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小河
老家屋后有一片竹林,竹林后面有一条小河,长百余米,宽四五米。南岸竹林、树木成荫,北岸是高出水面不少的河堤,一条小路通达东西。
风和日丽的日子,平静的河面像一面镜子,清澈的河水倒映着竹林、树木,偶有叶子、虫子掉落,或鱼儿游到水面,扩散出细小的涟漪。更多的时候,小河微波荡漾,闪烁着粼粼波光,几只鹅和鸭子轻轻地划着水,打发着悠闲的时光。
小河上接东园京河,下接石河,河间有土岸相隔。土岸下,短短的涵洞连通两河,总能听到流水潺潺。下大雨的时候,涵洞中水流明显大起来,成倾泻之势。上游河水,由东园京河、小河、石河,一路向下,经一百多米长的水沟泄向锡北运河。时常有人冒雨在涵洞下方、水沟里张网捕鱼,戴着斗笠,打着赤脚,裤腿卷得老高。常常收获到不少活蹦乱跳的鲫鱼和川条鱼。
清清的河水,是附近人家日常生活的必需。灶堂间的水缸,家家必备,拎着一桶桶河水倒入缸中,加入明矾,就成餐饮用水。拎水,跟洗碗、扫地、割草等,是农家孩子最日常的家务活。
洗澡需要"烧浴缸",浴缸水直接取自小河,叫"提浴缸水".那时,几家合用一个浴缸。一家老少换下的衣服,则需用小河水搓洗;漂净时,则要到河滩头,那里就会响起棒槌捶打衣服的"啪啪"声、衣服在河水里荡涤的"哗啦"声。
南岸,有四个河滩,为十余户人家所用。
河滩,对农家来说,十分重要。大量的家务活要在河滩上完成,如淘米、洗菜、洗碗、洗衣服等。家务活,大多是妇女干,所以那时女孩子找对象要"看人家",女方很关心男方家距离河滩的远近。嫁到离河滩远的人家,会多吃不少苦头。
河滩,成了家的延伸。北岸,小路边,是一大片自留地,那是很多农家的菜篮子。夕阳西下的时候,村民忙碌地给菜地浇水施肥,洁净的河水浇出的蔬菜,似乎格外鲜嫩。总有几家种点碧绿的大蒜或葱,谁家烧菜时,突然发现缺点蒜叶、葱叶,大人就叫腿脚快的孩子,就近到哪家菜地去摘点,事后总记得跟主人家打个招呼。有的家长也常常借这样的机会,给孩子讲"做贼偷葱起"的道理,教育孩子不要贪小便宜。
对于孩子们来说,小河是他们的乐园。
玩得最多的是削水片。把瓦片或碗片,贴着水面使劲削出去,片儿在水面上跳跃着向前,腾起一个个水花,最后成强弩之末,在水面上翻一两个身,慢慢沉入水中。谁打出的水花儿多,谁就厉害。我多次试过,向小河里打出的片儿能否跳过田岸、再在东园京河里腾起水花,但终究没有成功。
有时也在小河里钓鱼。那主要是小孩子干的事,大人一般到野外河里或锡北运河钓。缝衣针在油盏上烤红,弯成鱼钩状,系上尼龙线、装上蚯蚓,就开钓了,偶尔能钓上几条小鲫鱼或川条鱼,但实在不起眼。次数多了,家长见到孩子又在煞有介事地钓鱼,就会揶揄道:"起劲点钓啊,油锅给你热好了。"有一次,我在鱼钩上装了猪肝,钓上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甲鱼,高兴了好几天。
淴冷浴,是孩子们夏天的最爱。也许是看不上这几米宽的小河,也许是要避开父母的目光,我们只是偶尔下小河去浸一浸,划拉几下,消消暑热。我们更喜欢到村南边几十米宽的锡北运河里去,人多,有来来往往的船只,热闹好玩。小伙伴们打水仗,比赛谁潜水远。在桥墩上、码头上"跳冬瓜";在宽阔的河面上狗刨几个来回,还可拉着行船后尾的锚东来西往,很是过瘾。
斗转星移,往事如烟。小河,给少儿时代的我们带来多少欢乐和美好的记忆啊!
小河叫钱家小河。据老人讲,很多年前因河边住了几户钱姓人家而得名。如今,整个村上已没有一户钱姓家庭。小河,也在十多年前被填掉了,消失在人们的眼前,留在记忆里,但跟江南水乡星罗棋布的万千条小河一样,作为农耕社会人们择水而居的标志,终将在人类文明史、社会发展史上留下它深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