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文学 > 情感 > 正文

龙灯花鼓贺新春

作者: 刘懿波2024/11/21情感

阵阵密密麻麻的鞭炮声,一桌香喷喷的年夜饭,一杯杯浓郁的老谷酒,红红火火的新年便拉开了序幕。

百节年为首,春节乃中华民族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佳节。全国各地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展开:舞龙灯、耍狮子、扭秧歌、踩高跷等。各地习俗不尽相同,湘楚大地以"龙灯花鼓"最隆重、最流行,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重头节目。

龙灯花鼓一般由舞龙、地花鼓、排灯和响器(锣鼓)组成。

记得数十年前,当时由生产大队安排每一个生产小队制作一条布龙;由于实在太穷,有的生产队根本买不起材料,只能做条草把龙(稻草制作)。但舞龙的热情丝毫不减,那些隐居多年的老把式纷纷出山,手把手教年轻人耍龙的绝活,毫不藏私;有的还老当益壮,亲自披挂上阵,勇武不减当年。

长龙由珠叉、龙头、龙身、龙尾、龙把子组成。珠叉像一把草叉,叉头有一横铁梗,中穿一串圆铁片,系上红绸子,舞动时铿锵作响,是整条龙的指挥系统。执珠叉者必是舞龙之高手,要懂得"二龙戏珠""穿花""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套路,有时还得指挥多条长龙一齐表演。

龙头的制作要求也比较高,由木匠制作木质骨架,裁缝做布套蒙于其上,包括角、眼、耳、舌、鳞、须等。因龙头结构复杂,相对较重,故舞龙头者定要身强体壮、孔武有力。

龙身制作相对简单,一般是黄底红边,套于龙把之上。龙尾连在龙身之后。龙把则相当于龙爪,是用于支撑龙身的木把子。把数一般为单数,如7、9、11、13等。地花鼓属灯舞类,最初仅限于春节等传统佳节时与大闹花灯活动穿插进行,同"狮子""龙灯""彩莲船"一起进行表演。载歌载舞,情节生动,内容朴实,风趣幽默。

地花鼓分为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三种形式。

对子地花鼓为两人表演,两男装扮一旦一丑。丑角以系红巾或戴草帽蒂子、砣帽、酒蒂子为头饰,身着一套浅蓝色或黄色、黑色服装,手拿芭蕉扇、纸扇、绸扇为道具,在两眼和鼻子上画三道白粉,俗称"三花子".旦角以顶绸帕、系手巾、扮仙头、巴巴头插红、黄色饰物,身着一套用被面做的红色的彩衣彩裤或彩衣彩裙,手拿丝织红绸、酒杯为道具。旦、丑角都相距很近,来往舞时,背靠背,面对面,不超过一条板凳的长度。所以表演不受场地限制,堂屋、稻场、屋场、阶檐、船舶均可演出。其他两种地花鼓表演在形式和内容则相对丰富很多,有龙灯、彩船等相配合,场地自然就要大得多。

排灯比较简单,顾名思义就是成排举着的灯。木制灯架用半透明皮纸蒙起来,中间放一白蜡或煤油灯。皮纸上面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吉祥字样,数量不限。夜晚灯"龙"常达数里路长,火树银花,极为壮观。队伍的摆放小有讲究,常选四名精壮者于舞龙队伍之前,其余全部置于其后,选中站于前排者,一般都是俊男美女。按我当时的年龄,因为力气太小,根本舞不动龙把子,最多只能去举牌灯,凑个热闹,混口饭吃。

响器组成有五样,一鼓、头钹、二钹、大锣、小锣,演奏时以鼓为帅,其他器物随鼓点节奏交叉敲击。

龙灯花鼓大年初一便可出龙,由大队部统一安排,一天只跑几个生产队。生产队要安排所有人员的中、晚餐,都是免费的。当时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劳务费,都是摊派到农户,没有一分钱的补助。如果哪几家分到任务,主家便会觉得面子堂堂,十分高兴。没有摊上的,反觉得颜面扫地,会被别人认为是家境不行,或者饭菜做得不好吃。

龙灯进门前,主家很早就迎候在大门口,长板凳上摆着长长的千籽鞭炮,香烟和红包(称包封)则悬挂于房檐下。鞭炮响起,龙灯进门,每间房子依次穿行之后,坪中舞起"扭丝".而后用珠叉挑下包封,够不着时就立于龙把之上。

有面子、鞭炮放得多、红包封大的人家,则启动对子地花鼓,场地大、礼数更足,就唱围龙地花鼓。不过,一般来说,也只有大队干部或当地名门望族才放得起鞭炮、拿得起包封,才能看得到围龙地花鼓。当然,大队部禾坪上,则是必须要唱一场的。

龙灯花鼓最为讲究的是,不管龙灯什么时候进的哪一个家门,也不管有什么特殊情况,在正月十四和十五这两天,之前去过的地方一定要去圆灯,否则被视为大不敬和大不吉。圆过灯后,按传统规矩龙身要烧毁。一般来说,集中于生产队部的禾坪,草龙直接烧掉。布龙,则点上稻草堆,堆数为龙把子数。舞龙者举龙从火堆上跳过,替代烧毁龙身,大吉大利。而后折了龙把子库存,来年待用。

这种盛况已多年不曾见过, 如今也只能在记忆中搜寻。年长日久,龙灯花鼓的技艺和传统会不会失传呢? 衷心祈愿,记忆中数里长龙般的排灯重新亮起来,当年不计酬劳的摊派饭再次香起来;敲起响亮的皮鼓铜锣,让人见人爱的龙灯花鼓舞遍三湘四水,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