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
曾经在苏绣博物馆,惊叹过绣娘们精湛的绣工、精美的绣品,以至于流连不忍离去;也曾观摩景泰蓝的制作工艺,铜胎掐丝珐琅,圆润典雅,繁花似锦,让人乐而忘返;更曾在大理与游伴们亲自动手体验一把扎染,先针线扎结白布,后投蓝靛缸染色,最后每人收获一块印有不同花色的印花蓝布,沉浸其中,趣味无穷……
每次在参观他乡的人情风物时,细细体味之余,总有些许憾意萦绕心头:我的家乡怎么没有这样精巧的手,这么精美的物呢?在云南体验过扎染后,一个游伴更是当场提出疑问:我们那边怎么没有这些呢?原来,不只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
今年8月21日,市博物馆举办建市四十周年文艺成果展。9月2日,我走进了博物馆,与家乡民间艺术撞了个满怀:布贴画、剪纸、麦秆画、花样书包、绣花、雕塑、书法、绘画、民俗摄影,还有民间文学、民间收藏……琳琅满目,仿佛一桌丰盛的大餐,正等待着人们品尝。不知为什么,在观看这些艺术展品时,许多儿时的记忆如雨后春笋般,没来由地纷纷从脑海深处钻出来。
最先闯入眼帘的是民间布贴画。看介绍说,布贴画是将不同纹理、色彩、面料、形状的碎布,通过剪、撕、粘等方法剪贴而成,讲求布料的巧妙运用,在民间流传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句话让我不由地想起小时候妈妈们为了纳布鞋鞋底,在冬天有太阳的日子里,用旧衣破布和浆糊在门板上褙壳的场景。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不知这个是不是由此而来。再看展区内,一幅十二生肖长卷、两张钟馗捉鬼图、一幅三口之家观看庆典焰火图,还有布贴画装饰的包袋,这应该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尝试吧。
雕花剪纸,这个我有点熟悉了。因为偶然,有幸与鄂州雕花剪纸非遗传承人顾德老师比邻而居,经常看他在工作室埋头工作。后来,我得知顾老师在市老年大学执教,便报名参加了剪纸班,习得一些皮毛,对这项技艺有了初步了解。正如介绍所说,鄂州雕花剪纸源于1600多年前的民间"花样子",是人们以宣纸为材料,雕刻出各种图案,供妇女依样绣花的纹样。这个文艺样式来源于生活是确凿无疑了。看着展区内顾老师创作的《百子图》,百子百样,生动可爱,既惊艳于作品的精美,又感叹作者背后的辛苦。
在民间刺绣展区,几双虎头鞋吸引了我,也吸引了与我同来的母亲。她指着鞋子兴奋地说:"快看,你们小时候都穿过的。"母亲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现在还有人做这些?"我突然想起自己十几岁时,那时奶奶还健在,有一次大姑回娘家,不知什么原因,她看着我和姐姐说:"这么大的两个姑娘,却不会做鞋!"恰好我的父亲在一旁听见了,回了一句:"现在还学做鞋?到时候买就是了!"一直以来,我都为父亲的这个回答而自豪,此时再回望,却别有一番意味在心头了。
几张楚剧剧照,瞬间将我拉回童年时代。那时候,说到要搭台唱戏,孩子们无不欢呼雀跃。据介绍,楚剧早期很长时间在农村"玩乡班唱草台",常以"灯戏""会戏"与逢年过节的"喜庆戏"而吸引观众。确实,我们小时候,都是在过年时才看戏的。农村有句俗语:大人看戏,细伢闻屁。说的是台上唱的戏,小孩子们看不懂,跟着瞎闹。可这并不妨碍孩子们跟着到戏场的热情,不为别的,单为台下卖的各色吃食,例如瓜子、花生、甘蔗和那最有趣的糖人,又好吃又好玩,哪管你那些咿咿呀呀、相公小姐。
《鄂州民间艺术览粹》《鄂州民风民俗》,这些都是我市民俗专家的著作,可惜无缘拜读。在鄂州的民间故事中,传说故事、生活故事居多。我想起小时听奶奶讲过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很爱惜粮食,无论是掉到桌上的还是地上的饭粒,都会捡起来吃掉。一次,他看到粪缸板上掉了一粒饭,也捡起来吃了。这一幕被路过的神仙看到了,于是立即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这人家里被风刮来满满一屋子的稻谷,邻居们十分羡慕。自从听了这个故事,我们每次吃完饭,碗都是干干净净的,不剩一粒米饭,我的女儿也是如此。
麦秆画,让人想起金灿灿的麦田,有变废为宝的意味;花样书包,顾名思义,是装花样的包包,与雕花剪纸不分家;雕塑,除了古朴典雅的木雕,还有玲珑剔透的蛋雕,着实让人耳目一新;书法、绘画、民俗摄影、民间收藏等展区,都有不俗作品展出,观之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两位少年的书法作品,看着稍显稚嫩,可以想象若假以时日,定能崭露头角。
民间艺术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吃穿住行,处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实际上,我们每个人从小都浸淫其中而未察觉。从穿上第一双虎头鞋开始奏响人生的序曲,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再到有意识地觉知,从而重新开始新的篇章,再奏新的序曲。
罗丹说:世上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用在我对家乡民间艺术的认识上,确实是再合适不过。如果不是这次成果展,我还真不知道家乡的魅力并不亚于他乡。观看这次展览,不仅打破了我的孤陋寡闻,还让我生出敬畏,以后,无论是对来鄂州的客人,还是走出去,我都可以自豪地告诉他们:我的家乡也有很多宝,剪纸、刺绣、布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