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文学 > 随笔 > 正文

家乡的社火

作者: 白来勤2024/11/21随笔

关中人习惯把元宵节期间展示的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统称为"社火".早先的社火都是以"社"为单位组织的,场面宏大,红火热闹。"社火"大约就是由此而得名的。

昔日,我的家乡西安东北郊灞渭三角洲一带的村庄,一入腊月便开始排练。由于排练场地多在祠堂或大房里挂一面大锣,以锣为号,参与者不得迟到,所以把开始排练叫"挂锣".有的村则在排练场所的大梁上搭一根勒麦车的大绳,地上放一堆枣刺,谁若来得迟,或者学习不用心,便要挨枣刺之笞打,或者跪一炷香的时间,即跪在地上手拈一支点燃的香,等香燃完才能起来。

过去在灞渭三角洲的村庄里,一旦闹社火的事情定下来,所有人都得听从"社火头儿"的指派,收东西的、做杆的、拟文的,各负其责。如果有谁既想参与还胆敢抗命,负责安全的人便会毫不客气地将他撂倒放翻在地,拖拉至公共场所,用大梁上悬着的大绳给他"教乖".久而久之,虽没人再敢惹怒众人了,但那根大绳还悬在那里,是一种规程和纪律的象征,也是"一人不捩社事"那句俗语的形象图解。

在灞渭三角洲,常见的社火有平头桌子社火,即在一张方桌上扮作戏文,由四人抬着走。如《断桥》,在三张桌子上各立白娘子、许仙、青儿的戏剧人物形象,这种社火人称"哑巴戏",化妆起来惟妙惟肖,惹人喜爱。比平头桌子高级一点的,就算是芯子了。芯子有平台芯子、杂技芯子、转芯子和挂芯子等。譬如《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就要使京娘站在赵匡胤手举的蟠龙棍上,玄妙的艺术引人入胜。还有一种大型社火,叫做"山社火",高达3丈,下面有50多人抬着走,以人多取胜,十分壮观。

白天常耍的社火,还有高跷,俗称"柳木腿",高者可达2米,低者1米左右。扮演时将人腿绑在特制的木棍上,高腿表演难度较大,低腿表演舞蹈气氛浓烈;表演者可根据戏剧情节、故事人物设计动作服饰,如《三打白骨精》《铡美案》《白蛇传》等。高跷表演中的高难度动作为"二人三跷",即两个表演者用三条"腿".而"顶灯台""单干跷"(两名表演者用木杠抬着另一名表演者)、"鸭子偎蛋"等诙谐幽默的表演,集"奇、险、妙"于一体,更为夺人眼球。最有趣的是扮演孙悟空的形象,或走或跳,打诨取闹,绘声绘色,耐人寻味。常见的社火中,既有尚武的马社火,即用马拉车装扮的社火;还有血社火,即杀气腾腾、动刀动枪、血肉横飞等惊险场面的社火;也有社火尚文,即寓意于戏,讲究精巧,以妙、玄、佳、绝取胜。

能出社火的村庄,不论大小、人口多少,展示给众人观看的东西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即使同一类型,也各有千秋。比如同为芯子杆,有的以高玄见长,有的以精巧著称。站在杆上者,有的是八九岁的孩童,有的是周岁左右的幼儿。而家长则认为,孩子能上一次杆,可以得到一次锻炼,能沾带众人的福气,茁壮成长。所以,都是争先恐后,主动找社火头儿,请求给孩子一次难得的机会。社火队伍前头,有的村是社火头儿领队,脸上堆满难以掩饰的骄傲之态;有的村则由年龄最长者(俗称"人王",但均为男性),穿着儿子备办好的寿衣率领队伍前行,众人尊敬的目光,让老人感到无比幸福和欢乐。

中国人过去追求"三多"(多子、多福、多寿),有些村缺儿少女的人,便希望借助摆社火时的阵势感动神明,给自己赐个一儿半女。社火队伍有头,自然有尾,扮演社火尾子的人打扮得奇形怪状,还要经受那些看热闹的人特别是儿童们的推推搡搡。所以,扮演社火尾子是个苦差事,人员都是由社火头儿指派。但有的村庄,社火尾子有人争着当,甚至有时还要托人走社火头儿的"后门"哩!因为那些家中儿女缺少的人认为,当了社火尾子,为村里的事出了力,老天会满足想添个儿女的要求。一些村子在摆社火时,人们总要给锣鼓车上点缀几个"棉花娃娃",胖嘟嘟,十分可爱。社火结束的当天下午,有心人总会小心翼翼地把"棉花娃娃"卸下来,揣在怀里,走进巷道里那些缺儿少女的人家,把"棉花娃娃"放到小夫妻的炕上,用被子盖好,相信这样就会圆了这一家的儿女梦。如果来年真的添了孩子,那送"棉花娃娃"的人自然是有功之臣,一定会被主人请去坐到上席喝一杯喜酒的。

在灞渭三角洲众多的民间社火中,新合街道班家村的《鱼戏莲》最具特色;其中鱼道具长一丈余,分为七节,每节内有灯光设备,下有供表演者操作的七根把柄。表演队伍由八人组成,表演时七人舞鱼、一人舞莲(花灯),在锣鼓和吹奏音乐中登场献艺,其表演程序有跑圆场、鱼跌膘、鱼跳跃、鱼翻身、跳龙门等。舞莲花灯的引鱼人,在他的动作中夹杂以民间武术套路,总体表演风格粗犷豪放,节奏强烈,令人振奋。这一民间艺术,原本是逃难的湖北乡民由江南水乡引进的,在灞渭三角洲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后经民间艺术工作者的不断发掘整理,创编了不少新的表演元素,增加了群鱼戏莲的大型场面,由140多人参加表演,使人耳目一新,已入编《中国民间舞蹈集成·陕西民间舞蹈志》,并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全国播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