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文学 > 随笔 > 正文

昆明之眼

作者: 饶昆明2024/06/12随笔

第二次来昆明,却是第一次见到翠湖。原本就对昆明有种亲切感,这倒不是我名为昆明,我的名字与昆明这座城市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不过就是祖父按家族字辈给取的名号罢了。何故似曾相识,皆因读过汪曾祺老先生抒写昆明的系列散文,字字句句,浸染入心。

这次滇西之旅先至昆明,不仅只是停靠,更是专程为着翠湖而来。

汪曾祺先生在其散文名篇《翠湖心影》里写道: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它非常贴切。

汪老先生笔下的翠湖,自是让我十分着迷。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翠湖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让先生将其比作春城之眼,犹如贵妇流盼之美目。为能近距离地与翠湖亲密接触,我们选择择在翠湖之畔的翠湖宾馆下榻,这可是昆明城区老资格的五星级宾馆,房价不菲。为见翠湖,只得如此。我们一放下行李,便迫不及待地出门,趁着月色,夜游翠湖。

夜色中的翠湖并不见翠绿之色,却像是满池的墨汁,墨玉一般漆黑油润,光亮照射之处,倒是泛起几晕绿光。微光之中,残荷枯疏,茎叶斜倾;秋风乍寒,竹木萧瑟,这个时节的翠湖,真的不适宜夜游,很容易让人无端生出些许愁绪。

好在临湖而息,清早醒来推窗而望,满眼都是翠湖的绿意,平潭之水,绿光透切。人在昆明,自然会联想到这边的翡翠。秋日清晨里的翠湖,如翡翠之翠,犹带黄翡的俏色,通透而澄澈。回想昨夜的翠湖,却如一块硕大的墨翠,只将那浓浓的绿意,深深隐入墨色里。我想那时的萧瑟,只是一种假象,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不止是翠湖,无论何时何地,满眼全是盎然的绿意。

我们沿着湖岸走了小半圈,又乘车来到闻名遐迩的滇池,来看水上精灵红嘴海鸥。每年秋冬之际,滇池都会吸引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这里都有数万只红嘴海鸥,从西伯利亚地区的贝加尔湖出发,历时月余,飞越三千多公里来到滇池过冬觅食,繁衍生息。此时,滇池上聚集着大量红嘴海鸥,海鸥漫天飞舞,一会儿直上云天,一会儿又俯冲湖面。池堤上的游客不时将手中的食物喂食给海鸥,形成了昆明滇池的一道天然的季节性风景。

观赏红嘴鸥最佳位置是海埂大堤,早上和傍晚最宜,这是红嘴鸥觅食的时间。海埂大堤的湖面是滇池东北的一小部分,对侧是西山,中间是个天然港湾。晚上海鸥栖息在西山的树林,早晨来湖面觅食,近年来由于游客经常喂食,相处甚好。我们也买来它们最喜欢的面包喂食,看群鸥欢叫着相互追逐争食,好一派和谐景象。

听当地人讲,在去冬今春疫情期间,少有人来滇池喂食,这些红嘴海鸥,在此期间忍饥挨饿,却依然对滇池不弃不离。今秋飞临滇池的海鸥,数量更是有增无减。海鸥觅食游人投之,已然成为滇池盛景。

滇池与翠湖,两相比较,滇池的宏大与翠湖精巧,各有各的精妙,本无高低上下之别。遥想当年汪老先生写翠湖时,滇池还是昆明市的远郊,现如今昆明发展迅速,滇池已经与市区相连一体。相对而言,翠湖虽未改当年容颜,但四周高楼林立,已稍显窄小局促,如若再喻昆明之眼,那这宽阔的滇池,是最为恰如其分的了。昆明拥有绿波荡漾的滇池,滇池拥有漫天飞舞的红嘴海鸥,显得愈加地活泛而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