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之约
2020年暮春的一个午后,文友在群里唤我去赏琼花,说是在合肥城西的苗圃里,发现了一大片掩映在树林里的琼花,非常惊艳。
我之前好像没有见过琼花,抑或见了也不识。据说扬州的春天,街头巷尾开满了琼花,它是扬州的市花。琼花的外形似白玉一般,晶莹圣洁,淡雅脱俗。传说1400年前,这朵花也惊倒了隋炀帝,以至于隋炀帝为了方便下扬州看琼花,而开挖了一条大运河。虽然传说不可信,但由此可见琼花的稀珍和名贵。
看见微信群里文友们在夕阳下与琼花的合影,那光与影,人与花,简直美极了。终于禁不住此花的诱惑,处理完手上的工作后,我就匆匆驱车赶去。
说是苗圃,其实这里是一大片看上去有些荒芜的郊外,杂树荒草,恣意横生,我走在里面竟然迷了方向。它们消失在一片密林里,我根据定位也没能找着,最后是循着笑声才找到那片琼花盛开的地方。
文友们已经在这片花海里"疯"了一下午了。来赏琼花的人里,除了几个经常见面的文友外,还有知名的花鸟画家石兰,她是画花卉的大师,是她最先起意要来赏琼华的。对这样一位爱画爱花又懂花的人来说,怎能放过这么美好而稀珍的琼花呢?我也正是听说她来了,心里一动,才放下工作赶过来的。之前一直琢磨着想拜师学画,也因石兰老师在绘画界的声名远播,便想去她的工作室赏画求画,但每次相约,不是我有事就是她不在,一直无缘相见,这次机会终于来了。
眼前的琼花真的是一簇上长了8朵,且每朵都有自己的想法,难怪古人叫它"聚八仙".八朵五瓣的大花围成一圈,簇拥着中间一团珍珠粒似的白色小花,挨挨挤挤,泛着淡淡的黄,柔嫩可爱,这让它们在春天的繁花中,显得格外清秀脱俗,风姿绰约。
看完琼花,石兰老师约文友们一起去她的画室小坐,这样的机会我当然不会放过。印象深的就是她家客厅里摆放着一个硕大的画案,还有四周或靠或挂的那些具有魔幻色彩的一幅幅工笔画作。那些妖艳的花,或含苞、或绽放,交缠在一起,像森林里的精灵,那梦幻的色彩,令我十分着迷,其他几个文友也一样沉溺其中。于是,我们说学就学,当天就约定一个四人的绘画小班,开始了跟随石兰老师学画的历程。
我觉得再远的地方,只要愿意迈步,都不算遥远。这个庚子年因疫情不能远行,没想到却成全了我学画的"远行".
我们定在每周六上课,地点放在我的办公室。周六休息日,人少,学画安静。石兰老师为绘画班小群起名曰"琼花之约",很浪漫的名字。的确,我们因琼花而聚,也因琼花圆了学画的心愿。
第一堂课很是精彩,石兰老师给我们讲绘画的发展史,一个个例子信手拈来,活色生香,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她讲宋代是一个花鸟空前发展的时代,她讲"湖州竹派"四大家,文同的墨竹开后世墨竹之先河,千年竟无人过之;她讲"青藤画派"鼻祖徐渭,花卉笔墨无人超越;中国画一代宗师"八大山人"朱耷、晚清花苑第一家的虚谷……
然后,她让我们从最基础的素描起步,对着我办公室一盆盆盛开的花儿开始练习。
一上来手生,我们连生宣熟宣都分不清,更不用说五花八门各种颜料的名称了,她就耐心地一点一点教我们,给我们讲颜料的美、宣纸的美。石兰老师有品位,她不会因为我们刚学就对我们降低标准,她不让我们去买低档的绘画用具,瓷盆、洒水壶,毛笔、裁纸刀、小刷子……一样样,绝不允许我们应付将就。她说这么美的宣纸,你如果用刀去裁纸,那简直暴殄天物,坚持让我们买竹子的裁纸刀,因为竹和纸"习性相同",我们为此也交了不少"学费".另一方面,她珍惜宣纸,不让我们浪费一点点,画坏作废了的宣纸就用来舔笔,物尽其材。她说看了宣纸繁琐的制作工艺,你不得不油然生起对纸张的敬畏之心。
学画到了模仿宋画阶段时,她让我们钩一百张宋画的各种花卉和鸟蝶。开始我们都觉得不太可能完成,情绪上有些抵触,认为她对我们像对学校里的学生一样要求严苛。可是画着画着,每个人就找到了感觉。她教我们平涂、分染、反复分染,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她教我们,一幅画的枝叶穿插、来龙去脉要交待清楚;她教我们画花蕊要攒三聚五,只能奇数不能偶数;她教我们画面每笔都要用清水笔,这样才能保持画面的清爽干净等等。她掌握每个人的特点,及时指导并加以鼓励。我们学得乐此不疲,每周都期盼着这一堂课早点到来,她也教得兴致盎然。
有一幅画,是宋人吴炳的《出水芙蓉图》,图中莲瓣的描绘技法类似后世的"没骨"法,不见勾勒之迹,但却能渲染出花瓣既轻盈又腴润的质感,每片莲瓣的形状、角度、色泽和光感都安放得无懈可击,至于瓣上红丝、蕊端腻粉,简直叹为神工。那荷花中的红丝却是极难描画的,也最见画功,每当我们望"画"兴叹时,她就一遍遍手把手教我们,直至最后每一个人都能拿出一幅还算得意的荷花作品。
后来我还"活学活用",把这幅画印在了企业家协会的宣传布袋上,而荷花也恰好是协会的会标,许多朋友知道深意后,都把布袋当作宝,至今还有人向我讨要呢。这段时间,哪怕工作再忙,我也会挤出时间来习画,只有画画才能让心灵安静,只有心静才能画好一幅画。
如今,从仲春开始,走过夏、秋、冬,再到初春,"琼华之约"绘画小班终于告一段落了。这一天,画友们聚集到我这里,带着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由石兰老师给我们做点评总结。这些从春到冬的日子里,我画了近两百幅习作,挑出五幅自己感觉还算满意的作品交予老师指导。
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很多画家不轻易送作品给别人,那真是每一笔都是心血。画一幅工笔画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先在宣纸上勾画,这过程就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还不算不小心画坏了的,一笔不注意就有可能前功尽弃。然后上板,喷水,待水渍干透后,再用红茶泡的茶水刷一层,做旧仿宋,一次没达到效果的,还要继续刷,干后再淡墨平涂,分染,一遍又一遍,三矾九染,直至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同事搬新居找我讨要一幅画,我没答应,一是没到最好的水平,二是真舍不得送。
石兰老师说:当时光老去,容颜消失,我们不必担心花蕊也会老去。我的五幅花鸟画作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现在已经拿去装裱了。下一站我们又相约江西景德镇,期待在老师的指导下,能亲手烧制独属于自己的瓷器作品……
一段光阴,一程相遇。我想,总有人会在时光中渐行渐远,也总有人会在冥冥中注定相遇。一场琼花之约,让我们每个人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