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只为一句谢谢
有件事情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一定找个机会去看看曾经帮助我的两位老人,和他们说声谢谢。无奈时光蹉跎,一晃十年过去,十年后的一天,我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两位热心的老人,向他们表示我的谢意。
记忆里,两位老人就住在我读初中时母校的附近。那天,我找到母校旧址,向人打听两位老人。附近的人告诉我说老人家还住在老地方,顺手指了指。
我敲了敲门,老奶奶推门问我什么事情,我自报家门,说自己过来看望两位老人。毕竟十多年过去了,如果不是一番解释,他们不可能认出我了。想想也是,那时候我十多岁,刚上初中,他们已经退休多年,如今他们已经是八旬老人了,老爷爷身体很硬朗,只是耳朵有点背,老太太似乎风采依旧。当知道我的身份之后,两位老人很是热情,连忙嘘寒问暖,问起我这么多年的情况,我一五一十地向他们一一道来。
见到两位老人,我没有丝毫的生分,而是就像和爷爷奶奶聊天一样,两位老人也介绍了他们这么多年的生活。退休后,他们每年都会抽空看看外面的世界,几乎携手走遍大半个中国,只是这几年身体不如以前,不敢出远门。老爷子说孙子给他买了电脑,他正在学上网,时常和孙子视频聊天。说起小孙子,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有的事情不是什么物质的东西所能替代,或是你艰难时候一个肯定的眼神,或是你饥肠辘辘时候的一碗热汤面,足够你铭记一生。我对两位老人的感激之情还得从十多前年求学时说起——
我出生在皖北一个贫穷的村子,父母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他们下决心“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让下一代当文盲”。在母亲的严厉管教下,我在村子里学习还算得上是好的,但和城里的孩子相比,我的成绩只是中等偏下。为了摆脱农村环境,母亲不顾家里经济的拮据,坚持让我去县城上学,于是就找了姥姥家一个远房舅舅,就是文中我说的两位老人的儿子孟彪,希望他能够介绍一个好学校。孟彪就让我去了附近的绿色中学,还带了我去他父亲孟庆恩家里。此后上学的几年里,我每学期都会去孟爷爷家几次,老人们很是热情,不但留我在他家里吃饭,还不让我留下带去的东西。他们鼓励我坚持学习,让我心里暖暖的。
由于天生愚钝,加上底子薄,我严重偏科,高中大学上的是普通学校,毕业后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打工谋生,一年到头回家的次数是屈指可数。看望老人的想法时常在脑子中盘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成行。也许是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多年一次次失败的打击后,我吃上了公家饭,也算没有辜负父母和曾经帮助过我的人的期待,同时促成了我登门看望两位老人的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