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文学 > 随笔 > 正文

且以古诗纳清凉

作者: 钱续坤2024/07/08随笔

出梅入伏,天气似乎变得酷热难当了,这很自然地让人想起《诗经·豳风·七月》里的诗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流火"本意是指一种天文现象,现在人们借用它来形容骄阳下的热浪,虽然有点错会其意,但是毕竟较为贴切地再现了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普遍感受。不过对付炎热,不论是古代的才子佳人还是现在的平民百姓,可谓是各有各的制胜法宝,各有各的最佳去处,而对于平时就喜欢附庸风雅的我来说,则乐意手摇一把蒲扇,轻茗一口香茶,到诗中去寻一份清爽,陪墨客去纳一份阴凉。

"扇子扇清风,时刻在手中。谁要借我扇,叫我一声公。"这是我的童年时代经常传唱的一首童谣,语句尽管俏皮戏谑了一些,但是足以得见扇子在当时的重要性。那时的农村还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人们纳凉的工具与古人差不多,主要是蒲扇和芭蕉扇,所以每日上正午或者月上柳梢,到处可见人们摇扇纳凉的身影。其实对于扇子的功用,汉朝宫廷女诗人班婕妤早在《怨歌行》就写道:"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这里,扇子"凉飚夺炎热"的根本属性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此所谓:"心静自然凉。"白居易的《消暑》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诗人认为在夏季避暑纳凉,室中要少放东西以利通风,坐于窗下要心平气和,这样才能惬意地感到清风徐来,凉生心底。可是现代的人呀,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安身立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千世界里,不得不步履匆匆地奔波,手忙脚乱地打拼,何来清风,何来凉意?所以关门闭窗,把空调调到25℃以下,人们身体上感受到的清凉,永远是一劳永逸的现代工业味道。这种清凉是生硬的,是冷漠的,与精神上的享受完全格格不入。

唐朝田园诗人王维纳凉的地方,却喜欢选择在既幽且深的茂密竹林,他在《竹里馆》诗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从表面来看,这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平淡无奇,不过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在炎夏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纳凉之景是如此的空明澄净,那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与融为一体的。唐代诗人高骈的《山亭夏日》也是绝好的去处:"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瞧,有绿树、楼台、水塘,有帘子、凉风、蔷薇,绿影婆娑,古意盎然,这是一所饱含负离子的森林"氧吧",长久置身此地,一定会欣赏到炎夏清和澄明的胜景。

还有宋代的杨万里,他喜欢流连于荷池纳凉,其《暑热游荷在池上》诗云:"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诗中,作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用"愁热"与"深藏"两词反衬出静谧而安宁的荷塘深处,的确不失为一个美妙清凉的世界。对此,陆游也深有同感:"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塘自在香。"此诗表现的是在莲花池边和柳树荫里月下乘凉的乐趣,那里杨柳随风飘拂,荷花送来清香,在画桥畔倚床休憩,欣赏船家悠扬的笛声,这真是盛夏酷暑时的一种美好享受。

在古诗中纳凉,心静,意美,景深,真是清凉自然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