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文学 > 随笔 > 正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

作者: 吕传彬2025/03/22随笔

新岁已立,春天款款就位,温度逐日回升,阳气萌动,任凭再冷硬的心肠也禁不起温言软语,所以吹口东风就把寒冰解冻了,散溢为细雨。

《逸周书·时训解》提及"雨水"三候,曰:"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鴈(雁)来,又五日,草木萌动。"缠绵的雨水滋润了大地,此际水獭渔猎、鸿雁北归,遍地绿草如茵,杏花天影与油菜花的重彩交错,俨然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初春时节,雨水伴随着花朵而下,或指花飞如雨,故有"桃花雨""沾衣欲湿杏花雨"之说。也因春雨细密,如烟似雾,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便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寺的屋宇重重叠叠、相互掩映,在江南烟雨里显得深邃迷离,"南朝"二字,更是诗人的历史喟叹,即便前朝再富丽辉煌,随着时间日日冲刷,似乎也已面目模糊,渐行渐远……

而杜甫《春夜喜雨》,则是以极大的欢悦之情来讴歌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雨,是因为"来得是时候",随顺时节,为万物带来生机;也因为"悄然",所谓"为善不欲人知",尽管"无声",却默默惠泽了许多"新生",在晨曦中发芽。

雨水过后,降雨量增多,也带来了暖热的空气,特别适合嫁接果木,移植或造林,所以农谚云:"雨水节,皆(接)柑橘""雨水甘蔗节节长",同时也利于农耕;朱淑贞《喜雨》曰:"润物有情如着意,滋花无语自施工。一梨膏脉分春垄,只慰农桑望眼中。"虽是闺中女儿,却也盼着春雨,为的不是雨润花开,而是知道春雨贵如油,能够滋养土地,换得农人解颜开怀,那才是真正的大喜。

这个年过得有点潮湿,湿漉漉的城,湿漉漉的人,正如春联卷起的四个角,不免让人有些难受;天上落雨,想来是菩萨慈悲的泪水,既为洗涤愁苦,更是遍洒甘露。便让雨水洗尘吧,纵然还有几分凉意,但绝非无情,春雨温柔如露,早已经悄悄地松动世界,此刻有些秩序看似瓦解、崩落,却也正是重建的开始;且让封锁的心事都化作春泥,待天地的第一声饱嗝,惊动百虫,人间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