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沧桑
初秋的一个周末。一大早,妻56岁的远房四叔像往常一样拎着一只竹篮子,到附近的超市买菜。
一身便装,安步当车,几分钟后四叔就到达了目的地。偌大的超市里,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四叔径直来到生鲜货品区,边逛边选购着自己满意的菜品。约莫半个多小时,篮子里已经装得满满当当,鸡鱼肉蛋、时令果蔬,品种丰富、应有尽有。“我这菜可不是随便买的,不但要考虑到一家老小的口味,更得注重营养上的科学搭配。”四叔一边掏出手机准备用“支付宝”结账,一边乐呵呵地说,“如今的日子真是越来越红火,想想从前的日子,简直像做梦一样!”
出了超市,四叔与我并肩而行,边走边唠嗑起自己“舌尖上的故事”。
四叔出生的那年,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无处不在,要想吃饱一顿饭那还是一件“镜花水月”的事。四叔特别记得,那时候,早晚两顿都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薄粥,中午的一顿“软饭”也是以胡萝卜缨子为主,略加一小勺米而已。由于他只有几岁,父母舍不得他挨饿,每次吃粥时总是先用勺子兜底捞起半碗“看得见米”的稀粥,给他单独“享用”,而其他人就只能“呼呼”有声地喝着几乎看不到米星子的“粥影汤”了。可尽管享受“特殊照顾”,四叔依然感到整天饿得慌,他常常想,“哪天能吃上一顿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
想不到直到十多年后,这个梦才得以成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拂到角角落落。四叔当时十八九岁,正是“半桩子,饭缸子”的年纪,一顿能“兜”两大碗盛得尖尖的白米饭。那时,家里经济条件明显好转,顿顿都能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四叔时常在梦里笑醒,觉得小日子真是好。可是时间一长,他又有一种别样的“失落感”,好像舌尖上缺少什么“味道”。其实他自己也明白,是想“开荤”了。也难怪,常年“酱油脚子”拌饭,或者炒丝瓜、烀南瓜,最多也就是“小葱拌豆腐”“麻蛤子炖蛋”,谁受得了呀!
可那阵子虽然比从前的日子好过多了,但一般人家差不多一个星期才能来一顿荤腥,而且也舍不得买多少,仅够“尝尝味”。四叔的母亲特别会过日子,每次买肉都挑“纯肥”的,因为膘多的肉更能让孩子们“解馋”。四叔曾经创下一顿吃下一大碗肥肉的“记录”,当时连他自己都感到震惊!“哪天能有大鱼大肉让我‘敞开来’吃,我一定来个大快朵颐!”那时,他时常在心中这样憧憬着。
这样的日子没让四叔等得太久。几年后,随着招工进厂、结婚生子,他的日子一下子往上“蹿”了一大截。他和妻子每月的固定工资除了一部分存到银行外,应付日常开销绰绰有余。那时“顿顿有荤”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每到开饭之际,几乎家家都能飘出鸡鱼肉蛋的香味。可四叔的口味又起了变化,纯肥的肉他看着都感到害怕,而纯瘦的精肉成了他的“新宠”。面对餐桌上五颜六色的“美味佳肴”,四叔的心头不时涌起由衷的感叹,“这日子让人越来越有盼头、有奔头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四叔不幸和妻子几乎同时下岗。好在银行里有些存款,才没让他的生活“一落千丈”。可他心里到底还是不踏实,主动将生活水准降了一个档次,买菜时尽量在临近中午时去,因为那样能便宜些。几年后,四叔在社区的帮助下,利用相关部门提供的小额担保贷款,在小区附近开了一家鲜花店,由妻子打理,他自己则干起了个体运输。随着一番艰辛打拼,两桩生意均逐步走上正轨。四叔发现,家庭收入竟一路超过了下岗前。而生活水准也自然水涨船高,所不同的是,他不再追求满桌的大鱼大肉,反而对降“三高”、利养生的生态食品产生了浓厚兴趣。
这源于“家庭医生”的熏陶。原来,不久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主动登门,不仅为四叔夫妇俩建立了“健康档案”,还为他们配备了“家庭医生”,并签订了服务承诺书。“在我心目中,过去的‘大户人家’才有‘家庭医生’。”四叔感慨道,“想不到,我们两个下岗工人,如今也有了专业的健康顾问。”后来,在“家庭医生”的指导下,四叔渐渐掌握了科学饮食、营养搭配等方面的知识,更加“会吃”了,身子骨也比以前更为硬朗。“吃得科学,吃出健康,才是饮食的最高境界,也是‘吃得好’最权威的标志。”四叔俨然成了半个“健康专家”。
不知不觉中,已走到四叔家所在小区门口。我与他告别,他热情地伸出手来挽留我在他家吃午饭。那双手,尽管茧花密布,却让人感受到一股温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