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文学 > 情感 > 正文

岳父

作者: 杨秀学2024/05/14情感

“很久以后,当你远离了江湖,江湖还依然有你的传说”。

岳父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他生活、工作的地方,方圆百里,他是个家喻户晓的人。许多年前,我公务到太拥、南哨一带乡村,每当提到他的名字,见过的或不见过的,无不肃然起敬。

在牛年来临前夕,年逾八旬岳父驾鹤西去,而他的一生,以其卓然的品格和言行,立于乡人的口碑之中。

岳父姓向,名南泽,自幼家贫,没读过多少书。然而,一辈子生活在乡间的岳父,崇尚中华传统文化,敬仰和依循古圣贤修身齐家之道,每每以之要求自己和家人。我刚结婚那几年,携妻子女儿到岳父家过年或拜年,每餐饭都是席设神龛下,八仙桌周正地在堂屋中央摆开,然后次递上菜开席,端杯伊始,他都要作“开席致辞”,先是祝福家人平安好运,尔后训诲儿孙做人处世的道理,再将杯子微微倾斜往地下倒下些许米酒,然后开怀畅饮。他很健谈,记忆力超群,席间畅谈,几乎是他一个人包场。尽管他读书不多,但谈资丰富,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侃侃而谈。“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他借用古话盛赞国家取消几千年的皇粮国税。增广贤文,也是他运用娴熟的家风教材:“三穷三富未到老、十磨九难才登头”,警示大家要循天机、走正道……一餐年饭下来,一家人既饱餐了丰盛的珍馐佳酿,又享受了精彩的精神食粮。堂屋的客厅右侧,挂有八张条幅,分别是“忠、孝、仁、义、礼、智、信”八个大字,下方有小字注释,家风和睦则社会源洁流清,国则欣饮向荣。

改革开放之初,岳父捕捉到了时代的商机,率先在镇上搞起小百货生意,一路风生水起,先是发了一些小财,成为了当地为数不多的“万元户”。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岳父开始实施他的理想:带动乡邻百姓脱贫致富。赊销,就是岳父当时辐射、带动乡邻做生意、增加经济收入的方式。在他的带动下,不少乡亲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当中也有个别不诚信不记情的人,赊去岳父大笔货物,做生意发财致富起了新房子,却不谈还账的事,也有的人因遇到天灾人祸无力偿还,但岳父不提不催,好心人提醒他,他常常是一笑付之,有时干脆装糊涂。

某年冬天,一位村民挑一大挑木炭到太拥街上卖,那天并不是赶场天,但行人熙来攘往,他好奇地问前来问价的人,街上为何这么热闹,告之是向嘎老(老者,当地对男性老人的敬称)家进新屋。他闻讯后二话不说,直接把炭作为贺礼挑到向家。因为他曾经在困难的时候得到过向嘎老的接济。还有一位刘姓的哑巴,得到岳父的帮助,岳父亲自送他到安顺、凯里参观见世面,激发起他身残志坚的自信,学会了谋生的理发手艺,自食其力并日渐向好。岳父出殡那天,哑巴一路扶柩送行。

岳父嗜好烟酒茶。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烧上一大钵茶,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外出做生意回来后一气豪饮。岳父用心置备的茶桌,并非只供自己或家人享用:临街的堂屋大门总敞开的,街上过往路人,只要是口渴了,可随意进屋饮茶。仿佛这成了无需明言的“规矩”。酒,是他人生的标配,酒量大得惊人,他常自诩“喝过的酒是东风车运来的”,后来似乎还不太过瘾,加码为“火车皮拉来的”。他这样感悟酒:“屋内酒三坛、屋外三坛酒。”这有两层解读,一是做人之道,备足好酒三坛,宾客来了,尽好地主之谊;出门在外出也会受到同样礼遇,有三坛酒在为你准备着。岳父好酒但不贪杯,一切都在自己可控当中,没有谁看到他酒后失态或事误。

岳父一生劳碌、人生坎坷。他幼年丧父,未成年的三兄妹在母亲的拉扯下,艰难度日。他十三岁拔过船、十四岁盖过瓦、十五开始犁田。到了改革开放年代,他既是农民又是商人。农民的身份,使他在村干位置任职很长,会计、主任、支书,一鼓作气四十三年。商人经历,使他被推荐担任县个体协会常务副会长几十年,还跻身省州理事。

2004年“两基”教育要国检,太拥小学当时的要件相去甚远,必须征用校旁的三丘水田扩建校舍,可是土地承包人油盐难进,无论开出多少价钱,学校、乡、县层层出动,任你磨破嘴皮跑断腿,始终是三个字:“不同意”。万般无奈,时任校长找到岳父,他拍起胸口爽快地答应了。连续三个晚上,岳父和承包人促膝交流、碗盏交错,终于说通了。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么岳父是用什么样的“钥匙”开了承包人这把“锁”的呢?校长后来透露:岳父诚恳表示用自家数倍的稻田互换,其实根本的“玄机”是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那位承包人,最终人家也并没有贪图他的良田。

岳父还有另外一些身份,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场监管员等等,家中四壁贴满了上百张各种荣誉的奖状,那一行行清晰如昨的墨迹书写他一路走来的轨迹,那鲜红的印章是对他最崇高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