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文学 > 情感 > 正文

小米飘香岁月稠

作者: 陶安黎2024/05/15情感

无论岁月更迭,烟火漫卷,无论百姓的餐桌如何变化,但不变的依然是那碗醇香诱人的小米粥。

我们这代人,对小米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小米虽属于粗粮,但小时候能喝上一碗温热粘稠的小米粥,也是一顿奢侈的美食了。成年后,每当听到"衣裳再添几件,饭菜多吃几口,出门在外没有妈熬的小米粥"的歌词,总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如果说,一块小马德莱娜点心唤起了普鲁斯特对已逝年华的怀恋,那么,一碗小米粥唤醒的则是一种味觉的记忆,一种舌尖上的乡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养人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粮食。当这个深秋的周末,在淄川区寨里镇,端起一碗黄澄澄的小米粥,尚未入口,便觉一股清幽的稻谷气息袭来,吹几下扑面的热气,轻轻啜上一口,顿觉满嘴软糯,一股暖流伴着小米独有的香味,滑过口腔,把肠胃抚慰得熨熨帖帖。此刻,桌上的菜肴似乎失去了魅力,只想留着肚子多喝几碗小米粥。

早就听说过蓼坞小米的名气,果然名不虚传。这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养生,饮食结构再次发生了变化,五谷杂粮又回到餐桌上。然而,每一次的回归,都有着质的飞跃。看过《黄帝内经》的人想必都知道"五谷为养"的说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以五谷作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营养。作为"五谷之首"的小米,更是其中营养独特的一种。而蓼坞小米,更有着不凡的品质。据记载,蓼坞小米是当地名吃,籽粒饱满,色泽金黄,无杂质,而且可以长期储存。会熬粥的人,一般离火三五分钟后揭去锅盖,就能看到粥面上浮着一层薄薄的脂,用勺子揭开这层脂,融在金黄色粘汤中,胀鼓鼓的小米粒就凸显出来,尚未入口,便会口舌生津。

好的粮食源于好的产地。让我们逆着时光,回望2003年。这年发生的一件事,对于寨里镇而言,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中国疾控中心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多次到寨里镇采集样品进行检测发现,镇域土壤内富含"抗癌防癌、强化人体免疫力"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硒,全镇共有富硒土地两万多亩。从认识到利用,从利用到发展,"硒"望之旅就此迈出了崭新的一步。随着技术、人才、资金的汇聚,富硒产业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壮大起来。一时间,蓼坞小米光环加身——"全国地理标志""山东省区域公用品牌""淄博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当地一张亮闪闪的"黄金名片".

听当地人介绍,富硒小米粥有着"代参汤"的美称,养胃的功效的确实至名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对此有过"健脾、和胃、安眠"的描述。然而,当我们同家人坐在饭桌前,端起热气腾腾、谷香四溢的富硒小米粥时,可曾想过背后多少人的辛劳与付出。如果说,"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农耕时代的象征,那么,现代农业更注重科技领先、深耕细作的深加工。我们很难想象,看似普普通通的小米,生产流程却如此复杂:"三选""两检""一标准""五统一";"层层把关,环环紧扣,确保播最好的种,间最好的苗,施最好的肥,收最好的米"……正是这些类似宣言的规章制度,让老百姓吃进肚里的小米安安全全,舒舒坦坦,满满的营养和正能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播下的一粒小小谷粒,秋天就回报你沉甸甸的谷穗。它的秆看起来是那么单薄瘦弱,却撑起了祖祖辈辈的农业时代,传承着从古至今的人间食量。无论岁月更迭,烟火漫卷,无论百姓的餐桌如何变化,但不变的依然是那碗醇香诱人的小米粥。

"小米饭把我养育,风雨中教我做人"——我们的心里,都怀着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只要小米饭在,日子过得就踏实,过得就丰盈!