的兴趣。只有有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走近书。当他们爱上读书时,读书就会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使他们对读书产生更大的动力。
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不识几个字,连拼音也拼不起来,怎样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呢?通过调查发现,在幼儿园时,多数孩子都很喜欢听故事。因此,为了引导孩子们,在一年级新学期进行拼音教学的时候,笔者就沿用幼儿园的方法――“以讲代读”,来进行引导。“以讲代读”,就是以教师讲书代替孩子自己读,让孩子用这种方式接触书上精彩的内容。每天一有空,笔者就从《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寓言故事》等书中优选几篇,读给孩子们听。每当笔者手中捧着书,边读边走在孩子们中间时,他们都会集中精力,个个挺直身子,随着笔者的声音进入书的世界。此外,要让书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还要注重家校结合。于是,笔者就请求家长配合,每天在临睡前给孩子讲一两个故事。
渐渐地,听书成为了孩子们每天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习惯和兴趣同时生成,就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拼音读本,交换阅读
在孩子们养成听书的兴趣和习惯后,要将这转变成他们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听”对于孩子来说比较容易,只要求他们做到耳到、心到;而对于“读”,认识生字较少的孩子需要自己利用拼音看、读、想,这和听故事相比,是一种质的飞跃。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孩子自己刚刚进行“蹒跚学步”式的阅读时,决不能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于是,笔者给孩子们推荐了系列拼音读本。在这些书中,每一本书只讲一个故事,且页数不多;每一页只有几行注音文字,其余的则是精美的插图。由于开始读拼音看书时是很辛苦的,而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弱,这样通过读几句话,再结合图画加以理解,孩子们就娱乐了身心,并得到了休息,容易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读书活动中,孩子们都会感到轻松愉快! 要让孩子把这种兴趣、习惯保持下去,就一定要舍得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阅读。每周开设两堂晨读课,阅读课;每天午间、回家后,都要保证30分钟以上的阅读时间;睡觉之前再读10分钟书……总之,见缝插针,要求孩子们一有时间就看书。
此外,孩子们读完自己的小图书后,还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换阅读。笔者经常引导孩子:交换一本书,可以学到两本书的知识;交换阅读的次数越多,所学的知识就越多。慢慢的,班级交换小书阅读蔚然成风。
三、展示成果,树立自信
为了激励孩子们持之以恒地读书,笔者在班级的一面墙上设立了“采蜜乐园”,孩子们每读一本小书,就可以得到一个“知识之果”贴在自己的名字后面,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们读书的热情,使之主动投入到读书中。
与此同时,笔者还在班级中举办“故事会”,让孩子把自己最喜欢读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时间,人人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他们利用空余时间把自己从书上看到的故事讲着练着,回家后还请家长们指导。《海的女儿》、《丑小鸭》、《小蝌蚪找妈妈》……这些广为流传的好故事在孩子动情的讲述下,仿佛把大家带入了故事情景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一个故事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他们就会想办法找到这本书,自己再细细阅读一番,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结合“采蜜乐园”的成果数量和“故事会”的.表现,笔者评定出了“爱读书的小蜜蜂”的金、银、铜奖,且人人参与,人人有奖,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要在读书中获得成功并不难!孩子们自信满满,读书的热情高涨,将读书作为了自己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建立书库,丰富阅读
渐渐的,孩子们的阅读速度快了,知识面也广了,一本小图书用十几分钟就能读完了。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过半以后,笔者发现,他们在课外阅读的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生字词的知识,有效地促进了学习。班上一部分孩子已经拿着厚一些的书了,甚至有孩子在读厚厚的少儿版《中国通史》、《上下五千年》,这让笔者大为惊叹。
此外,也有一些家长问到,接下来应该让孩子们读什么书呢?由于家长选择书的能力参差不一,于是,笔者提议:请家长配合,成立班级书库,选择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的书。笔者的提议得到了所有家长的认同,很快,班级书库的经费就已经到位。笔者和几位家长到书店,选取了如下几个系列的图书:《十万个为什么》、《成长故事系列》、《上下五千年》、《成语、寓言系列》、《世界著名童话系列》、《小学生读世界名著系列》……这些书多是拼音读物,有厚有薄,内容有深有浅,适合不同能力的孩子阅读。为了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在每一本书的封面内,笔者都贴了一张班级学生名册,在孩子们读了这本书后,就根据自己阅读的喜爱程度选择打上一颗至五颗星,由此,笔者就了解了孩子们的阅读倾向,以后书库添书时,就可以更有针对性。
如今,孩子们人人都有书,书包里有,床头有书,且个个课间捧着书,午间拿着书。他们都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乐于享受其中。笔者认为,读书的热情、良好的习惯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书籍将成为他们忠实的朋友、良好的老师、可爱的伴侣,温情的安慰者!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1
《与体育教师谈心》是广大体育教师工作者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是广大体育教师工作者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涉及了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师主动参与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方法的创建等多方面内容。
掩卷深思,作为体育教师,面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注重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掌握的同时,要积极提炼体育的内涵与精神,并感化和指导十分喜爱体育运动的广大学生,让他们在增强体魄的同时,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心。
要引导学生是积极地参与,明白参与不是做做样子,运动中并不在乎水平、能力的高低,全身心投入却是最关键的,运动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过程的体验却是丰富而深刻的。积极的投入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态度,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最终达到促进身心发展的最佳效果。而被动的参与是无效的,实质上也违背了体育的基本要求与精神。
体育不仅仅可以强身健体,其还有愉悦身心的功能,能调节人的情绪,化解紧张的心生把积存的能量和紧张通过体育运动合喜爱的球类运动当中去,获得运动的快乐,也要组织学生从事一些器械类运动,因为它陌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气和智慧,一个技术动作的尝试和把握,这种体验更深刻,成功的快乐能迅速地转化为人的`自信。再如长跑运动,它同样也能给人带来快乐,只不过许多学生太急功近利只看到吃力的表象,境界未到而已。
进而,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的心态。世上什么水最甜?大汗淋漓、筋疲力尽之后喝一杯白开水;什么事情最开心?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超越了原来一直不能战胜的对手;什么人最让大家敬佩?是跌倒后能站起来,再跌倒后仍能笑着爬起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要使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能积极应对,明白痛苦与压力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的真正快乐,在于不断拼搏向前的快乐,在于勇于克服困难的快乐,能化苦为乐。
更快、更高、更强,是体育的精髓,也体现了人类的一种精神,是人类从古至今、直至未来,不屈不挠、永远向上的真实体现,更是人类一代又一代奋斗不息的顽强意志,去不断超越极限、超越自我,创造一个有一个人类奇迹的原动力。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2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崇高与快乐!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个性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齐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仍有拼命的工作热情,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我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完美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个性是在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朗诵一首诗。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学习的气氛也极为浓厚。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几年来,我因此收到学生许多贺年卡,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我的学生,首先务必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就应学会的,更就应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
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务必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必须会实现理想的。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3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崇高与快乐!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个性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齐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仍有拼命的工作热情,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我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完美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个性是在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朗诵一首诗。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学习的气氛也极为浓厚。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几年来,我因此收到学生许多贺年卡,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我的学生,首先务必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就应学会的,更就应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
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务必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必须会实现理想的。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4
上学期寒假,教委办赠送每位老师《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师的秘籍。它涵盖了八项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三心两解一关怀。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
童心是走进学生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在我从教的.这几年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他没什么兴趣,经常做小动作发呆。但由于他很聪明,所以成绩还是可以保持在优秀。刚开始我一直在苦恼对于这样一位聪明的学生要怎样激发他的兴趣和潜能呢?直到有一次我带他们到多媒体室上课,我发现他从来没有这么认真投入到课堂,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我想难得他这么认真,应该好好表扬,激励一下。突然他站起来问老师,那个是你做的吗?怎么做的啊?(他指的课件里的动画)一连串的追问,让我发现他对电脑很感兴趣。后来我就让他加入电脑兴趣组,他在兴趣组里是年龄最小,但也是学得最勤的一个。我趁机与他谈心:你要想学好电脑,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做基础,比如学好语文的拼音是打字的关键、学好美术配色是电脑绘画的基础、数学知识更是与电脑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后,我发现他在数学课上就比较注意听了,其他老师也反映说他进步很大。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只要我们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走进孩子的心里。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工倍。
责任心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责任心是这个社会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做人需要道德约束和责任心。作为教师,责任心就是教师应具备的高尚师德。只有在责任心的驱动下,教师才会爱岗敬业、言传身教、钻研进取、关爱学生。可以说,责任心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我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作负责,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就是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一个教师只有把教书这个事业确认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时,才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表现出责任心。二是对学生负责。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三是要对学校负责。所谓对学校负责,就是要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诠释一个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展现教师的风采。四是要对自己负责。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要求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始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成为学生成才报国的引领者。既然我们选择了在黑板前站立,我们就选择一以种永恒的姿势,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更是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对于我来说,到达卓越这一境界还需要一段路,但我还是会努力先从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做起,努力的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向
卓越的老师看齐。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5
莎士比亚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句话向我们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书籍就像蔚蓝的大海,翻滚着文化的辉煌和厚重;就像肥沃的土地,蕴藏着思想的博大与精深;就像广阔的天空,给人力量,让人自新,催人奋进!
“营造书香校园,打造书香班级,让好书陪伴师生成长”是我校践行特色文学阅读活动的口号。这两年来,我们不断在努力践行着,组织学生的文学阅读活动一直在悄然无声中进行着,一如既往到今天。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在“文学阅读”这块热土上,我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和喜悦。渐渐地,我欣喜地看到,开展文学阅读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阅读本身,而是阅读之外的读书观念、读书习惯的养成,阅读方法的掌握,是为学生营造一种风气,一种氛围。
一、注重环境布置,营造书香氛围
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多读书、读好书,我们班建起了读书吧,取了一个童真而可爱的名字叫“小笔头读书吧”。班级图书角的创建倾注了我们的心血。我从图书馆借阅了几十本中外名著;孩子们也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书籍,有童话故事、中外名著、科技博览……全部图书都在班级图书角上整齐摆放着。同学们集思广益,制定了图书管理制度,并在学生中选出优秀的图书管理员。读书吧深深吸引着学生,课余饭后总能看到他们埋头看书的小身影,小小读书吧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二、通过文学阅读课加强对孩子们的阅读指导。
如今的书籍名目繁多,而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鉴别能力低,面对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或顺手拈来就读,或为猎奇而读,甚至读了一些不健康的读物,这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首先在选择读物上作好指导,如本学期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推荐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沈石溪系列动物小说等书籍。内容涉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的书。
接下来就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我利用语文课、阅读课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
我还鼓励学生大量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学会生疑、释疑、自主探究;在阅读中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在阅读中自己去获取、去探究、去寻觅、去掌握,去感受读书的乐趣;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在阅读中形成自主读书的良好习惯。
另外,每周一次的油城文学“我是快乐油城娃,我爱克拉玛依”循序渐进地开展着。我班阅读主题是“知油城历史,惜今日生活”。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了孩子的知识面,丰富了孩子们的见闻。
三、以活动为载体,享受浓郁书香
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创设阅读、延伸的机会,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将学生将阅读思考所获转化为自己的思考与表达,从而感受读书的快乐。
1、建立“读书漂流记”。孩子们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载在特定的笔记本上,三言两语也行,长篇大论也行,漫画也行,不拘一格,不定形式。
2、师生共读一本书。凡是学生读过的书我都一一进行了认真地阅读,然后利用阅读课和学生进行主题讨论。这样不但可以检验学生读书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阅读的乐趣。
3、开展智慧泉大评比活动。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精彩的字、词、句、段、篇,或读后感,记在学校所专门印制的智慧泉上,以丰富写作素材。然后定期进行评比展览。
4、亲子阅读享乐趣。我希望,阅读要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家庭,带动家庭来一起读书,共同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于是,我在家长会时与家长宣传读书的好处,教给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书的方法,同时利用校讯通、QQ群让家长明白近期要读的书……不断地宣传,不断地沟通,家长越来越重视读书,越来越关注读书了,这样倡导的亲子阅读才真正的启动起来,有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班级读书的氛围更好了,学生读书的热情更高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只有书声琅琅的班级才是真正的班级,喜爱读书的孩子才是未来年栋梁,喜爱读书的老师才能成为学生深深爱戴的老师,让书香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捧起心爱的书,诵读经典,牵手美文,共同构建令人仰慕的书香班级,打造最美书香校园。愿读书成为孩子最美的姿态,愿读书成为孩子永远的挚爱,让书香孩子浸润心灵。让我们“沐浴书香,悦读阅美”吧!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6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让绝大多数的老师感到比较头疼的就是如何处理后进生的问题,比较听话的还好,虽然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但至少作业还是能基本完成的,而对于作业经常拖拉不做的,我们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一方面联系家长,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和后进生谈话,刚开始还是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的,但久而久之,家长听惯了孩子在学校的“不好表现”,也会对孩子失去信心,而孩子则会认为自己在老师的眼里就是一个差生,就更不想学习了。
作者克拉克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他的一个“问题”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他马上想到了和他的家长联系,但都没能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他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但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得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完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回想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也是把孩子的不好表现直截了当地告诉家长,而孩子表现好的方面就很少会去告之家长了。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书中所提的要求都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真正开始对这本书感兴趣时是在寒假里,我又再次拜读了这本书,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好学生要靠老师的激励、引导、督促教育才能成功。作者克拉克先生从细微处着手,通过对55个教育细节的处理,创造出教育奇迹。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例子,让读者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书中讲述的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书中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
还记得去年任教六年级时,我也碰到过类似的学生,打电话给家长告诉她孩子经常不做作业,家长直接跟我说;“我管不了她,我都放弃她了,老师你也别管她了。”后来再打电话她就再也没接过。如果那时我也象克拉克先生一样,先让家长了解孩子优秀的一面,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优秀是教出来的,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氛围,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更优秀。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承担着“立人”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静得下心来,学习,思考,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自己徜徉在思想和知识的海洋中,多一些书卷味儿,少一分铜臭气;多一分深邃,少一分浅薄;多一分高雅,少一分世俗。“多读方知书中味,勤写始觉笔有神。”因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没有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课堂将会变得那么空洞和无趣!一年来,我认真贯彻柳州市教师阅读年的精神和学校的读书活动方案,认真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计划,我认真阅读了必读和推荐读的书目。我将一年来的具体做法心得总结如下:
一、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
每天坚持抽时间读书,认真做好笔记,每个月撰写600字读书笔记以及读书心得。通过读书,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要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
二、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丰富自己的读书生活
学校认真落实了读书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我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这些活动分别有“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读书随笔”、“读书名言”、“读书与成就”的论坛活动、“讲述我的教育故事”、“阅读、工作、成长”演讲等主题活动。按照学校要求,我们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上传到学校的百果读书会上,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这种跨越空间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我们教师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读书活动,并且仔细倾听,认真做好笔记,及时记下点滴收获,按要求写一篇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并把这种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教学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不断读书,才能做一个卓越智慧的教师,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真正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
高效能教师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组织安排好课堂教学进程,并在第一周就建立教学的一致学、连贯性,井然有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高效能教师会用最初的两周时间教导学生们如何在一致连贯的教学氛围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课时少,与学生接触少,那么每节课的每分钟都很重要。提前做好课程的总体规划,每节课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断的沟通和磨合后,师生建立起一种可持久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课堂的稳定性和学习环境的安全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征:
1、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待;
2、是一位杰出的课堂管理者;
3、知道如何为学生掌握知识而设计课程。
教师的心态会对教学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第一点,如果教师对学生期望高,学生会得到积极的暗示,那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好运没有期望或期望值低的时候。至于课堂管理,在机房上课涉及到许多机房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座位、机房卫生、开机关机、整理电脑桌等等。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要学会控制课堂。至于对课程的掌握,书中提到三点:1、教师应该懂得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有目标或有标准地学习概念或技能;2、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懂得怎样传授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或标准;3、教师应该明白如何并提供纠正行动,使学生能够熟悉概念或技能。
我想,无论是作为新教师还是已经教书多年的教师,都应该时时自省,不断提升自己。把教书不仅当成工作,还要从内心把自己定位成可以改变学生、影响学生人生的教育者。
上学期寒假,教委办赠送每位老师《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师的秘籍。它涵盖了八项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三心两解一关怀。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7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名为《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的书,从读完书的那天起,我的思想有了一定的改变——教育非常重要,绝对不能太过严肃!
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家长观察两名教师共同在一个七年级课堂教授社会研究课。课堂非常嘈杂,充满了频繁的中断和骚动。一个小时后,一位教师叹息着,对家长说,“这些孩子会让我短命的!你看到我们需要多么频繁地纠正他们吗?谢天谢地,今天的课终于结束了!我想我要赶紧回家睡觉!”她踉跄地走出教室,孤独地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第二位老师说:“他们多棒啊!情绪高昂,精力充沛!现在他们还有点散漫,但是我计划教他们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意义的方面。我希望这些中断不要令人不安。我的`目标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会有时间捣乱!”
当家长问其秘诀所在时,这位老师回答道:“我的座右铭是:每天笑一笑,调皮捣蛋都跑掉。这是大的方向,所以我要花一年的时间和学生们在一起。”他步伐轻松的走出了教师,吹着口哨,挥舞着手臂。在短短的四分钟内,家长的情绪由绝望转变为欣喜。毫无疑问,热情和轻松是具有感染力的。
我特别欣赏后一位老师,因为他出色、有激励能力、热情、幽默,更富有趣味性,总之,他身上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学生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所以一切教育要有乐趣,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发展,课堂要营造快乐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通过兴趣引导学习,避免过度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味学习带来的快乐。
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沮丧、失望时常困扰着我,让我不再微笑,让我时常不得不去完成一节课或是一天的工作。这和第一位老师有什么区别呢?扪心自问,我不是一个没有热情的人,也懂得激励,可不知何时,那满腔的热情却被疲惫和无奈所取代,幽默、趣味早以悄悄地离我而去。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对待学生的根本态度是什么?我们是否认为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学习者,还是将他们看作是一群没有规矩的麻烦制造者?我们是将教育看作是困难艰苦的过程,还是令人激动的探险历程?我们课堂中的沉闷或欢笑正能反映出我们对待学校和学习的态度。如果我们觉得白天的时间永远不够用,我们就是在传播恐慌、沮丧和急噪。如果我们的根本理念是把教学看作可怕的工作——劳累、疲乏、甚至危险,那么我们就会变得武断、僵化和恐惧。
如果我们认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奋发向上和挑战性的职业,我们就会充满热情、容忍和关怀。如果我们认为有足够的时间来教授我们的教材,改变学生的生活,我们将会充满平静和坚定。
热情和欢笑具有感染力,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具有创造性的思路,改变古板严肃的教育风格,成为一名欢笑教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知识。
我相信,当笑声和教育同行时,一切都成为可能。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8
莎士比亚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句话向我们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书籍就像蔚蓝的大海,翻滚着文化的辉煌和厚重;就像肥沃的土地,蕴藏着思想的博大与精深;就像广阔的天空,给人力量,让人自新,催人奋进!
“营造书香校园,打造书香班级,让好书陪伴师生成长”是我校践行特色文学阅读活动的口号。这两年来,我们不断在努力践行着,组织学生的文学阅读活动一直在悄然无声中进行着,一如既往到今天。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在“文学阅读”这块热土上,我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和喜悦。渐渐地,我欣喜地看到,开展文学阅读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阅读本身,而是阅读之外的读书观念、读书习惯的养成,阅读方法的掌握,是为学生营造一种风气,一种氛围。
一、注重环境布置,营造书香氛围
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多读书、读好书,我们班建起了读书吧,取了一个童真而可爱的名字叫“小笔头读书吧”。班级图书角的创建倾注了我们的心血。我从图书馆借阅了几十本中外名著;孩子们也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书籍,有童话故事、中外名著、科技博览……全部图书都在班级图书角上整齐摆放着。同学们集思广益,制定了图书管理制度,并在学生中选出优秀的图书管理员。读书吧深深吸引着学生,课余饭后总能看到他们埋头看书的小身影,小小读书吧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二、通过文学阅读课加强对孩子们的阅读指导。
如今的书籍名目繁多,而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鉴别能力低,面对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或顺手拈来就读,或为猎奇而读,甚至读了一些不健康的读物,这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首先在选择读物上作好指导,如本学期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推荐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沈石溪系列动物小说等书籍。内容涉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的书。
接下来就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我利用语文课、阅读课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
我还鼓励学生大量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学会生疑、释疑、自主探究;在阅读中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在阅读中自己去获取、去探究、去寻觅、去掌握,去感受读书的乐趣;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在阅读中形成自主读书的良好习惯。
另外,每周一次的油城文学“我是快乐油城娃,我爱克拉玛依”循序渐进地开展着。我班阅读主题是“知油城历史,惜今日生活”。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了孩子的知识面,丰富了孩子们的见闻。
三、以活动为载体,享受浓郁书香
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创设阅读、延伸的机会,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将学生将阅读思考所获转化为自己的思考与表达,从而感受读书的'快乐。
1、建立“读书漂流记”。孩子们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载在特定的笔记本上,三言两语也行,长篇大论也行,漫画也行,不拘一格,不定形式。
2、师生共读一本书。凡是学生读过的书我都一一进行了认真地阅读,然后利用阅读课和学生进行主题讨论。这样不但可以检验学生读书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阅读的乐趣。
3、开展智慧泉大评比活动。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精彩的字、词、句、段、篇,或读后感,记在学校所专门印制的智慧泉上,以丰富写作素材。然后定期进行评比展览。
4、亲子阅读享乐趣。我希望,阅读要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家庭,带动家庭来一起读书,共同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于是,我在家长会时与家长宣传读书的好处,教给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书的方法,同时利用校讯通、QQ群让家长明白近期要读的书……不断地宣传,不断地沟通,家长越来越重视读书,越来越关注读书了,这样倡导的亲子阅读才真正的启动起来,有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班级读书的氛围更好了,学生读书的热情更高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只有书声琅琅的班级才是真正的班级,喜爱读书的孩子才是未来年栋梁,喜爱读书的老师才能成为学生深深爱戴的老师,让书香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捧起心爱的书,诵读经典,牵手美文,共同构建令人仰慕的书香班级,打造最美书香校园。愿读书成为孩子最美的姿态,愿读书成为孩子永远的挚爱,让书香孩子浸润心灵。让我们“沐浴书香,悦读阅美”吧!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9
“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每天的生活一定会充满温馨与感动;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充满幸福与激情;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智慧与阳光。”只是我读了美国作家黛安娜罗曼斯的《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一书后的感受。
当我走进了这本书的世界里从中得到很多东西。我深深感觉学生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所以一切教育要有乐趣,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发展,课堂要营造快乐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通过兴趣引导学习,避免过度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味学习带来的快乐。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沮丧、失望时常困扰着我,让我不再微笑,让我时常不得不去完成一节课或是一天的工作。这和第一位老师有什么区别呢?扪心自问,我不是一个没有热情的人,也懂得激励,可不知何时,那满腔的热情却被疲惫和无奈所取代,幽默、趣味早以悄悄地离我而去。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对待学生的根本态度是什么?我们是否认为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学习者,还是将他们看作是一群没有规矩的麻烦制造者?我们是将教育看作是困难艰苦的过程,还是令人激动的.探险历程?我们课堂中的沉闷或欢笑正能反映出我们对待学校和学习的态度。如果我们觉得白天的时间永远不够用,我们就是在传播恐慌、沮丧和急噪。如果我们的根本理念是把教学看作可怕的工作。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80
肖川教授说:“一个成功人的经验之中,都必须具有最初的鼓励所给予的温暖和力量,虽然说鼓励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成材,但每个成功的人毫无疑问都离不开鼓励。”
读到那里,我想我们如何对学困生进行鼓励,使其提高呢?
学困生由于平时成绩差,习惯不好,历来受到教师的批评和指责较多,故在心理上对教师相当排斥。在这种心态下,我们应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换回他们完美的憧憬。
课堂上要多表扬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学困生在课堂上难以得到教师的“热情关注”,所以,他们在听课时的心境常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觉得学习无聊。在这种情景下,我给予他们参与发言的机会。首先从学习生字入手,这很简单,但我并没有因为简单而忽略了表扬,而是以认真的.态度给予赞扬,如“你提高了!”“你真聪明!”因为对他们来说,这难得的表扬会给他们灰色的心灵带来一种喜悦,激励他们学习的上进心。
进入到课文的学习,难度理所当然会有所上升,所以给予学生表扬也相应地要增多,可见,我们不费吹灰之力的表扬却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一种莫大的欢乐,一种无形的动力。即使学生答得不够完整,不够准确,同样能够鼓励,帮忙他们共同正确完成。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让他们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所以我们不能吝啬自我的语言,而要发挥我们的语言艺术来温暖学困生的心。
好言一句三冬暖,让我们努力捕捉差生的闪光点,对他们给予关怀、赞赏和鼓励吧!使他们欢乐茁壮成长吧!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81
上学期寒假,教委办赠送每位老师《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师的秘籍。它涵盖了八项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三心两解一关怀。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
童心是走进学生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在我从教的这几年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他没什么兴趣,经常做小动作发呆。但由于他很聪明,所以成绩还是可以保持在优秀。刚开始我一直在苦恼对于这样一位聪明的'学生要怎样激发他的兴趣和潜能呢?直到有一次我带他们到多媒体室上课,我发现他从来没有这么认真投入到课堂,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我想难得他这么认真,应该好好表扬,激励一下。突然他站起来问老师,那个是你做的吗?怎么做的啊?(他指的课件里的动画)一连串的追问,让我发现他对电脑很感兴趣。后来我就让他加入电脑兴趣组,他在兴趣组里是年龄最小,但也是学得最勤的一个。我趁机与他谈心:你要想学好电脑,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做基础,比如学好语文的拼音是打字的关键、学好美术配色是电脑绘画的基础、数学知识更是与电脑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后,我发现他在数学课上就比较注意听了,其他老师也反映说他进步很大。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只要我们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走进孩子的心里。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工倍。
责任心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责任心是这个社会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做人需要道德约束和责任心。作为教师,责任心就是教师应具备的高尚师德。只有在责任心的驱动下,教师才会爱岗敬业、言传身教、钻研进取、关爱学生。可以说,责任心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我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作负责,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就是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一个教师只有把教书这个事业确认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时,才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表现出责任心。二是对学生负责。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三是要对学校负责。所谓对学校负责,就是要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诠释一个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展现教师的风采。四是要对自己负责。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要求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始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成为学生成才报国的引领者。既然我们选择了在黑板前站立,我们就选择一以种永恒的姿势,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更是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对于我来说,到达卓越这一境界还需要一段路,但我还是会努力先从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做起,努力的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向卓越的老师看齐。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82
世间之书多矣,有些书读后如雁过无痕,在你的内心深处难以留下印迹;有些书读后宛如湖中涟漪,虽有一时的荡漾之美,可终究轻拂而过,难有深思。然而徐飞老师的著作《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读后则让人体验到醉后的清醒:醉是因为书中的文字像美酒一般,读之愈久便醉之愈沉;而清醒则是因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考与启示让人产生顿悟之感。
我很喜欢徐飞老师对气象一词的解读,在他看来一个气象万千的读书人,不拘泥于个人习见,不执著于一己私念,而是将生命打开,向一本本好书打开,向丰富多姿的生活打开,善于吞吐吸纳,如此才有一种开阖的气度。而我翻开这本书,则如同走进一个气象万千的生命,领略生命深处的诗与思、真与美。
未经思考的读书没有意义
文如其人。书中的文字如徐飞老师本人一样优雅和高贵,没有华丽的修饰,却能让人安静地思考。徐飞老师的QQ和微信昵称都是优雅的刺猬,他很喜欢这一称谓。优雅的刺猬典出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代表着外表坚硬而内心柔软、优雅高贵的读书人形象。在徐飞老师看来,锐利的刺容易伤害别人,而乏力的优雅却会成为美丽的空壳。深刻却不世故,圆润而不圆滑,正如徐飞老师所独具的文风特点:安静的文字背后浸润着哲理式的思考。
徐老师提倡作为思考者的阅读姿态在阅读时应伴随思考,反观生活。本书中,四大思考贯穿始终:对经典的思考,对阅读本身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教育的思考。
对经典的思考源于徐飞老师身上的学者情怀,这种情怀是对真理的渴求与探索。阅读经典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寻求智慧的旅程,通过阅读经典获取拂去幻影的慧眼,找到精神家园。对阅读本身的思考,使徐飞老师跳出了传统的阅读经验,在读书中学会读书,自我摸索出一套读书方法。无论是专业发展的主题性阅读,还是以言传言的表述性阅读,以及触类旁通式关联性阅读,这些阅读不断丰富徐老师的教育生活和内在生命。读书可以一步步去除遮蔽与狭隘,让我们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对于人生,徐飞老师用了成全一词,我想,这里的成全是对读书人的期许,是对人生的释然,人生的圆满便是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作为教师,徐飞老师用最厚重的笔墨书写了对教育的.思考,书中的思考不仅包括对语文学科的思考,还有对教育理念、教育原理的思考。
徐老师每读一本书都会伴随思考,大多写成读书笔记,近几年,他单发表的读书笔记就达二十多万字。他以自身的读书姿态告诉我们:未经思考的读书没有意义。
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
徐飞老师将自己的读书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浪漫满足兴趣;第二阶段,现实应对工作;第三阶段,综合成全自己。只有经历一、二阶段的浪漫与功利,才能到达第三阶段中的成全自我生命的不断完整。这里的成全自己不局限于对现象的思考,而是抽象于自身的意识世界,反复咀嚼,将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为自己的结构。当读书超越功利层面到达审美层面,读书本身就是读书的目的。实际上,功利式阅读在短时间内或许见效,但这种片段式、割裂式的阅读,会逐渐让读书成为一种负担,将思维僵化于单独的场域内,难以使人获得整体智慧的提升。
徐老师将玖玖雅集教师书友会的读书宗旨定为为学生读书,为自己读书。徐老师已将教师这一角色深深烙进了自己的生命里,他提倡,为学生读书,让读书提升自己的教育情怀与教学智慧。我想起著名关怀伦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内尔诺丁斯的重要观点:好教育就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往深处说,为学生读书与为自己读书并不是二元对立关系。教书是一门让师生获得更多幸福的职业,因为教师在阅读时将职业角色与自我人格合二为一,读书的过程是个人满足与服务学生的双重行为,它本就存在于教师本职工作的范畴,是教师实现自我的必然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徐老师所倡导的读书倾向是为着幸福的阅读。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一句话:在最后审判的那天,那些伟大的征服者、律师和政治家前来接受他们的奖赏王冠、桂冠或英名镌刻在不朽的大理石上。万能的上帝看到我们腋下夹着书走近时,他转过身来,不无歆羡地对彼得说:瞧,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读书。读书人不需要外在的奖赏,因为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伍尔芙的这一观点,在徐老师的这本书里也会有最好的呼应。
读书贵在转化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十足的读书人,这是高万祥先生对徐飞老师的评价。真正与十足所展现的是徐飞老师最纯粹的一面。一个纯粹的读书人将书本看成自己的挚爱,恰如呼吸,它一定会联结着心肺,呼吸之间含着你的气息、你的味道。同时,徐老师的读书又总是力图打通书与生活的通道,跳出书本的视野,与生活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结。
这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阅读成全自己,是从价值论的角度揭示教师读书的意义;第二章在读书中学会读书,是从方法论的角度介绍了教师读书的策略;第三章专业阅读的眼光,体现出学科特点,介绍了语文学科的读书智慧;后三章是徐老师的读书随笔,来一次思想的远行是哲学、教育学经典著作的读书随笔,心灵修行的艺术是文学作品的读书随笔,且教且读是教学方面的读书随笔。整本书既有读书意义及方法的讲述,更有具体生动的读书示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读书智慧。
徐老师读书,既有欣赏、接纳,也有批判、否定,但最重要的是要作用于生活。我很喜欢他的一个比喻读书如蚕。读过几本书,真不值得拿来说事,正如一只蚕吃掉几簸箕桑叶,是不值得炫耀的,关键还看吐出的丝是否白而长。评价读书人,不是看他读了多少本书,而是看他将书中的智慧转化了多少变成他生命的智慧。这段文字真是太精彩了!徐老师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但他不是闭门读书;徐老师似乎是实用主义的读书取向,但他不会功利世俗。
柏拉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而我认为,读书也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读《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下来的,我听到了内心深处冰层碎裂的声音,我也像徐老师一样,在水波荡漾中看到了越来越清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