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味儿
在异地读大学的时光,一日三餐都吃在学校食堂。我不满足于单调的校园食堂,总想把饮食生活过得滋润。于是,我开始把目光放到校外,尤其是街头的小摊上,因为那儿的食物更接地气儿,更有烟火味儿。
在我老家,村民称没有架势的人叫“接地气儿”,那些“不食人间烟火”者当然不能用这个词,就好像如今社会上泛滥的、无病呻吟的“伪文艺”。在我看来,“烟火味儿”就是最朴素、最有味道而没有架势的生活。
为了吃一笼蒸包,喝一碗撒汤,我清晨起床,走出校园,转到一家包子铺。这家包子铺,是我两个月前发现的,光顾一次之后,总想着再来第二次,可惜大学时光忙碌,早晨时间短暂,久久不能如愿。
来到铺子跟前,我朝老板招呼一声,就径直走向座位。不多时,他便端上热气腾腾的包子和撒汤,扑面而来的是一阵“烟火味儿”。我贪婪地想把这些味道吸进肺里,仿佛呼吸味道已经能使我吃饱喝足。
此时,我的脑海中就会涌现出一群人。
初中时,学校在集市上。晨练之后,我们一群男生蹬着自行车,到街上吃包子。一笼包子荤素兼有,而我不喜吃素,恰好有同学与我相反,所以我俩交换着吃。一餐下来,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同学友谊就在那时一点点累积,不断加深。如今想来,内心依旧温暖。
从回忆转到现实,我从桌上拿起一双筷子,开始将包子逐个“消灭”,一番畅快淋漓之后,付账走人。
穿行在小贩经营的摊点之间,吆喝声此起彼伏,好像在表演重奏。你听,“煎饼……”“奶茶豆浆……”“包子撒汤……”“卷馍稀饭……”等等吆喝声似是一支交响乐,淮河流域方言特色,被他们展现得一览无余。
有不少作家写“吆喝声”离我们渐行渐远,街头巷尾多是由电脑制作的语音吆喝。我也常常惋惜,而且深感当今社会技术泛滥,将人声复制传播,丧失了语言的魅力。没想到在这里,我居然听到了久违的,具有如此烟火味儿的吆喝声,真是稀罕。
青年作家李丹崖先生出版许多作品,其中一部名为《最流连,烟火人间》,有这样一段文字:从书房转到厨房,烟火气息重了,换句话说,是书香味少了,油烟味足了,由此,作品的境界便提升了,也就更有生趣了。由此可见,“烟火味儿”对于一位作家,或者说对文人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不满足单调生活的人,总想把日子过得有趣,所以,走出现有生活的桎梏,去寻找一些人间的烟火味儿吧,让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变得更加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